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675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位调节装置,由4个除雾器模块相互连接构成矩形除雾器,在每个除雾器模块外壳内上端设置有绝缘件,绝缘件下端设置有至少一根放电极线,放电极线下端与固定板连接,相邻两个固定板的一侧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4个除雾器模块相互连接构成,通过调节连接件的位置,实现除雾器放电极线下端的固定板的位置及角度变化,解决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参差不齐的现象,保证了除雾器放电极线间的平行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位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到一种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电吸附原理能够实现气固分离或气液分离,会涉及高压气体放电所需要的静电场,而为提高放电效率,保证电场中正负两极间距离的同一性非常重要,因此实际工程中,为除雾器的放电极线定位的投入很大。现有技术中除雾器的两侧极板中间的放电极线采用刚性或柔性极线,下端悬挂重锤来定位,缺点是重锤增大设备重量、浪费有效空间、在风速较大时会晃动,有足够刚度的极线,因为加工及安装误差导致不同极线下端存在左右前后随机的偏移,特别是当极线较长时,为解决极线下端的参差不齐,可以在下端用一刚性连接件将多根极线连成整体,下端连接件的约束,保证了极线间的平行度,但整个极线框架依然可能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保证放电极线间的平行度的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位调节装置。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4个除雾器模块相互连接构成矩形除雾器,在每个除雾器模块外壳内上端设置有绝缘件,绝缘件下端设置有至少一根放电极线,放电极线下端与固定板连接,相邻两个固定板的一侧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
[0005]本技术的固定板为导电固定板。
[0006]本技术的连接件为U型螺栓。
[0007]本技术的每个连接件的中垂线与紧邻固定板的一端面之间的距离h为50~200mm。
[0008]本技术采用了4个除雾器模块相互连接构成,每个除雾器外壳内上端设置有绝缘件,绝缘件下端设置有至少一根放电极线,放电极线下端与固定板连接,相邻两个固定板的一侧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通过调节连接件的位置,实现除雾器放电极线下端的固定板的位置及角度变化,解决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参差不齐的现象,保证了除雾器放电极线间的平行度。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11]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3]实施例1
[0014]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的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位调节装置由除雾器模块外壳1、绝缘件2、放电极线3、固定板4、连接件5联接构成。
[0015]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位调节装置由4个除雾器模块相互连接构成矩形除雾器,待净化尾气通过管道进入除雾器的孔,4个除雾器模块分别进行除雾排放。在每个除雾器模块外壳1内部上端安装有绝缘件2,绝缘件2下端安装有9根放电极线3,在固定板4加工有孔a,固定板4为导电固定板,放电极线3下端通过固定板4的孔a与固定板4连接,4个固定板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连接,相邻两个固定板4的一侧分别通过连接件5连接,每个连接件5的中垂线与紧邻固定板4的一端面之间的距离h为100mm,连接件5为U型螺栓,通过调节连接件5的位置,实现除雾器放电极线下端的固定板4的位置及角度变化,解决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参差不齐的现象,保证了除雾器放电极线间的平行度。
[0016]实施例2
[0017]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位调节装置由4个除雾器模块相互连接构成矩形除雾器,在每个除雾器模块外壳1内部上端安装有绝缘件2,绝缘件2下端安装有12根放电极线3,在固定板4加工有孔a,放电极线3下端通过固定板4的孔a与固定板4连接,4个固定板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连接,相邻两个固定板4的一侧分别通过连接件5连接,每个连接件5的中垂线与紧邻固定板4的一端面之间的距离h为50mm,连接件5为U型螺栓。
[0018]其他零部件及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0019]实施例3
[0020]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位调节装置由4个除雾器模块相互连接构成矩形除雾器,在每个除雾器模块外壳1内部上端安装有绝缘件2,绝缘件2下端安装有14根放电极线3,在固定板4加工有孔a,放电极线3下端通过固定板4的孔a与固定板4连接,4个固定板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连接,相邻两个固定板4的一侧分别通过连接件5连接,每个连接件5的中垂线与紧邻固定板4的一端面之间的距离h为200mm,连接件5为U型螺栓。
[0021]其他零部件及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由4个除雾器模块相互连接构成矩形除雾器,在每个除雾器模块外壳(1)内上端设置有绝缘件(2),绝缘件(2)下端设置有至少一根放电极线(3),放电极线(3)下端与固定板(4)连接,相邻两个固定板(4)的一侧分别通过连接件(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的放电极线下端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金龙王连泽袁晓云曹小虎李艳琴杨军罗茂强陈洪陈晗凌荣佳李玮璟罗明玉陈辰牛国轩李振华王锋朱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