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724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其结构包括密封钢门、燃尽区、燃烧器、进气口、二燃窖、第一通道管、除酸塔、除尘清灰机构、第二通道管、余热回收器、支撑脚柱、第三通道管、除渣箱、引风机、烟囱柱,密封钢门内侧与燃烧器右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结构上焚烧后的气体通过第一通道管内部进行流动进入到耐高温壳体内部,从而通过内部安装的消石灰框进行对流动的气体进行石灰颗粒物的清除,再者气体进行上升后由花板支架下端安装连接的除尘滤袋框架配合着除尘滤袋进行对上升气体内部的灰尘进行吸附回收聚集后清除处理。回收聚集后清除处理。回收聚集后清除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


[0001]本技术是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属于垃圾焚烧


技术介绍

[0002]垃圾焚烧锅炉因其燃料的特殊性,与常规的燃煤电站锅炉相比,运行工况与出力负荷波动频繁,非常不稳定,为保证垃圾焚烧锅炉的正常运行,防止因受热面的结焦积灰的原因而造成换热面效率低、影响锅炉出力、减少烟道被积灰堵塞而被迫停炉等情况的发生。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1761902.2的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包括:由水冷壁组成的空腔烟道内安装炉墙吹灰器和脉冲激波吹灰器;在烟气温度达600℃及以上的蒸发受热面,安装在过热器前部,加装脉冲激波吹灰器;在烟气温度达400℃及以上的过热器受热面加装蒸汽吹灰器,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焚烧炉内部的燃尽灰尘颗粒物的清除效果较差,导致长期未经处理排放后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从而降低了周围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焚烧炉内部的燃尽灰尘颗粒物的清除效果较差,导致长期未经处理排放后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从而降低了周围的空气质量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其结构包括密封钢门、燃尽区、燃烧器、进气口、二燃窖、第一通道管、除酸塔、除尘清灰机构、第二通道管、余热回收器、支撑脚柱、第三通道管、除渣箱、引风机、烟囱柱,所述密封钢门内侧与燃烧器右侧相连接,所述燃尽区与燃烧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燃尽区上端与二燃窖下端相连接,所述进气口右端与二燃窖左端相焊接,所述除酸塔下端与除尘清灰机构上端相连接,所述除酸塔上端与第二通道管左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二通道管右下端与余热回收器左下端相连接,所述引风机上端与烟囱柱下端相连接,所述引风机下端与除渣箱上端相焊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清灰机构由落料灰斗、实体隔热层、耐高温壳体、除尘滤袋框架、花板支架、过滤活性炭板、上气出口、除尘滤袋、消石灰框组成,所述落料灰斗嵌入安装于实体隔热层内,所述实体隔热层与耐高温壳体下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落料灰斗上端与消石灰框上端相贴合,所述除尘滤袋框架与除尘滤袋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除尘滤袋框架上端与花板支架下端相焊接,所述除尘滤袋嵌入安装于耐高温壳体内,所述花板支架上端与过滤活性炭板下端相贴合,所述上气出口与耐高温壳体上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除尘滤袋框架下端与消石灰框上端相粘合,所述消石灰框嵌入安装于耐高温壳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二燃窖右端与第一通道管左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通道管右下端嵌入安装于除尘清灰机构左下端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气出口上端与除酸塔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二通道管右端与耐高
温壳体左端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器右上端通过第三通道管与除渣箱下端相连接,所述除渣箱下端与支撑脚柱上端相焊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钢门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管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防腐性。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结构上焚烧后的气体通过第一通道管内部进行流动进入到耐高温壳体内部,从而通过内部安装的消石灰框进行对流动的气体进行石灰颗粒物的清除,再者气体进行上升后由花板支架下端安装连接的除尘滤袋框架配合着除尘滤袋进行对上升气体内部的灰尘进行吸附回收聚集后清除处理,再进一步的由上端的过滤活性炭板进行对剩余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处理从而保障从上气出口排放出去后减少对外界的物料,最后内部多余的灰尘颗粒物落下后通过实体隔热层内部嵌入的落料灰斗进行排放收集处理,提高了对焚烧后的残渣灰尘的高效处理,避免了排放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密封钢门

1、燃尽区

2、燃烧器

3、进气口

4、二燃窖

5、第一通道管

6、除酸塔

7、除尘清灰机构

8、第二通道管

9、余热回收器

10、支撑脚柱

11、第三通道管

12、除渣箱

13、引风机

14、烟囱柱

15、落料灰斗

81、实体隔热层

82、耐高温壳体

83、除尘滤袋框架

84、花板支架

85、过滤活性炭板

86、上气出口

87、除尘滤袋

88、消石灰框

8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密封钢门1、燃尽区2、燃烧器3、进气口4、二燃窖5、第一通道管6、除酸塔7、除尘清灰机构8、第二通道管9、余热回收器10、支撑脚柱11、第三通道管12、除渣箱13、引风机14、烟囱柱15,所述密封钢门1内侧与燃烧器3右侧相连接,所述燃尽区2与燃烧器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燃尽区2上端与二燃窖5下端相连接,所述进气口4右端与二燃窖5左端相焊接,所述除酸塔7下端与除尘清灰机构8上端相连接,所述除酸塔7上端与第二通道管9左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二通道管9右下端与余热回收器10左下端相连接,所述引风机14上端与烟囱柱15下端相连接,所述引风机14下端与除渣箱13上端相焊接,所述除尘清灰机构8由落料灰斗81、实体隔热层82、耐高温壳体83、除尘滤袋框架84、花板支架85、过滤活性炭板86、上气出口87、除尘滤袋88、消石灰框89组成,所述落料灰斗81嵌入安装于实体隔热层82内,所述实体隔热层82与耐高温壳体83下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落料灰斗81上端与消石灰框89上端相贴合,所述
除尘滤袋框架84与除尘滤袋8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除尘滤袋框架84上端与花板支架85下端相焊接,所述除尘滤袋88嵌入安装于耐高温壳体83内,所述花板支架85上端与过滤活性炭板86下端相贴合,所述上气出口87与耐高温壳体83上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除尘滤袋框架84下端与消石灰框89上端相粘合,所述消石灰框89嵌入安装于耐高温壳体83,所述二燃窖5右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密封钢门(1)、燃尽区(2)、燃烧器(3)、进气口(4)、二燃窖(5)、第一通道管(6)、除酸塔(7)、除尘清灰机构(8)、第二通道管(9)、余热回收器(10)、支撑脚柱(11)、第三通道管(12)、除渣箱(13)、引风机(14)、烟囱柱(15),所述密封钢门(1)内侧与燃烧器(3)右侧相连接,所述燃尽区(2)与燃烧器(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燃尽区(2)上端与二燃窖(5)下端相连接,所述进气口(4)右端与二燃窖(5)左端相焊接,所述除酸塔(7)下端与除尘清灰机构(8)上端相连接,所述除酸塔(7)上端与第二通道管(9)左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二通道管(9)右下端与余热回收器(10)左下端相连接,所述引风机(14)上端与烟囱柱(15)下端相连接,所述引风机(14)下端与除渣箱(13)上端相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清灰机构(8)由落料灰斗(81)、实体隔热层(82)、耐高温壳体(83)、除尘滤袋框架(84)、花板支架(85)、过滤活性炭板(86)、上气出口(87)、除尘滤袋(88)、消石灰框(89)组成,所述落料灰斗(81)嵌入安装于实体隔热层(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阳张维峰杨煌坤卢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