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62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包括帽状织物、壳聚糖止血颗粒和牵引线。其中,帽状织物为机织或针织方式一次成型的织物结构,帽状织物具有一开口端;壳聚糖止血颗粒固定于帽状织物的外侧;牵引线固定于开口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帽状织物便于放入狭小的腔道内,顶面与侧面构成了较大的比表面积,便于覆盖伤口创面止血,适用于外耳道、鼻、口腔出血、贯通伤和盲管伤等腔道止血。贯通伤和盲管伤等腔道止血。贯通伤和盲管伤等腔道止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急救医学
,特别是涉及一种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卫生部统计,每年各类伤害发生约2亿人次。对于突发性事故的急救治疗、创伤过程中有效快速的止血非常重要。当失血量在800mL时(即20%),会出现口唇苍白,冒冷汗,手脚无力,呼吸急促等症状;当失血量超过1200mL时(即30%),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0003]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止血结构主要为止血带等片式止血结构,通过缠绕按压的方式止血,其表面通常附着有硅铝酸盐类、氧化纤维类等,这种止血结构具有如下缺点:
[0004]伤口位于不易按压止血的部位时(如外耳道、鼻、口腔出血、贯通伤和盲管伤等),一旦产生大量出血,就不容易控制;硅铝酸盐类产品具有强烈的放热反应,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氧化纤维类产品取材优异,但价格昂贵。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止血结构,实现不易按压出血创面的快速止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实现不易按压出血创面的快速止血。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包括:
[0009]帽状织物,所述帽状织物为机织或针织方式一次成型的织物结构,所述帽状织物具有一开口端;
[0010]壳聚糖止血颗粒,所述壳聚糖止血颗粒固定于所述帽状织物的外侧;
[0011]牵引线,所述牵引线固定于所述开口端。
[0012]优选地,所述壳聚糖颗粒的克重为25

50g/m2。
[0013]优选地,所述壳聚糖颗粒通过医用胶固定于所述帽状织物外侧。
[0014]优选地,所述医用胶为聚己内酯、聚丙交酯酸、聚丙交酯

丙交酯或聚乙交酯。
[0015]优选地,所述帽状织物通过机织双层组织、圆机针织或横机针织的方式一体织造成型。
[0016]优选地,所述帽状织物长1

15cm、截面直径0.5

5cm、厚0.5

5mm。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的帽状织物便于放入狭小的腔道内,顶面与侧面构成了较大的比表面积,便于覆盖伤口创面止血,适用于外耳道、鼻、口腔出血、贯通伤和盲管伤等腔道止血;本技术的帽状织物一般通过机织或针织的方式一次成型,机械性能好于纤维材料;本技术的帽状织物表面覆盖壳聚糖,可进行有效、快速止血,价格合理;本技术通过在
帽状织物的开口端设置牵引线,便于止血后取出材料。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施例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帽状织物;2.壳聚糖止血颗粒;3.牵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实现不易按压出血创面的快速止血。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包括帽状织物1、壳聚糖止血颗粒2和牵引线3。
[0026]其中,帽状织物1为机织或针织方式一次成型的织物结构,帽状织物1具有一开口端,开口端供手指或杆类结构探入并将其按压至狭小腔道内的指定出血位置。壳聚糖止血颗粒2固定于帽状织物1的外侧,壳聚糖止血速度快、生物相容性好,具有抑菌性、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止血后移出不会引起创面的二次伤害。牵引线3固定于开口端,在止血工作完成后可通过牵拉牵引线3的方式将该止血结构从腔道内取出。本实施例中,牵引线3由聚氯乙烯和硫酸钡构成,点焊到帽状织物1上。
[0027]该止血结构在使用时,将手指或杆类结构的一端伸入帽状织物1的开口端直至接触到帽状织物1的内底,然后将其按压至狭小腔道内的指定出血位置,按压数秒后松开,等待伤口止血,最后将牵引线3向外拉,将该止血结构抽出腔道。
[002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壳聚糖颗粒为微粒状、颗粒状、粉末状、膜状或短纤维状,其克重为25

50g/m2。壳聚糖颗粒通过医用胶固定于帽状织物1外侧,具体为与医用胶一起高温喷涂到帽状织物1外侧,医用胶可以是聚己内酯、聚丙交酯酸、聚丙交酯

丙交酯或聚乙交酯。
[0029]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帽状织物1采用壳聚糖纱线、聚烯烃纱线或壳聚糖/聚烯烃混纺纱线,通过机织双层组织、圆机针织或横机针织的方式一体织造成型。帽状织物1的尺寸为:长1

15cm、截面直径0.5

5cm、厚0.5

5mm。
[0030]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
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帽状织物,所述帽状织物为机织或针织方式一次成型的织物结构,所述帽状织物具有一开口端;壳聚糖止血颗粒,所述壳聚糖止血颗粒固定于所述帽状织物的外侧;牵引线,所述牵引线固定于所述开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止血颗粒的克重为25

50g/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帽状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止血颗粒通过医用胶固定于所述帽状织物外侧。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大庆张忠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健康广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