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跑道地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62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身跑道地面结构,由上至下PU塑胶层、细沥青层、粗沥青层、碎石层、地基;另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排水沟,排水沟的侧壁的上部和顶部均设有滤网,排水沟顶部的滤网与PU塑胶层表面平齐,排水沟的侧壁下部和底面用于收集和排出雨水,排水沟的侧壁上部的滤网和侧壁下部的分界线与PU塑胶层和细沥青层的分界线对应;相邻的排水沟之间还水平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埋设位于细沥青层或粗沥青层内,支撑架包括承托部,承托部穿过排水沟的侧壁上部的滤网并承托排水沟顶部的滤网。本专利通过设置排水沟和滤网,既分离了水与泥沙,使雨水快速排出,避免健身跑道的雨水聚集,还对健身跑道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保证其滤网形状不变形。不变形。不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身跑道地面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特别是一种健身跑道地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生态城市建设逐渐成为了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在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大多数城市的路面都采用石板材、水泥及水泥方砖进行铺设。硬化路面虽然整齐耐用,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透水。路面不透水,一旦遇到暴雨天气,很容易出现积水、交通瘫痪等情况;而且,降雨时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完全被阻断,导致大量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排泄,使城市变为地表干燥的地区,加重城市扬尘污染,还会因排泄不畅,导致雨水淤积,发生水灾。
[0003]现有透水性道路面结构均是通过增大路面材料的孔隙率,允许路面雨水透过路面结构部分或全部渗入土基中,从而达到增强路面结构的透水性和透气性,防止路面积水等目的。但是,上述透水性路面结构在允许雨水最终入渗土基中,对道路结构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对于现有透水性路面结构而言,现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入渗的雨水收集,防止雨水入渗土基,对土基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0004]现有专利中虽然有很多关于透水道路结构的技术,例如授权专利CN210194383U提供了一种彩色跑道路面,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素填土层、反滤层、垫层、基层和面层,在通过在路面结构中设置排水管,排水管的顶部位于反滤层以上位置,实现排水功能。然而这种路面的支撑性不好,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凹凸不平,影响跑步体验;排水速度也较慢,在暴雨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排水,容易造成泥沙呈分散性堆积在路面表面,不易清洗或清除。又例如授权专利CN208395610U提供了一种塑胶跑道快速排水系统,包括垫层、基层、胶层、面层,还另设有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暗沟和排水暗沟上方的金属滤网、钢筋混凝土盖板钢筋混凝土盖板以及排水暗沟下方的排水管,钢筋混凝土盖板上设有排水孔,然而这种结构同样容易造成泥沙等物质堆积在排水孔内,若胶层和面层较厚则排水孔较深不易用水将泥沙冲出,若胶层和面层较薄则影响跑道在使用时的舒适性。又例如授权专利 CN206902502U提供了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地面集水层、透水过滤层、排沙沟、透水基层、排水管以及路基,透水过滤层呈波浪状设置于地面集水层的下部,地面集水层与透水过滤层之间安装有支撑架,透水过滤层的波谷处设有排沙沟,排沙沟的上方设有下水孔,透水基层内设于排水管,排水管与透水过滤层连通。这种结构虽然既加入了横向和纵向的支撑架,又设置了排沙沟和下水孔,但是由于大部分情况下的雨水水流流速较低,长期使用后仍然容易造成泥沙堆积球不易人工清理,地面集水层采用沥青耐磨材料也会影响防滑性能和跑步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健身跑道地面结构,由上至下PU塑胶层、细沥青层、粗沥青层、碎石层、地基;另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顶部为开放式;所述排水沟的侧壁的上部和
顶部均设有滤网,所述排水沟顶部的滤网与所述PU塑胶层表面平齐,所述排水沟的侧壁下部和底面用于收集和排出雨水,所述排水沟的侧壁上部的滤网和侧壁下部的分界线与所述PU塑胶层和细沥青层的分界线对应;所述排水沟的底面位于所述细沥青层或粗沥青层内;
[0007]相邻的所述排水沟之间还水平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埋设位于所述细沥青层或粗沥青层内,所述支撑架包括承托部,所述承托部向上凸起位于所述PU塑胶层内,所述承托部穿过所述排水沟的侧壁上部的滤网并承托所述排水沟顶部的滤网。
[0008]上述健身跑道地面结构中,细沥青层和粗沥青层具有非常好的防水、防潮、防腐性能,从跑道中渗入的雨水透过PU塑胶层后,在具有良好防水性能得细沥青层的引导下流入排水沟。排水沟的顶部为开放式的,用来使雨水直接流入,排水沟的顶部和侧壁的上部设置滤网是为了截留雨水中存在的泥沙等杂质,防止长期使用时堵塞排水沟。一般健身跑道周围环境较为干净,泥沙等污物较少,雨水中所含的泥沙也相对较少,因此每次降雨时雨水水流中夹杂的泥沙数量较少,滤网就可以长期保证良好的滤过效果,而不会有过多的污泥过快地堵塞滤网。一旦在大暴雨后或间隔固定的较长时间后,可以人工清扫或用水冲洗的方式将截留在滤网上的泥沙冲离健身跑道。排水沟侧壁上部的滤网与侧壁下部的分界线刚好与细沥青层与PU塑胶层的分界线对齐,随着渗入的雨水越来越多,水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雨水渗入PU塑胶层,并被细沥青层引导后顺着细沥青层慢慢流至排水沟侧壁上部的滤网,然后被滤网截留杂物泥沙后进入排水沟,一般被排水沟的滤网截留的泥沙会非常少,绝大部分泥沙杂物还是位于PU塑胶层表面和滤网的上表面。在相邻的排水沟之间设置支撑架的所用是为了支撑健身跑道,保持其平整性,更重要的是支撑排水沟,保证其滤网形状不变形。
[0009]优选地,所述细沥青层的上表面为波浪形,且所述排水沟刚好位于所述细沥青层上表面的波谷处。将排水沟设在波谷处,雨水被细沥青层引导也朝波谷流动,能够更快地收集雨水。
[0010]优选地,相邻两个排水沟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PU塑胶层厚度的20倍。当排水沟之间的铺设距离过近时,不仅浪费材料,还增加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效率。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十字网格形状。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正三角形网格形状。
[0013]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正六边形网格形状。
[0014]优选地,所述PU塑胶层的厚度为13mm,所述细沥青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粗沥青层厚度为18mm,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20mm,所述地基层为40m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通过在设置特殊排水沟和滤网,既实现了水与泥沙污泥的分离,过滤后的雨水能够快速排出,避免了健身跑道的雨水聚集,还对健身跑道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保证其滤网形状不变形。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健身跑道地面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健身跑道地面结构的排水沟和支撑架的俯视图(未画出PU塑胶层、细沥青层);
[0018]图3为图1的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2所述的健身跑道地面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5为实施例2所述的健身跑道地面结构的排水沟和支撑架的俯视图(未画出PU塑胶层、细沥青层);
[0021]图中:1、PU塑胶层;2、细沥青层;3、粗沥青层;4、碎石层;5、地基;6、排水沟; 7、滤网;8、支撑架;9、承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中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所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跑道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PU塑胶层、细沥青层、粗沥青层、碎石层、地基;另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顶部为开放式;所述排水沟的侧壁的上部和顶部均设有滤网,所述排水沟顶部的滤网与所述PU塑胶层表面平齐,所述排水沟的侧壁下部和底面用于收集和排出雨水,所述排水沟的侧壁上部的滤网和侧壁下部的分界线与所述PU塑胶层和细沥青层的分界线对应;所述排水沟的底面位于所述细沥青层或粗沥青层内;相邻的所述排水沟之间还水平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埋设位于所述细沥青层或粗沥青层内,所述支撑架包括承托部,所述承托部向上凸起位于所述PU塑胶层内,所述承托部穿过所述排水沟的侧壁上部的滤网并承托所述排水沟顶部的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跑道地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博天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