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00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包括:底座、鞍座、立柱、主轴箱、主轴以及导电工作台,主轴中可安装具有标准刀柄结构的电加工刀具或金属切削刀具,还包括电液交互单元;电液交互单元包括设置在主轴箱上的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设置在传动装置上由驱动装置驱动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的托板以及设置在托板上的第一电接头和工作液环喷接头,第一电接头与阴极电源连接,工作液环喷接头与工作液外冲液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加工中心由于设置有电液交互单元,通过设置电液交互单元实现了同一主轴箱可以分别安装电加工刀具和金属切削刀具,进而可以实现了对工件的短电弧加工和金切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
,具体涉及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0002]短电弧加工技术:是指在一定比例带压力气液混合物工作介质的作用下,利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受激发短电弧放电群组或电火花放电群组来蚀除金属或非金属导电材料的一种电切削方法,它属于特种加工行业电加工技术范畴,是一种新型的强电子流、离子流、弧流切削电加工技术。
[0003]目前的航空产品零件突出表现为多品种小批量、工艺过程复杂,并且广泛采用难加工材料,因此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制造周期长、材料切除量大、加工效率低等瓶颈。为了提高航空复杂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解决了现有加工中心无法实现短电弧加工和金切加工相结合而导致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6]一种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包括:底座、鞍座、立柱、主轴箱、主轴以及导电工作台,所述主轴中可安装具有标准刀柄结构的电加工刀具或金属切削刀具,还包括电液交互单元;
[0007]所述电液交互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箱上的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传动装置上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的托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托板上的第一电接头和工作液环喷接头,所述第一电接头与阴极电源连接,所述工作液环喷接头与工作液外冲液装置连接。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一侧的复合刀库,所述复合刀库中设有电加工刀具和金属切削刀具。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刀库和刀具交换线,所述第一刀库和刀具交换线位于立柱的两侧;所述第一刀库中设有金属切削刀具且所述刀具交换线上设有电加工刀具或者所述第一刀库中设有电加工刀具且所述刀具交换线上设有金属切削刀具。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刀库和第二刀库,所述第一刀库和第二刀库置于立柱的两侧,所述第一刀库中设有金属切削刀具且所述第二刀库中设有电加工刀具或者所述第一刀库中设有电加工刀具且所述第二刀库中设有金属切削刀具。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进行换刀的自动换刀系统。
[0012]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置有电液交互单元,通过设置电液交互单元实现了同一主轴箱可以分别安装电加工刀具和金属切削刀具,进而可以实现了对工件的短电弧加工(粗加工)和金切加工(精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的轴视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液交互单元的结构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电加工刀具的结构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公开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视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公开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的俯视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公开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的轴视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公开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视图;
[0022]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公开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的俯视图;
[0023]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公开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的轴视图。
[0024]图中:10、底座,11、鞍座,12、主轴箱,13、主轴,14、导电工作台,15、立柱,2、电液交互单元,20、驱动装置,21、传动装置,22、托板,23、第一电接头,24、工作液环喷接头,25、导轨,26、丝杠,30、复合刀库,31、第一刀库,32、刀具交换线,33、第二刀库,4、电加工刀具,40、标准刀柄接口,41、绝缘过渡板,42、旋转轴,43、电刷固定板,44、电刷,45、第二电接头,46、环喷接头,47、电极,48、环喷出水口,49、电加工刀具壳体,5、金属切削刀具,6、自动换刀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包括:底座10、鞍座11、立柱15、主轴箱12、主轴13以及导电工作台14,所述主轴13中可安装具有标准刀柄结构的电加工刀具或金属切削刀具,还包括电液交互单元2;
[0027]所述电液交互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箱12上的驱动装置20和传动装置21、设置在所述传动装置21上由所述驱动装置20驱动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的托板22以及设置在所述托板22上的第一电接头23和工作液环喷接头24,所述第一电接头23与阴极电源连接,所述工作液环喷接头24与工作液外冲液装置连接。
[0028]具体地,如图1所示,鞍座11设置底座10上并可沿Y轴前后运动,导电工作台14设置在鞍座11上并可沿X轴左右运动,本实施例中,导电工作台为摇篮式结构的工作台,底座10的一端设有立柱15,立柱15上设有可沿Z轴上下运动的主轴箱12,主轴箱12上设有主轴13。
[0029]在主轴箱13上还设有所述电液交互单元2,图3中用虚线框表示电液交互单元,如图4所示,所述电液交互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箱12上的驱动装置20和传动装置21、设置在所述传动装置21上由所述驱动装置20驱动沿Z轴上下运动的托板22以及设置在所述托板22上的第一电接头23和工作液环喷接头24,具体地,驱动装置20和传动装置21可以直接安装在主轴箱上也可以通过一个过渡板安装在主轴箱上,驱动装置20可以是电机、气缸、液压缸或电缸等动力装置,当驱动装置20为电机等旋转动力装置时,传动装置21为导轨25和丝杠26等直线执行机构,托板22通过滑块等结构设置在导轨上,丝杠一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并通过丝母等结构与托板连接,电机通过丝杠丝母可以驱动托板在导轨上沿Z轴上下运
动,当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或电缸等动力装置时,传动装置21为导轨等机构,气缸(液压缸或电缸)的输出杆与托板连接并可以驱动托板在导轨上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托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接头23和工作液环喷接头24,所述第一电接头23与用于短电弧加工的阴极电源连接,所述工作液环喷接头24与用于短电弧加工的工作液外冲液装置连接。
[0030]进一步地,立柱15的一侧还设有复合刀库30和自动换刀系统6,所述复合刀库30中设有电加工刀具4和金属切削刀具5。
[0031]如图5所示,电加工刀具包括标准刀柄接口40、绝缘过渡板41、旋转轴42、电刷44、第二电接头45、环喷接头46、电极47、环喷出水口48以及电加工刀具壳体49,旋转轴42通过轴承安装在电加工刀具壳体49内,旋转轴一端与电极连接,另一端通过绝缘过渡板与标准刀柄接口连接,电刷44通过电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包括:底座、鞍座、立柱、主轴箱、主轴以及导电工作台,所述主轴中可安装具有标准刀柄结构的电加工刀具或金属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液交互单元;所述电液交互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箱上的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传动装置上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的托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托板上的第一电接头和工作液环喷接头,所述第一电接头与阴极电源连接,所述工作液环喷接头与工作液外冲液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一侧的复合刀库,所述复合刀库中设有电加工刀具和金属切削刀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复合加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长林王连炀任志辉蔡春刚张国帅汤洪涛宫兴林尹书强韦志鸿刘仁伟于圣丰王基明
申请(专利权)人: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