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97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属于航空、航发技术领域,包括阀体,阀体内具有主滑油腔、应急滑油腔,主滑油腔内安装有可阻断或打开应急滑油腔的活门,且活门在主滑油腔内可密封滑动;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与主滑油腔尾部连通的进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滑油腔内压力与应急滑油腔内压力的压力差来控制活门的移动,使活门的反应更加灵敏,同时,取消了弹性元件的设置,使结构更加简单化。使结构更加简单化。使结构更加简单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


[0001]本技术属于航空、航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

技术介绍

[0002]应急转换阀是液压、滑油系统中的应急系统转换的控制附件,现有的应急转换阀均是通过弹簧或其他弹性元件作为驱动元件进行驱动,不仅使结构更加复杂,且使应急灵敏度差。
[0003]因此,现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应急转换灵敏的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取消了弹簧或其他弹性元件的使用,使结构更加简单、应急转换灵敏度大大提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具有主滑油腔、应急滑油腔,主滑油腔内安装有可阻断或打开应急滑油腔的活门,且活门在主滑油腔内可密封滑动;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与主滑油腔尾部连通的进出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应急滑油腔贯穿阀体,且阀体上还开设有连通应急滑油腔的开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滑油腔、应急滑油腔之间具有过渡段,且过渡段呈圆锥状,所述活门的前端与过渡段配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活门的前端还套设有软面密封。
[0009]进一步的,所述活门后端还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上还套设有减磨圈。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阀体还上设有封堵主滑油腔的尾部的活门座。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门座上还开设有连通进出口和主滑油腔的避让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活门座与阀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外壁和活门座外壁均套设有密封环。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外壁上的密封环为多个,多个密封环沿阀体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通过主滑油腔内压力与应急滑油腔内压力的压力差来控制活门的移动,使活门的反应更加灵敏,同时,取消了弹性元件的设置,使结构更加简单化。
[0017]通过在活门的前端套设软面密封,并在活门的后端设置密封圈和减磨圈,在保证活门密封可靠性的同时,有效减小活门在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使活门的移动更加灵敏,使本技术应急转换时的灵敏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001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的结构图;
[0020]图2是图1中阀体的结构图。
[0021]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2]1、阀体,2、主滑油腔,3、应急滑油腔,4、活门,5、进出口, 6、开口,7、过渡段,8、软面密封,9、安装槽,10、密封圈,11、减磨圈,12、活门座,13、避让槽,14、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具有主滑油腔2、应急滑油腔3,主滑油腔2与应急滑油腔3连通,且主滑油腔2内安装有可阻断或打开应急滑油腔3的活门4,活门4在主滑油腔2内可密封滑动,活门4外壁与主滑油腔2 内壁滑动密封,使主滑油腔2与应急滑油腔3通过活门4隔断,通过活门4的移动,使活门4前端靠近或远离应急滑油腔3,从而使应急滑油腔3打开或关闭,即实现应急滑油系统的打开或关闭。
[0026]所述阀体1上还开设有与主滑油腔2尾部连通的进出口5,进出口 5主要用于使介质可送入或排出主滑油腔2,即当应急滑油腔3内的介质压力大于主滑油腔2内的介质压力时,活门4向主滑油腔2尾部移动,此时主滑油腔2内的介质通过进出口5排出,当应急滑油腔3内的介质压力小于主滑油腔2内的介质压力时,活门4向应急滑油腔3移动,此时,介质则通过进出口5进入主滑油腔2内。本技术中的活门4在主滑油腔2内移动时,活门4的后端始终未超过进出口5,使介质通过进出口5后,介质始终作用到活门4的后端,从而保证活门4的移动。
[0027]所述应急滑油腔3贯穿阀体1,且阀体1上还开设有连通应急滑油腔3的开口6,开口6至少为一个,且多个开口6均位于同一圆周上,当活门4向应急滑油腔3移动时,开口6与活门4的中部对应,活门4 的前端对应急滑油腔3进行封堵,使应急滑油腔3内的介质不能通过开口6排出,当活门4向主滑油腔2内移动时,活门4的前端推出应急滑油腔3,使开口6与应急滑油腔3连通,使应急滑油系统打开。
[0028]所述主滑油腔2、应急滑油腔3之间具有过渡段7,且过渡段7呈圆锥状,所述活门4的前端与过渡段7配合,此时,与应急滑油腔3连通的开口6位于主滑油腔2的前端,即过渡段
7靠近应急滑油腔3一端的直径小于过渡段7靠近主滑油腔2一端的直径,活门4前端的形状与过渡段7形状配合,使活门4前端抵紧在过渡段7内后,应急滑油与开口6被隔断,使应急滑油系统关闭,当活门4向后移动,活门4的前端退出过渡段7后,应急滑油腔3与开口6连通,使应急滑油系统启动。
[0029]所述活门4的前端还套设有软面密封8,即活门4前端的锥面上开设有环槽,软面密封8为橡胶密封圈10,且软面密封8套设在环槽内,使软面密封8的安装更加稳固,当活门4前端与过渡段7抵紧时,软面密封8与过渡段7密封配合,使活门4与过渡段7的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应急滑油系统在关闭时时一部分介质通过活门4与过渡段7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开口6内。
[0030]所述活门4后端还开设有安装槽9,安装槽9为圆环状,且安装槽 9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上还套设有减磨圈11,不仅使活门4与主滑油腔2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且有效降低活门4在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使活门4的移动更加灵敏,使本技术的应急转换更加灵敏。
[0031]所述阀体1还上设有封堵主滑油腔2的尾部的活门座12,活门座12固定安装,不仅能实现对主滑油腔2的封堵,且能对活门4在后退时进行限位,有效防止活门4在向后移动过程中因移动量过大而导致对进出口5造成封堵。
[0032]所述活门座12上还开设有连通进出口5和主滑油腔2的避让槽13,避让槽13贯穿活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1)内具有主滑油腔(2)、应急滑油腔(3),主滑油腔(2)内安装有可阻断或打开应急滑油腔(3)的活门(4),且活门(4)在主滑油腔(2)内可密封滑动;所述阀体(1)上还开设有与主滑油腔(2)尾部连通的进出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滑油腔(3)贯穿阀体(1),且阀体(1)上还开设有连通应急滑油腔(3)的开口(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油腔(2)、应急滑油腔(3)之间具有过渡段(7),且过渡段(7)呈圆锥状,所述活门(4)的前端与过渡段(7)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门(4)的前端还套设有软面密封(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插装式应急转换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军杨家旺李巍罗逢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