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国祺专利>正文

一种可靠车驾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44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靠车驾头枕,包括枕头本体和插杆,枕头本体包括支撑部和设置在支撑部前端的嵌套部,所述支撑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插杆插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嵌套部朝向前端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嵌套部的的前侧上端开设有后脑嵌套腔,所述嵌套部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向外倾斜延伸有衡肩翼,该两衡肩翼之间形成肩部嵌套腔,所述肩部嵌套腔与后脑嵌套腔之间设有颈部嵌套腔,将枕头本体的嵌套部向外延伸倾斜设置,枕头本体根据插杆与座椅的配合向下移动,直至支撑部下降到座椅的顶部受限,使得枕头本体的嵌套部下降到一个较低的位置,实现不同身高体型的驾驶员其头部大面积与头枕软接触,最大限度吸收了碰撞力,减少受到的伤害。害。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靠车驾头枕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头枕,尤其涉及一种可靠车驾头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一般驾枕高于座椅太多,特别是女性司机有高不可枕之感,在长时间的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颈部很容易疲劳。而且,当出现突发的前后撞击时,由于驾驶员的颈部没有支撑也容易造成其颈部的伤害。现有头枕在安装后只能限制在座椅的顶部,不能继续下降,无法使不同身高体型的驾驶员其头部真正靠在头枕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车驾头枕,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靠车驾头枕,包括枕头本体和插杆,所述枕头本体包括支撑部和设置在支撑部前端的嵌套部,所述支撑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插杆插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嵌套部朝向前端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嵌套部的的前侧上端开设有后脑嵌套腔,所述嵌套部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向外倾斜延伸有衡肩翼,该两衡肩翼之间形成肩部嵌套腔,所述肩部嵌套腔与后脑嵌套腔之间设有颈部嵌套腔,且颈部嵌套腔连通所述肩部嵌套腔与后脑嵌套腔。
[000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插杆的端部对应所述限位块开设有限位槽,且安装槽与插杆相接触的端部为倾斜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插杆上呈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定位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设有两个,且呈同一横向轴线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与嵌套部为一体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枕头本体的外表面包覆有软包层。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枕头本体的支撑部上开设有安装槽,并插接有插杆,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来调节枕头本体在座椅上的高低,将枕头本体的嵌套部向外延伸倾斜设置,枕头本体根据插杆与座椅的配合向下移动,直至支撑部下降到座椅的顶部受限,使得枕头本体的嵌套部下降到一个较低的位置,实现不同身高体型的驾驶员其头部大面积与头枕软接触,最大限度吸收了碰撞力,减少受到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爆炸示意图。
[0016]图6为图5中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图中:枕头本体1、支撑部11、安装槽111、限位块112、嵌套部12、后脑嵌套腔121、颈部嵌套腔122、肩部嵌套腔123、衡肩翼124、软包层13、插杆2、限位槽21、定位槽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2]参照图1至5,本技术的一种可靠车驾头枕,包括枕头本体1和插杆2,枕头本体1包括支撑部11和设置在支撑部11前端的嵌套部12,支撑部11设置有安装槽111,插杆2插接在安装槽111内,嵌套部12朝向前端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嵌套部12的的前侧上端开设有后脑嵌套腔121,嵌套部12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向外倾斜延伸有衡肩翼124,该两衡肩翼124之间形成肩部嵌套腔123,肩部嵌套腔123与后脑嵌套腔121之间设有颈部嵌套腔122,且颈部嵌套腔122连通肩部嵌套腔123与后脑嵌套腔121。
[0023]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安装槽111的端部设有限位块112,插杆2的端部对应限位块112开设有限位槽21,且安装槽111与插杆2相接触的端部为倾斜面,通过该种结构设计,使得插杆2在安装槽111内不可转动,避免枕头本体1出现偏移的情况。
[0024]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插杆2上呈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定位槽22,通过该种结构设计,插杆2配合插接在座椅3上的头枕插孔上,通过定位槽22与头枕插孔内的限位机构实现限位固定,从而满足不同高度人群的需求。
[0025]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安装槽111设有两个,且呈同一横向轴线上,通过该种结构设计,加强枕头本体1的安装稳定性。
[0026]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5,所述支撑部11与嵌套部12为一体结构,通过该种结构设计,生产效率更快,成本更低,利于广泛推广。
[0027]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枕头本体1的外表面包覆有软包层13,通过该种结构设计,人体头部与枕头软包层13接触,最大限度吸收了碰撞力,减少受到的伤害。
[0028]本技术的主要原理:
[0029]参照图1至图8,通过在枕头本体1的支撑部11上开设有安装槽111,并插接有插杆2,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来调节枕头本体1在座椅3上的高低,将枕头本体1的嵌套部12向外延伸倾斜设置,枕头本体1根据插杆2与座椅3的配合向下移动,直至支撑部11受限下降到座椅3的顶部,使得枕头本体1的嵌套部12下降到一个较低的位置,实现不同身高体型的驾驶
员其头部大面积与头枕软接触,最大限度吸收了碰撞力,减少受到的伤害。
[0030]由于座椅3受限,传统头枕在上下调节时只能停留在座椅3上方,而座椅3的前侧面为一逐渐倾斜的靠背面,现将枕头本体1的嵌套部12朝向前端呈向下倾斜设置,在向下调节时嵌套部12可下降到靠背基座的中上端处,不会因为座椅3逐渐倾斜的靠背面而受到阻碍,而使得嵌套部12可置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即使身形较矮的驾驶员也可头靠在嵌套部12,且嵌套部12的后脑嵌套腔121、颈部嵌套腔122、肩部嵌套腔123分别对应人体的头颅、颈椎和肩部。
[0031]另外,实现驾驶者头贴枕而背倚后靠,解决目前反S形,被低头开车、腰椎劳损,重心前倾,腹部与下肢受压,腿肌肉易发僵,造成疲劳与事故形成职业病,优化角度后,使胖人、孕妇、饱腹者减少压迫,减少胃病,获得驾驶乐趣;本驾枕可让头部稍后倾,符合生理曲度,眼球肌放松,减少充血缺水眨眼,车枕柔软的后脑窝弧体减震设计,吸收震波,较好保护大脑,脑细胞得到保护,头脑清醒,也减少了对颈与肩的重压。
[0032]除此之外,由于颅颈肩与嵌套部12的衡肩翼124完美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靠车驾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1)和插杆(2),所述枕头本体(1)包括支撑部(11)和设置在支撑部(11)前端的嵌套部(12),所述支撑部(11)设置有安装槽(111),所述插杆(2)插接在所述安装槽(111)内,所述嵌套部(12)朝向前端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嵌套部(12)的前侧上端开设有后脑嵌套腔(121),所述嵌套部(12)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向外倾斜延伸有衡肩翼(124),该两衡肩翼(124)之间形成肩部嵌套腔(123),所述肩部嵌套腔(123)与后脑嵌套腔(121)之间设有颈部嵌套腔(122),且颈部嵌套腔(122)连通所述肩部嵌套腔(123)与后脑嵌套腔(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国祺
申请(专利权)人:薛国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