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999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包括扩容电源组件,所述扩容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外壳、连接头、防护板、第一导线槽、隔热板、第二导线槽,且电源外壳的侧壁下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电源外壳的侧壁设置有隔热板,且隔热板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导线槽,所述隔热板的侧壁设置有防护板,且防护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线槽,所述电源外壳的下端嵌入进防护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利用集成电路组件设置的绕线筒、连接柱、对接头的设置,能够实现扩容电源接头导线的增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连接,方便使用者使用,利用扩容电源组件设置的隔热板、防护板的设置,能够提高扩容电源和集成电路板之间的隔热性能和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扩容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扩容装置。
技术介绍
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电源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称电源供应器,它提供计算机中所有部件所需要的电能。电源功率的大小,电流和电压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集成电路板是载装集成电路的一个载体。但往往说集成电路板时也把集成电路带上。集成电路板主要由硅胶构成,一般呈绿色,MOS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简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一般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绝缘体(insulator)—半导体。G:gate栅极;S:source源极;D:drain漏极。MOS管的source(源极)和drain(耗尽层)是可以对调的,他们都是在P型backgate中形成的N型区。在多数情况下,这个两个区是一样的,即使两端对调也不会影响器件的性能。这样的器件被认为是对称的;使用电源扩容装置过程中,由于扩容集成电路组件较多,散乱的安装在扩容电源侧壁,不利于电源扩容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包括扩容电源组件,所述扩容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外壳、连接头、防护板、第一导线槽、隔热板、第二导线槽,且电源外壳的侧壁下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电源外壳的侧壁设置有隔热板,且隔热板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导线槽,所述隔热板的侧壁设置有防护板,且防护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线槽,所述电源外壳的下端嵌入进防护外壳,且防护外壳的放置槽上端槽口连接有散热顶盖,所述防护外壳的放置槽侧壁槽口连接有集成电路组件,且集成电路组件内部固定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导线与扩容电源组件、集成电路组件部分结构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源外壳和连接头一体设置,所述隔热板嵌入进防护板内壁开设槽内,且隔热板下端开设的第二导线槽和防护板下端开设的第一导线槽对齐,所述连接头贯穿第二导线槽、第一导线槽。优选的,所述散热顶盖包括散热铝基板、连接孔、导热盘,且散热铝基板的上端四角处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散热铝基板下端圆形孔嵌入有导热盘。优选的,所述导热盘的下端涂覆导热胶,且导热盘的下端接触电源外壳,所述导热盘和散热铝基板下端开设圆形孔适配设置,所述散热铝基板端面四角处开设连接孔和防护外壳上端四角处凸柱开设孔对齐。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组件包括第一集成电路固定板、对接槽、第二集成电路固定板、第三导线槽、对接头、绕线筒、连接柱,且第一集成电路固定板的内壁下部设置有第二集成电路固定板,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固定板的外壁中间处开设有对接槽,所述第二集成电路固定板的侧壁开设有第三导线槽,且第二集成电路固定板的上端前后侧处设置有绕线筒,所述绕线筒端面插入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与防护外壳相连接,所述对接槽槽内插入连接有对接头,且对接头和集成电路板导线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固定板和第二集成电路固定板一体设置,且第二集成电路固定板和防护外壳放置槽槽底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固定板、第二集成电路固定板内壁固定连接集成电路板,且集成电路板导线贯穿第三导线槽与连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固定板、第二集成电路固定板与防护外壳放置槽侧壁槽口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组件内部固定的集成电路板另一根导线缠绕在绕线筒侧壁,且绕线筒侧壁缠绕的导线端头贯穿第一集成电路固定板与对接头相连接,所述连接柱尾部挡盘嵌入进绕线筒端面开设凹陷槽槽内,且连接柱挡盘端面开设螺纹孔与绕线筒端面凹陷槽槽底开设螺纹孔对齐,所述连接柱通过螺栓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切连接柱外端面开设有六角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源扩容装置:利用集成电路组件设置的绕线筒、连接柱、对接头的设置,能够实现扩容电源接头导线的增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连接,方便使用者使用,利用扩容电源组件设置的隔热板、防护板的设置,能够提高扩容电源和集成电路板之间的隔热性能和防护性能;整个电源扩容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源扩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源扩容装置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源扩容装置的扩容电源组件拆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源扩容装置的散热顶盖拆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电源扩容装置的集成电路组件拆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电源扩容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中:1、防护外壳;2、散热顶盖;201、散热铝基板;202、连接孔;203、导热盘;3、集成电路组件;301、第一集成电路固定板;302、对接槽;303、第二集成电路固定板;304、第三导线槽;305、对接头;306、绕线筒;307、连接柱;4、扩容电源组件;401、电源外壳;402、连接头;403、防护板;404、第一导线槽;405、隔热板;406、第二导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6所示,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包括扩容电源组件4,扩容电源组件4包括电源外壳401、连接头402、防护板403、第一导线槽404、隔热板405、第二导线槽406,且电源外壳401的侧壁下部设置有连接头402,电源外壳401的侧壁设置有隔热板405,且隔热板405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导线槽406,隔热板405的侧壁设置有防护板403,且防护板40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线槽404,电源外壳401的下端嵌入进防护外壳1,且防护外壳1的放置槽上端槽口连接有散热顶盖2,防护外壳1的放置槽侧壁槽口连接有集成电路组件3,且集成电路组件3内部固定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导线与扩容电源组件4、集成电路组件3部分结构相连接。电源外壳401和连接头402一体设置,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容电源组件(4),所述扩容电源组件(4)包括电源外壳(401)、连接头(402)、防护板(403)、第一导线槽(404)、隔热板(405)、第二导线槽(406),且电源外壳(401)的侧壁下部设置有连接头(402),所述电源外壳(401)的侧壁设置有隔热板(405),且隔热板(405)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导线槽(406),所述隔热板(405)的侧壁设置有防护板(403),且防护板(40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线槽(404),所述电源外壳(401)的下端嵌入进防护外壳(1),且防护外壳(1)的放置槽上端槽口连接有散热顶盖(2),所述防护外壳(1)的放置槽侧壁槽口连接有集成电路组件(3),且集成电路组件(3)内部固定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导线与扩容电源组件(4)、集成电路组件(3)部分结构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容电源组件(4),所述扩容电源组件(4)包括电源外壳(401)、连接头(402)、防护板(403)、第一导线槽(404)、隔热板(405)、第二导线槽(406),且电源外壳(401)的侧壁下部设置有连接头(402),所述电源外壳(401)的侧壁设置有隔热板(405),且隔热板(405)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导线槽(406),所述隔热板(405)的侧壁设置有防护板(403),且防护板(40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线槽(404),所述电源外壳(401)的下端嵌入进防护外壳(1),且防护外壳(1)的放置槽上端槽口连接有散热顶盖(2),所述防护外壳(1)的放置槽侧壁槽口连接有集成电路组件(3),且集成电路组件(3)内部固定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导线与扩容电源组件(4)、集成电路组件(3)部分结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外壳(401)和连接头(402)一体设置,所述隔热板(405)嵌入进防护板(403)内壁开设槽内,且隔热板(405)下端开设的第二导线槽(406)和防护板(403)下端开设的第一导线槽(404)对齐,所述连接头(402)贯穿第二导线槽(406)、第一导线槽(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顶盖(2)包括散热铝基板(201)、连接孔(202)、导热盘(203),且散热铝基板(201)的上端四角处开设有连接孔(202),所述散热铝基板(201)下端圆形孔嵌入有导热盘(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203)的下端涂覆导热胶,且导热盘(203)的下端接触电源外壳(401),所述导热盘(203)和散热铝基板(201)下端开设圆形孔适配设置,所述散热铝基板(201)端面四角处开设连接孔(202)和防护外壳(1)上端四角处凸柱开设孔对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德威波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