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531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它包括车身管和电池组,车身管上设有安装口,车身管内设有上盖、下盖和走线腔,上盖位于安装口一端且与车身管可拆卸连接,下盖位于安装口另一端且与车身管可拆卸连接,车身管、上盖和下盖构成一个电池腔,电池组通过安装口安装于电池腔内,电池组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电池组另一端与下盖可拆卸连接,电池腔内侧壁上设有凹槽一,凹槽一底部设有通孔,凹槽一内设有与其相匹配压线板,压线板的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压线板的另一端与下盖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而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上的压线板往往固定连接于车身管内,压线板无法拆卸,且当走线腔内的线路出现故障时,无法通过拆卸压线板对其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无法通过拆卸压线板对内部线路进行维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拆卸压线板对内部线路进行维修的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及其组装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它包括车身管和电池组,所述车身管上设有安装口,所述车身管内设有上盖、下盖和走线腔,所述上盖位于安装口的一端且与车身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盖位于安装口的另一端且与车身管可拆卸连接,所述车身管、上盖和下盖构成一个电池腔,所述电池组通过安装口安装于电池腔内,所述电池组的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组的另一端与下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电池腔通过通孔与走线腔相连通,所述凹槽一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压线板,所述压线板的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压线板的另一端与下盖可拆卸连接。车身管上设有安装口,车身管内设有上盖、下盖和走线腔,上盖位于安装口的一端且与车身管可拆卸连接,下盖位于安装口的另一端且与车身管可拆卸连接,车身管、上盖和下盖构成一个电池腔,电池组通过安装口安装于电池腔内,电池组的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电池组的另一端与下盖可拆卸连接,电池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凹槽一,凹槽一的底部设有通孔,电池腔通过通孔与走线腔相连通,凹槽一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压线板,压线板的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压线板的另一端与下盖可拆卸连接。电池组的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电池组的另一端与下盖可拆卸连接,便于电池组的维护和更换;压线板可实施多种表面处理方式,如油漆、阳极和拉丝等;压线板隔离走线腔和电池腔,提高安全性能,同时压线板的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压线板的另一端与下盖可拆卸连接,达到了能够通过拆卸压线板对内部线路进行维修的目的。作为优选,电池组包括电池组本体、上端盖、下端盖和与车身管外形相匹配的面板,上端盖的一端与电池组本体密封连接,上端盖的另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下端盖的一端与下盖可拆卸连接,下端盖的另一端与电池组本体密封连接,电池组本体的一端与上端盖密封连接,电池组本体的另一端与下端盖密封连接,面板安装于电池组本体的侧面,且与电池组本体可拆卸连接。上端盖和下端盖均与电池组密封连接,有利于提高电池组的防水性,从而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节约更换成本;面板可实施多种表面处理方式,如油漆、阳极和拉丝等,同时面板可铣、冲各种形状和图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和使用需求,从而面板与电池组本体可拆卸连接,便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更换面板,而无需更换整个电池组,满足消费者喜好的同时大大节约了购买成本。作为优选,上端盖与上盖可拆卸连接的一端设有导向块,导向块的一端与上端盖连接,导向块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斜面,上盖上设有与导向块相匹配的装配槽一,电池组本体通过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斜面的一端与装配槽一相匹配安装于上盖内。电池组的一端通过下端盖安装到下盖上后,电池组的另一端通过上端盖上的导向块卡进上盖内,导向块上导向斜面的设计在此安装过程中具有导向作用;车身管上配有电池盒锁,电池组安装于车身管内时,电池盒锁有助于提高电池组的安全防盗性。作为优选,下端盖上设有充电口一和放电柱,充电口一位于放电柱的侧面,车身管上设有充电口二,充电口二通过充电口一与电池组本体电连接,放电柱的一端与下端盖固定连接,放电柱的另一端设有放电端,下盖上设有与放电柱相匹配的装配槽二,电池组本体通过下端盖上的放电柱与装配槽二相匹配安装于下盖内,装配槽二的底部设有与放电端相匹配的放电插口,电池组本体通过放电端与放电插口相匹配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充电时,使用者只需将外部充电插头插入充电口二,即可完成对电池组本体的充电,无需将电池组取下,不仅充电方便且大大节约了时间;放电柱上的放电端与放电插口相匹配与自行车外部电路中的驱动模块电连接,便于给自行车提供动力,同时电池组在安装时,先通过放电柱插入到下盖内,然后将上端盖下压通过导向块装入到上盖内,放电柱的设计便于电池组的安装固定,且安装方便快捷。作为优选,面板的形状呈U型,电池组本体、上端盖、导向块和下端盖均与面板的内表面相接触,导向块上设有透光板,导向块内设有与透光板位置相对应的电量指示灯柱,面板上设有与透光板相匹配的安装孔,透光板安装于安装孔内,透光板上设有开关按钮,开关按钮与电池组本体电连接,面板的开口端设有翻边,翻边位于面板的内表面上,电池组本体上设有与翻边相匹配的L型槽,面板通过翻边与L型槽相匹配安装于电池组本体上。电量指示灯柱显示电池组的电量,使用者可通过透光板直接看到电量指示灯的变化,便于电池组电量将耗尽时能够及时充电;开关按钮安装于透光板上,不仅利于外表美观,而且当使用者发现电量即将耗尽时,便于使用者能够及时通过开关按钮断开电路;面板通过翻边与L型槽相匹配安装于电池组本体上,实现了面板与电池组本体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面板的更换。作为优选,压线板包括压板一和压板二,上盖和下盖的边缘处均设有凸筋,压板一的中间部分和压板二的中间部分均设有与凸筋相匹配的凹槽二,压板一和压板二均安装于凹槽一内,压板一的一端与压板二的内部滑动连接且设有弹簧,压板一通过弹簧与压板二的内部弹性连接,上盖上设有与压板一相匹配的安装槽,上盖上的凸筋位于安装槽内,压板一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槽与上盖可拆卸连接,压板二上凹槽二的底部设有固定孔,下盖上的凸筋上设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凸条,压板二的一端通过固定孔与固定凸条相匹配安装于下盖上,压板二的另一端与压板一滑动连接。压线板由压板一和压板二滑动连接而成,有利于根据电池容量的不同通过压板一和压板二来调节压线板的长度以满足装配需求,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凸筋与压板一和压板二上的凹槽二相匹配,对压板一和压板二的宽度方向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将压线板安装到上盖和下盖上时,使用者先将压板一的一端插入到安装槽内,然后向压板一的一侧滑动压板二,使压板二在合适长度位置通过固定孔与下盖上的固定凸条相匹配安装,最后将上盖、下盖、压板一和压板二安装到车身管内相应的位置处,压板一和压板二在长度方向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卡紧,从而提高了压板一和压板二的位置稳定性,且便于安装拆卸。作为另一种优选,压线板包括压板一和压板二,上盖和下盖的边缘处均设有凸筋,压板一的中间部分和压板二的中间部分均设有与凸筋相匹配的凹槽二,压板一和压板二均安装于凹槽一内,压板一上的凹槽二的底部和压板二上的凹槽二的底部均设有固定孔,上盖的凸筋上和下盖的凸筋上均设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凸条,压板一的一端与压板二的内部滑动连接且设有弹簧,压板一通过弹簧与压板二的内部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车身管(1)和电池组(2),所述车身管(1)上设有安装口(3),所述车身管(1)内设有上盖(4)、下盖(5)和走线腔(6),所述上盖(4)位于安装口(3)的一端且与车身管(1)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盖(5)位于安装口(3)的另一端且与车身管(1)可拆卸连接,所述车身管(1)、上盖(4)和下盖(5)构成一个电池腔(7),所述电池组(2)通过安装口(3)安装于电池腔(7)内,所述电池组(2)的一端与上盖(4)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组(2)的另一端与下盖(5)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腔(7)的内侧壁上设有凹槽一(8),所述凹槽一(8)的底部设有通孔(9),所述电池腔(7)通过通孔(9)与走线腔(6)相连通,所述凹槽一(8)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压线板(10),所述压线板(10)的一端与上盖(4)可拆卸连接,所述压线板(10)的另一端与下盖(5)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车身管(1)和电池组(2),所述车身管(1)上设有安装口(3),所述车身管(1)内设有上盖(4)、下盖(5)和走线腔(6),所述上盖(4)位于安装口(3)的一端且与车身管(1)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盖(5)位于安装口(3)的另一端且与车身管(1)可拆卸连接,所述车身管(1)、上盖(4)和下盖(5)构成一个电池腔(7),所述电池组(2)通过安装口(3)安装于电池腔(7)内,所述电池组(2)的一端与上盖(4)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组(2)的另一端与下盖(5)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腔(7)的内侧壁上设有凹槽一(8),所述凹槽一(8)的底部设有通孔(9),所述电池腔(7)通过通孔(9)与走线腔(6)相连通,所述凹槽一(8)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压线板(10),所述压线板(10)的一端与上盖(4)可拆卸连接,所述压线板(10)的另一端与下盖(5)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池组(2)包括电池组本体(13)、上端盖(14)、下端盖(15)和与车身管(1)外形相匹配的面板(16),所述上端盖(14)的一端与电池组本体(13)密封连接,所述上端盖(14)的另一端与上盖(4)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端盖(15)的一端与下盖(5)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端盖(15)的另一端与电池组本体(13)密封连接,所述电池组本体(13)的一端与上端盖(14)密封连接,所述电池组本体(13)的另一端与下端盖(15)密封连接,所述面板(16)安装于电池组本体(13)的侧面,且与电池组本体(1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端盖(14)与上盖(4)可拆卸连接的一端设有导向块(17),所述导向块(17)的一端与上端盖(14)连接,所述导向块(17)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斜面(18),所述上盖(4)上设有与导向块(17)相匹配的装配槽一(19),所述电池组本体(13)通过导向块(17)上设有导向斜面(18)的一端与装配槽一(19)相匹配安装于上盖(4)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端盖(15)上设有充电口一(20)和放电柱(21),所述充电口一(20)位于放电柱(21)的侧面,所述车身管(1)上设有充电口二(22),所述充电口二(22)通过充电口一(20)与电池组本体(13)电连接,所述放电柱(21)的一端与下端盖(15)固定连接,所述放电柱(21)的另一端设有放电端(25),所述下盖(5)上设有与放电柱(21)相匹配的装配槽二(23),所述电池组本体(13)通过下端盖(15)上的放电柱(21)与装配槽二(23)相匹配安装于下盖(5)内,所述装配槽二(23)的底部设有与放电端(25)相匹配的放电插口(24),所述电池组本体(13)通过放电端(25)与放电插口(24)相匹配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面板(16)的形状呈U型,所述电池组本体(13)、上端盖(14)、导向块(17)和下端盖(15)均与面板(16)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导向块(17)上设有透光板(26),所述导向块(17)内设有与透光板(26)位置相对应的电量指示灯柱,所述面板(16)上设有与透光板(26)相匹配的安装孔(27),所述透光板(26)安装于安装孔(27)内,所述透光板(26)上设有开关按钮(28),所述开关按钮(28)与电池组本体(13)电连接,所述面板(16)的开口端设有翻边(29),所述翻边(29)位于面板(16)的内表面上,所述电池组本体(13)上设有与翻边(29)相匹配的L型槽(30),所述面板(16)通过翻边(29)与L型槽(30)相匹配安装于电池组本体(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压线板(10)包括压板一(11)和压板二(12),所述上盖(4)和下盖(5)的边缘处均设有凸筋(31),所述压板一(11)的中间部分和压板二(12)的中间部分均设有与凸筋(31)相匹配的凹槽二(32),所述压板一(11)和压板二(12)均安装于凹槽一(8)内,所述压板一(11)的一端与压板二(12)的内部滑动连接且设有弹簧,所述压板一(11)通过弹簧与压板二(12)的内部弹性连接,所述上盖(4)上设有与压板一(11)相匹配的安装槽(35),所述上盖(4)上的凸筋(31)位于安装槽(35)内,所述压板一(11)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槽(35)与上盖(4)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二(12)上凹槽二(32)的底部设有固定孔(33),所述下盖(5)上的凸筋(31)上设有与固定孔(33)相匹配的固定凸条(34),所述压板二(12)的一端通过固定孔(33)与固定凸条(34)相匹配安装于下盖(5)上,所述压板二(12)的另一端与压板一(11)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车身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压线板(10)包括压板一(11)和压板二(12),所述上盖(4)和下盖(5)的边缘处均设有凸筋(31),所述压板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刘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德威波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