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浸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89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5
小型浸漆设备,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机架、以及可活动地布置于机架的内部空间中的载具,载具用于承载零部件,机架的内部空间包括第一空间、与第一空间相邻并位于第一空间的正上方的第二空间、与第二空间相邻并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三空间、以及与第三空间相邻并位于第三空间的正下方的第四空间,其中第四空间与第一空间相邻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小型浸漆设备还包括布置于机架的第一空间中并用于将油漆覆盖于载具中的零部件上的浸漆部、布置于机架的第二空间中并用于将覆盖于零部件上的油漆固化在零部件上的烘干部、布置于机架的第三空间中并用于将固化在零部件上的油漆烘干的另一烘干部、以及布置于机架的第四空间中并用于冷却烘干后的零部件的冷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浸漆设备
本技术涉及浸漆
,特别涉及一种小型浸漆设备。
技术介绍
水泵的定子在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其表面涂覆一层绝缘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是在浸漆设备中加入绝缘漆,然后将定子沉浸在绝缘漆中,最后烘干。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浸漆设备体积非常庞大,长度最大的可达20多米长,不利于实现浸漆工艺的流水线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的小型浸漆设备。本技术提供的小型浸漆设备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机架、以及可活动地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的载具,所述载具用于承载零部件,所述机架的所述内部空间包括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邻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正上方的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邻并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三空间、以及与所述第三空间相邻并位于所述第三空间的正下方的第四空间,其中所述第四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邻并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小型浸漆设备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一空间中并用于将油漆覆盖于所述载具中的所述零部件上的浸漆部、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二空间中并用于将覆盖于所述零部件上的油漆固化在所述零部件上的烘干部、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三空间中并用于将固化在所述零部件上的油漆烘干的另一烘干部、以及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四空间中并用于冷却烘干后的所述零部件的冷却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型浸漆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具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以下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一空间中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一平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一空间上升至所述第二空间的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二空间中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平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二空间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三空间的第三平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三空间中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四平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三空间下降至所述第四空间的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四空间中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五平移机构、和/或用于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四空间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空间的第六平移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移机构和/或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和/或丝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漆部包括用于承载油漆的浸漆箱、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浸漆箱上下移动的第三升降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型浸漆设备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一空间中并用于对所述载具中的还未被覆盖油漆的所述零部件进行烘干以除去所述零部件的水分的又一烘干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部、所述另一烘干部、所述又一烘干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烘干箱、以及布置于所述烘干箱内的发热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部、所述另一烘干部、所述又一烘干部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布置于所述烘干箱内的风扇,所述风扇布置于所述发热管的与所述载具相对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型浸漆设备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一空间中并用于收集从所述载具中的已被覆盖油漆的所述零部件上滴落的油漆的集漆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漆部包括用于接收从已被覆盖油漆的所述零部件上滴落的油漆的接收部、以及用于收集来自所述接收部的油漆的集漆箱,其中所述接收部朝向所述集漆箱锥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部包括风扇。本技术提供的小型浸漆设备,可投产于流水线,便于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将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所述优选实施例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结合附图提供,其中:图1是本技术小型浸漆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小型浸漆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小型浸漆设备的第一烘干部的分解图;图4是图1所示小型浸漆设备的浸漆部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小型浸漆设备的集漆部的分解图;图6是图1所示小型浸漆设备的第一升降机构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第一升降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8是图1所示小型浸漆设备的第二烘干部的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第二烘干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0是图8所示第二烘干部的分解图;图11是图1所示小型浸漆设备的止挡结构的分解图;图12是图1所示小型浸漆设备的第三平移机构的立体图;图13是图1所示小型浸漆设备的第三烘干部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所示第三烘干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以及图15是图1所示小型浸漆设备的第二升降机构和第五平移机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为清晰明了。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小型浸漆设备包括长方体状的中空机架10、以及可活动地布置于所述中空机架10内的多个载具11。所述载具11用于承载零部件,例如水泵的定子。从所述机架10的正面来看,所述机架10的内部空间包括位于右下方的第一空间12、位于右上方的第二空间13、位于左上方的第三空间14、以及位于左下方的第四空间15,其中第二空间13与所述第一空间12相邻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12的正上方,第三空间14与所述第二空间13相邻并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四空间15与所述第三空间14相邻并位于所述第三空间14的正下方,所述第四空间15与所述第一空间12相邻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优选地,所述机架10的长度(从机架10的正面至机架10的背面的长度)大约为2.0~2.5米,更优地,为2.26米;机架10的宽度(机架10的正面的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6~2.0米,更优地,为1.83米;机架10的高度(机架10的正面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3~1.7米,更优地,为1.57米。所述小型浸漆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机架10的第一空间12内的由前至后依次布置的第一烘干部20、浸漆部30、以及集漆部40,位于所述机架10的第二空间13内的第二烘干部50,位于所述机架10的第三空间14内的第三烘干部60,以及位于所述机架10的第四空间15内的冷却部70。换言之,所述第二烘干部50位于所述第一烘干部20、浸漆部30、以及集漆部40的正上方,所述第三烘干部60与所述第二烘干部50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冷却部70位于所述第三烘干部60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烘干部20用于对所述载具11中的还未被覆盖油漆(例如绝缘漆)的零部件进行烘干以除去零部件表面的水分。所述浸漆部30用于将绝缘漆覆盖于所述载具11中的零部件上。所述集漆部40用于收集从所述载具11中的已被覆盖绝缘漆的零部件上滴落的绝缘漆。所述第二烘干部50用于将覆盖于零部件上的绝缘漆固化在零部件上。所述第三烘干部60用于将固化在零部件上的绝缘漆烘干。所述冷却部70用于冷却烘干后的零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浸漆设备,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机架、以及可活动地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的载具,所述载具用于承载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内部空间包括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邻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正上方的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邻并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三空间、以及与所述第三空间相邻并位于所述第三空间的正下方的第四空间,其中所述第四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邻并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小型浸漆设备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一空间中并用于将油漆覆盖于所述载具中的所述零部件上的浸漆部、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二空间中并用于将覆盖于所述零部件上的油漆固化在所述零部件上的烘干部、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三空间中并用于将固化在所述零部件上的油漆烘干的另一烘干部、以及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四空间中并用于冷却烘干后的所述零部件的冷却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浸漆设备,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机架、以及可活动地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的载具,所述载具用于承载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内部空间包括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邻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正上方的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邻并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三空间、以及与所述第三空间相邻并位于所述第三空间的正下方的第四空间,其中所述第四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邻并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小型浸漆设备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一空间中并用于将油漆覆盖于所述载具中的所述零部件上的浸漆部、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二空间中并用于将覆盖于所述零部件上的油漆固化在所述零部件上的烘干部、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三空间中并用于将固化在所述零部件上的油漆烘干的另一烘干部、以及布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四空间中并用于冷却烘干后的所述零部件的冷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浸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浸漆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具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以下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机构:
用于驱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一空间中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一平移机构、
用于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一空间上升至所述第二空间的第一升降机构、
用于驱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二空间中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平移机构、
用于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二空间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三空间的第三平移机构、
用于驱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三空间中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四平移机构、
用于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三空间下降至所述第四空间的第二升降机构、
用于驱动所述载具在所述第四空间中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五平移机构、和/或
用于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四空间沿水平方向移动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文罗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