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88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涉及到发电机组件技术领域,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侧两端均固定套接设置有安装轴承,两个所述安装轴承外侧均套接设置有端环,两个所述端环之间设置有壳体,所述端环外侧靠近壳体的一侧以及壳体外侧两端均均匀开设有至少四个T形卡槽,所述T形卡槽内部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与T形卡槽适配,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弧形端板,所述弧形端板侧面中部固定设置有铝板A以及弧形端板侧面顶部固定设置有铝板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难度较低,同时加固效果更好,不会随着转子旋转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向外松脱的情况,降低了转子绕组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保证了发电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
技术介绍
发电机转子绕组主要包括有转轴,转轴外侧则套有多片硅钢片形成的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缠绕有磁极线圈,这样就形成了最基础的转子绕组,在基础的结构构建完成后,还需要在转子绕组外部套设保护壳体,同时在壳体两端设置带有转子风叶的端环。现在的发电机转子绕组在对保护壳体以及端环进行连接时,大多采用铝条嵌入到壳体外壁以及端环外壁的槽中进行加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将铝条嵌入到壳体外壁以及端环外壁的槽中这一操作,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同时加固效果也会随着转子高速旋转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不理想,用于加固的铝条存在由槽中脱出的可能,增加了发电机转子绕组故障的可能性,影响了发电机的正常使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将铝条嵌入到壳体外壁以及端环外壁的槽中这一操作,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同时加固效果也会随着转子高速旋转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不理想,用于加固的铝条存在由槽中脱出的可能,增加了发电机转子绕组故障的可能性,影响了发电机的正常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侧两端均固定套接设置有安装轴承,两个所述安装轴承外侧均套接设置有端环,两个所述端环之间设置有壳体,所述端环外侧靠近壳体的一侧以及壳体外侧两端均均匀开设有至少四个T形卡槽,所述T形卡槽内部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与T形卡槽适配,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弧形端板,所述弧形端板侧面中部固定设置有铝板A以及弧形端板侧面顶部固定设置有铝板B。优选的,所述安装轴承内圈与旋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承外圈与端环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两端分别与两个端环靠近彼此的一侧贴合。优选的,所述端环外侧远离壳体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至少四个容纳槽,所述弧形端板位于容纳槽内侧。优选的,所述旋转轴外侧中部固定套接设置有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缠绕有铜线。优选的,所述铝板A和铝板B均与T形卡槽内壁滑动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卡接机构,同时在端环与壳体上设置T形卡槽,以便于利用T形卡槽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凹槽,同时利用卡接机构取代现有技术中的铝条,进而在卡接机构进入到T形卡槽中后,卡接机构中的铝板A与T形卡槽相配合,使得铝板B无法因离心力而由T形卡槽开口处松脱,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同类型结构,本技术操作难度较低,同时加固效果更好,不会随着转子旋转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向外松脱的情况,降低了转子绕组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保证了发电机的正常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容纳槽,以便于利用容纳槽对卡接机构中的弧形端板进行收纳,进而避免弧形端板凸出在端环侧面,降低弧形端板受到外界磕碰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卡接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轴;2、转子铁芯;3、铜线;4、安装轴承;5、端环;6、壳体;7、T形卡槽;8、卡接机构;9、容纳槽;81、弧形端板;82、铝板A;83、铝板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如图1所示,同时参考图3与图4,括旋转轴1,所述旋转轴1外侧中部固定套接设置有转子铁芯2,所述转子铁芯2上缠绕有铜线3。同时,所述旋转轴1外侧两端均固定套接设置有安装轴承4,两个所述安装轴承4外侧均套接设置有端环5,所述安装轴承4内圈与旋转轴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承4外圈与端环5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端环5之间设置有壳体6,所述壳体6两端分别与两个端环5靠近彼此的一侧贴合,以便于进行后续的连接。更为具体的,所述端环5外侧靠近壳体6的一侧以及壳体6外侧两端均均匀开设有至少四个T形卡槽7,所述T形卡槽7内部设置有卡接机构8,所述卡接机构8与T形卡槽7适配,以便于利用T形卡槽7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凹槽,同时利用卡接机构8取代现有技术中的铝条。如图2所示,同时参考图1,所述卡接机构8包括弧形端板81,所述弧形端板81侧面中部固定设置有铝板A82以及弧形端板81侧面顶部固定设置有铝板B83,所述铝板A82和铝板B83均与T形卡槽7内壁滑动连接,以便于在卡接机构8进入到T形卡槽7中后,卡接机构8中的铝板A82与T形卡槽7相配合,使得铝板B83无法因离心力而由T形卡槽7开口处松脱。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端环5外侧远离壳体6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至少四个容纳槽9,所述弧形端板81位于容纳槽9内侧,以便于利用容纳槽9对卡接机构8中的弧形端板81进行收纳,进而避免弧形端板81凸出在端环5侧面,降低弧形端板81受到外界磕碰的可能。本技术工作原理:实际使用时,当使用者需要对端环5与壳体6进行连接时,使用者可以对卡接机构8中的弧形端板81进行拿取,然后将铝板A82与铝板B83端部对准端环5上与容纳槽9连通的T形卡槽7,并将铝板A82与铝板B83插入到T形卡槽7中,当铝板A82与铝板B83进入到端环5上的T形卡槽7中后,随着使用者的推动,铝板A82与铝板B83进入到壳体6两端的T形卡槽7中,当弧形端板81进入到容纳槽9中后,不再对弧形端板81进行推动;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再完成其他七个卡接机构8的安装,即可完成对端环5与壳体6的连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1),所述旋转轴(1)外侧两端均固定套接设置有安装轴承(4),两个所述安装轴承(4)外侧均套接设置有端环(5),两个所述端环(5)之间设置有壳体(6),所述端环(5)外侧靠近壳体(6)的一侧以及壳体(6)外侧两端均均匀开设有至少四个T形卡槽(7),所述T形卡槽(7)内部设置有卡接机构(8);/n所述卡接机构(8)与T形卡槽(7)适配,所述卡接机构(8)包括弧形端板(81),所述弧形端板(81)侧面中部固定设置有铝板A(82)以及弧形端板(81)侧面顶部固定设置有铝板B(8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1),所述旋转轴(1)外侧两端均固定套接设置有安装轴承(4),两个所述安装轴承(4)外侧均套接设置有端环(5),两个所述端环(5)之间设置有壳体(6),所述端环(5)外侧靠近壳体(6)的一侧以及壳体(6)外侧两端均均匀开设有至少四个T形卡槽(7),所述T形卡槽(7)内部设置有卡接机构(8);
所述卡接机构(8)与T形卡槽(7)适配,所述卡接机构(8)包括弧形端板(81),所述弧形端板(81)侧面中部固定设置有铝板A(82)以及弧形端板(81)侧面顶部固定设置有铝板B(8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承(4)内圈与旋转轴(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承(4)外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友华马勇兵张祖玉舒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康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