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磁绕组型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45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5
励磁绕组型的旋转电机(30)包括定子(50)和转子(60)。定子具有定子铁芯(51)、极齿(52)以及定子绕组(31),上述极齿在周向上排列设置多个且从定子铁芯沿径向突出,上述定子绕组卷绕于极齿。转子具有转子铁芯(61)、主极部(62)以及励磁绕组(70),上述主极部在周向上排列设置多个且在径向上从转子铁芯向定子侧突出,上述励磁绕组卷绕于主极部。各主极部沿轴向延伸。在将主极部中的、在径向上与定子相对且在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称为主极端部(64a、64b)的情况下,在构成主极部的一对主极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轴向上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65a、65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励磁绕组型旋转电机相关申请的援引本申请以2018年9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82965号为基础,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励磁绕组型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旋转电机,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包括定子和转子的旋转电机。定子具有定子铁芯、极齿以及定子绕组,上述极齿在周向上排列设置多个且从定子铁芯沿径向突出,上述定子绕组卷绕于极齿。转子具有转子铁芯、主极部以及励磁绕组,上述主极部在周向上排列设置多个且在径向上从转子铁芯向定子侧突出,上述励磁绕组卷绕于主极部。各极齿和各主极部沿轴向延伸。当励磁电流流过励磁绕组时,励磁绕组被励磁,从而产生磁通。所产生的磁通在包括转子铁芯、主极部、极齿以及定子铁芯的磁路中流动。通过在该磁路中流过磁通,并且在定子绕组中流过电流,产生旋转电机的转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第2008-1782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主极部中的、在径向上与定子相对且在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被称为主极端部。在周向上相邻的极齿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励磁绕组型旋转电机(30),包括:/n定子(50),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51)、极齿(52)以及定子绕组(31),所述极齿在周向上排列设置多个且从所述定子铁芯沿径向突出,所述定子绕组卷绕于所述极齿;以及/n转子(60),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芯(61)、主极部(62)以及励磁绕组(70、73),所述主极部在周向上排列设置多个且在径向上从所述转子铁芯向所述定子侧突出,所述励磁绕组卷绕于所述主极部,/n各所述极齿和各所述主极部沿轴向延伸,/n在将所述主极部中的、在径向上与所述定子相对且在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称为主极端部(64a、64b)的情况下,在构成所述主极部的一对所述主极端部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7 JP 2018-1829651.一种励磁绕组型旋转电机(30),包括:
定子(50),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51)、极齿(52)以及定子绕组(31),所述极齿在周向上排列设置多个且从所述定子铁芯沿径向突出,所述定子绕组卷绕于所述极齿;以及
转子(60),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芯(61)、主极部(62)以及励磁绕组(70、73),所述主极部在周向上排列设置多个且在径向上从所述转子铁芯向所述定子侧突出,所述励磁绕组卷绕于所述主极部,
各所述极齿和各所述主极部沿轴向延伸,
在将所述主极部中的、在径向上与所述定子相对且在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称为主极端部(64a、64b)的情况下,在构成所述主极部的一对所述主极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轴向上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65a、65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绕组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定子的一个切槽间距设为β,并且将所述缺口的周向上的宽度设为θnt的情况下,设为“1/3×β<θnt<2/3×β”。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励磁绕组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濑口正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