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99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包括一体成型的管身以及连接球头,如此在高压环境下不易泄漏。连接球头的表面为光滑面,可提升连接球头与对接接头之间的密封性,也可提升连接球头与螺母之间的密封性,连接球头远离管身的侧壁为前端球形密封面,连接球头靠近管身的侧壁为后端球形密封面,且后端球形密封面与前端球形密封圈同轴设置,在将该连接球头装至对接接头与螺母之间时,前端球形密封面以及后端球形密封面均能够对装配过程中形成的角度偏差有一定的修正效果。在将该连接球头连接至对接接头与螺母之间时,前端球形密封面与对接接头的内壁抵紧,具有较强的密封效果,后端球形密封面与螺母的内壁抵紧,具有较强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
本技术涉及汽油发动机用零配件,特别地,涉及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球头,包括管身以及连接球头,管身与连接球头之间通过钎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使得管身的内孔与连接球头的内孔连通。目前,汽油发动机系统的压力不断升高,且已经达到35兆帕。现有的钎焊式的球头,在高压环境下,管身与连接球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了球头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其具有在高压环境下,管身与连接球头的连接处不易发生泄漏的优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包括管身以及连接球头,所述管身与所述连接球头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球头的表面为光滑面,所述连接球头远离所述管身的侧壁为前端球形密封面,所述连接球头靠近所述管身的侧壁为后端球形密封面,且所述后端球形密封面与所述前端球形密封圈同轴设置,所述管身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一,所述连接球头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二,所述连接孔一与所述连接孔二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管身与连接球头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如此管身与连接球头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高,在高压环境下不易出现泄漏的情况,不会对球头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在将该连接球头装至对接接头与螺母之间时,前端球形密封面以及后端球形密封面均能够对装配过程中形成的角度偏差有一定的修正效果。在将该连接球头连接至对接接头与螺母之间时,前端球形密封面与对接接头的内壁抵紧,具有较强的密封效果,后端球形密封面与螺母的内壁抵紧,具有较强的密封效果。连接球头的光滑面经旋压抛光形成,可提升连接球头与对接接头之间的密封性,也可提升连接球头与螺母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连接孔一与所述连接孔二的连接处设置有环状的凸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连接孔一以及连接孔二连接处的凸起,能够强化管身与连接球头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管身与连接球头的连接处不易出现泄漏。优选的,所述凸起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起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如此既能够对管身与连接球头的连接处进行有效的强化,还能够节约球头生产所需要的材料,起到降低球头生产成本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凸起上穿设有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沿所述凸起的轴向均匀分布,且每一所述通孔均沿所述连接孔二的轴向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凸起上设置若干通孔,用以减少凸起对液体流动所造成的阻碍。优选的,所述连接孔二包括连通于所述连接孔一的缓冲段、设置在所述缓冲段远离所述连接孔一的一侧并与所述缓冲段连通的连接段,所述缓冲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段的内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段的内径大于连接段的内径,如此缓冲段能够对流入的液体起到缓冲的作用,且进入到缓冲段内部的液体对管身与连接球头之间连接处的冲击较小,使得该球头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缓冲段包括连通于所述连接段的进液部、连通于所述连接孔二的出液部,所述进液部的内径向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侧逐渐增加,所述出液部的内径向所述连接孔二的一侧逐渐减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液部的内径向远离连接段的一侧逐渐增加,在液体流入进液部时,进液部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出液部的内径向远离连接段的一侧逐渐减小,在液体流经出液部时,出液部能够对液体进行加压,使得液体能够获得较为快的速度。优选的,所述进液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出液部的长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液段的长度大于出液段的长度,如此进液段能够对液体起到较为有效的缓冲作用,而出液段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对液体的加压、加速。优选的,所述缓冲段中设置有若干导流片,且若干所述导流片沿所述缓冲段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流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段的内壁处,且所述导流片沿所述缓冲段的轴向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缓冲段中的导流片能够对液体的流动进行导向,避免在缓冲段中出现乱流,使得液体能够较为顺畅的流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管身;2、连接球头;21、前端球形密封面;22、后端球形密封面;3、连接孔一;4、连接孔二;41、缓冲段;411、进液部;412、出液部;42、连接段;5、凸起;6、通孔;7、导流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实施例一: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如图1所示,包括一体成型的管身1以及连接球头2,管身1以及连接球头2均由双相不锈钢制成。管身1的内部开设有孔口形状为圆形的连接孔一3,且连接孔一3沿管身1的轴向设置。连接球头2的内部开设有孔口形状为圆形的连接孔二4,且连接孔二4与连接孔一3连通。连接孔一3与连接孔二4的连接处设置有环状的凸起5,凸起5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连接孔二4包括与连接孔一3连通的缓冲段41、与缓冲段41连通的连接段42,缓冲段41的内径大于连接段42的内径,用以对流经的液体进行缓冲。缓冲段41包括连通于连接段42的进液部411、连通于连接孔二4的出液部412,进液部411的内径向远离连接段42的一侧逐渐增加,出液部412的内径向连接孔二4的一侧逐渐减小,进液部411的长度大于出液部412的长度。连接球头2远离管身1的外侧壁为前端球形密封面21,且前端球形密封面21的外径由靠近管身1的一侧向远离管身1的一侧逐渐减小。连接球头2靠近管身1的外侧壁为后端球形密封面22,后端球形密封面22的外径由靠近管身1的一侧向远离管身1的一侧逐渐增加,后端球形密封面22与前端球形密封圈21呈同轴设置。连接球头2的表面为光滑面。且该光滑面是利用三个旋转工装在连接头表面旋压滚磨而形成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凸起5上穿设有若干通孔6,若干通孔6沿凸起5的轴向均匀分布,且每一通孔6均沿连接孔二4的轴向设置。缓冲段41中设置有若干导流片7,且若干导流片7沿缓冲段41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一导流片7均固定连接在缓冲段41的内壁处,且导流片7沿缓冲段41的轴向设置,导流片7用以对流经的液体进行引导,使得缓冲段41中不易出现乱流。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包括管身(1)以及连接球头(2),其特征是:所述管身(1)与所述连接球头(2)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球头(2)的表面为光滑面,所述连接球头(2)远离所述管身(1)的侧壁为前端球形密封面(21),所述连接球头(2)靠近所述管身(1)的侧壁为后端球形密封面(22),且所述后端球形密封面(22)与所述前端球形密封面(21)同轴设置,所述管身(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一(3),所述连接球头(2)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二(4),所述连接孔一(3)与所述连接孔二(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包括管身(1)以及连接球头(2),其特征是:所述管身(1)与所述连接球头(2)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球头(2)的表面为光滑面,所述连接球头(2)远离所述管身(1)的侧壁为前端球形密封面(21),所述连接球头(2)靠近所述管身(1)的侧壁为后端球形密封面(22),且所述后端球形密封面(22)与所述前端球形密封面(21)同轴设置,所述管身(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一(3),所述连接球头(2)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二(4),所述连接孔一(3)与所述连接孔二(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孔一(3)与所述连接孔二(4)的连接处设置有环状的凸起(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其特征是:所述凸起(5)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油管一体成型球头,其特征是:所述凸起(5)上穿设有若干通孔(6),若干所述通孔(6)沿所述凸起(5)的轴向均匀分布,且每一所述通孔(6)均沿所述连接孔二(4)的轴向设置。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胡定王掌郑军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铁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