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消音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82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消音器总成,包括发动机支管,发动机支管的一侧装有减噪室,减噪室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一侧端口上装设有减噪管,减噪管上开设有减噪孔,减噪室内设有空腔,减噪管位于空腔内,减噪室的一侧装设有吸引室,吸引室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吸引室内套设有框架,框架内装设有吸引棉。噪音经过减噪室的进气口进入到减噪管内,通过减噪管上的减噪孔可以对噪声进行初级减噪,再经过减噪室内的空腔,使得噪声在空腔内反复对流,从而相互抵消致使噪声的频段减弱,再通过吸音室框架内的吸音棉对噪声进行吸收,从而可以降低噪音的传播,让消音器对噪声起到消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消音器总成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后消音器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消音器主要用于降低机动车的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其原理是汽车排气管由两个长度不同的管道构成,这两个管道先分开再交汇,由于这两个管道的长度差值等于汽车所发出的声波的波长的一半,使得两列声波在叠加时发生干涉相互抵消而减弱声强,使传过来的声音减小,从而起到消音的效果,汽车消音器总成包括三元催化器(最接近发动机)、消音器中节、消音器后节三部分,后消音器就是后节,后节则是整个消音系统的核心。现有的后消音器总成主要在于消音管的前部管径较大且比较长,而后部相对的管径较小、长度短小,通过消音管内的空腔对噪声进行对流,从而减弱其频段相互抵消,再通过末端的小孔排气,从而起到消音效果,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由于只通过消音管内的空腔对噪音进行对流降噪,需要消音管的长度较长,且降噪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消音器总成,以解决现有的后消音器总成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消音器总成,包括发动机支管,所述发动机支管的一侧装有减噪室,所述减噪室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一侧端口上装设有减噪管,所述减噪管上开设有减噪孔,所述减噪室内设有空腔,所述减噪管位于空腔内,所述减噪室的一侧装设有吸引室,所述吸引室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吸引室内套设有框架,所述框架内装设有吸引棉。优选的,所述吸音室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框架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减噪室的一侧装设有法兰盘一,所述吸音室的一侧装饰有法兰盘二,所述法兰盘一上开设有穿孔一,所述法兰盘二上开设有穿孔二,所述穿孔一和穿孔二内穿插有螺栓并用螺母锁紧。优选的,所述空腔内装设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上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后消音器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噪音经过减噪室的进气口进入到减噪管内,通过减噪管上的减噪孔可以对噪声进行初级减噪,再经过减噪室内的空腔,使得噪声在空腔内反复对流,从而相互抵消致使噪声的频段减弱,再通过吸音室框架内的吸音棉对噪声进行吸收,从而可以降低噪音的传播,让消音器对噪声起到消音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后消音器总成,由于螺栓穿插在减噪室法兰盘一的穿孔一和吸音室法兰盘二的穿孔二内并用螺母锁紧,使得吸音室与减噪室固定连接,通过旋转螺母可以拆卸下吸音室,又由于框架上的外螺纹与吸音室内壁上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再旋转框架,可以对吸音棉进行更换,从而可以保障消音器的消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处剖切右视图。图中:1发动机支管、2减噪室、3进气口、4减噪管、5减噪孔、6空腔、7吸音室、8出气口、9框架、10吸引棉、11内螺纹、12外螺纹、13法兰盘一、14法兰盘二、15穿孔一、16穿孔二、17螺栓、18螺母、19隔音板、2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后消音器总成,包括发动机支管1,以及发动机支管1的右侧焊接连接的减噪室2,减噪室2为圆柱结构,减噪室2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3,进气口3为圆形孔,位于中间位置,进气口3的直径与发动机支管1的管径大小一致,进气口3的右端口处焊接连接有减噪管4,为圆柱管,减噪管4上均匀开设有减噪孔5,减噪孔5为圆形孔,声波通过减噪管4上的减噪孔5内发生损耗,从而减弱声段,减噪室2内设有空腔6,减噪管4位于空腔6内,声波在空腔6内发生对流,减噪室2的空腔6内焊接连接有隔音板19,隔音板19为凹形隔音板,中间为凹口,数量为4个,隔音板19上开设有通孔20,通孔20为U型孔,便于气流的流通,噪声经过隔音板19反复反射吸收,隔音板19从侧面看为弯折型,可以增大表面积,增强吸音效果,减噪室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吸音室7,吸音室7为圆柱结构,吸音室7的右端开设有出气口8,为圆形孔,位于中间位置,方便排出尾气,吸音室7内套设有框架9,框架9为环状结构,框架9内粘接连接有吸音棉10,吸音棉10可以吸收声波,阻碍声波的传射,噪音经过减噪室2的进气口3进入到减噪管4内,通过减噪管4上的减噪孔5可以对噪声进行初级减噪,再经过减噪室2内的空腔6,使得噪声在空腔6内反复对流,从而相互抵消致使噪声的频段减弱,再通过吸音室7框架内的吸音棉10对噪声进行吸收,从而可以降低噪音的传播,让消音器对噪声起到消音效果。参阅图1、图2和图3,吸音室7的内壁设有内螺纹11,框架9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2,内螺纹11与外螺纹12为螺纹连接,减噪室2的右端焊接连接有法兰盘一13,法兰盘一13为环状结构,法连盘一13上环状开设有穿孔一15,穿孔一15为圆形孔,数量为4个,吸音室7的左端焊接连接有法兰盘二14为环状结构,法连盘二14上环状开设有穿孔二16,穿孔二16为圆形孔,数量为4个,穿孔一15和穿孔二16内穿插有螺栓17并用螺母18锁紧,由于螺栓17穿插在减噪室2法兰盘一13的穿孔一15和吸音室7法兰盘二14的穿孔二16内并用螺母18锁紧,使得吸音室7与减噪室2固定连接,通过旋转螺母18可以拆卸下吸音室7,又由于框架9上的外螺纹12与吸音室7内壁上的内螺纹11螺纹连接,再旋转框架9,可以对吸音棉10进行更换,从而可以保障消音器的消音效果。实施时,由于螺栓17穿插在减噪室2法兰盘一13的穿孔一15和吸音室7法兰盘二14的穿孔二16内并用螺母18锁紧,使得吸音室7与减噪室2固定连接,通过旋转螺母18可以拆卸下吸音室7,又由于框架9上的外螺纹12与吸音室7内壁上的内螺纹11螺纹连接,再旋转框架9,可以对吸音棉10进行更换,从而可以保障消音器的消音效果,当噪音经过减噪室2的进气口3进入到减噪管4内,通过减噪管4上的减噪孔5可以对噪声进行初级减噪,再经过减噪室2内的空腔6,使得噪声在空腔6内反复对流,从而相互抵消致使噪声的频段减弱,再通过吸音室7框架内的吸音棉10对噪声进行吸收,从而可以降低噪音的传播,让消音器对噪声起到消音效果,解决现有的后消音器总成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消音器总成,包括发动机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管(1)的一侧装有减噪室(2),所述减噪室(2)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3),所述进气口(3)的一侧端口上装设有减噪管(4),所述减噪管(4)上开设有减噪孔(5),所述减噪室(2)内设有空腔(6),所述减噪管(4)位于空腔(6)内,所述减噪室(2)的一侧装设有吸音室(7),所述吸音室(7)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8),所述吸音室(7)内套设有框架(9),所述框架(9)内装设有吸引棉(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消音器总成,包括发动机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管(1)的一侧装有减噪室(2),所述减噪室(2)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3),所述进气口(3)的一侧端口上装设有减噪管(4),所述减噪管(4)上开设有减噪孔(5),所述减噪室(2)内设有空腔(6),所述减噪管(4)位于空腔(6)内,所述减噪室(2)的一侧装设有吸音室(7),所述吸音室(7)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8),所述吸音室(7)内套设有框架(9),所述框架(9)内装设有吸引棉(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消音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室(7)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家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阳华元航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