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62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6
一种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包括:具有伸缩性的布料主体;第一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第一配线部,其在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以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电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第二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以及第二配线部,其在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以与所述第二电极部电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当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电极配线的布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电极配线的布料。
技术介绍
现在公知有用于生物体信号测量器等可穿戴设备的布料。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导电性布料,在该布料上设置有配线,该配线包含第一绝缘层、导电层和第二绝缘层。专利文献1记载了该导电性布料对于如下这样的可穿戴设备是有用的,该可穿戴设备通过作为衣服穿着而能够对心电图、呼吸数、出汗、体温、肘角度(运动量)等生物体信息进行测量。专利文献1:WO2016/114339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对于伸缩传感器等具有开关功能的传感器而言,已经开发了很多作为基材具有树脂薄膜(硅橡胶、聚氨酯等树脂的薄膜)的传感器。但是,为了将作为基材具有树脂薄膜的传感器用于可穿戴设备,需要将传感器经由粘接剂、热熔树脂等粘贴于衣服等。并且,粘贴有传感器的部分会失去通气性,有可能导致衣服的穿着感不舒服。因此,在当前情况下,需求具有开关功能的布料。此外,对于具有开关功能的布料而言,即使用于可穿戴设备以外的用途,也能够作为载荷传感器等开关元件发挥功能,其利用价值较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二)技术方案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1>一种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包括:具有伸缩性的布料主体;第一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第一配线部,其在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以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电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第二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以及第二配线部,其在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以与所述第二电极部电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当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值发生变化。<2>根据<1>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独立地设置,在以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之前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分离,在以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之前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分离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3>根据<1>或<2>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独立地设置,在以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之前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接触区域阶段性地减少,在以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之前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分离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接触区域阶段性地增加。<4>根据<1>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一体地设置,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的导通路径变长。<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具有如下这样的伸长率的范围,即:当使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至最大伸长率时,在伸长率的变化为±5%的范围内,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值变为2倍以上或1/2以下。<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根据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伸长率,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值阶段性地变化。<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从导通变为不导通,或者从不导通变为导通。<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在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的至少一方中,所述导电性线状体的一部分被所述布料主体的线约束。<9>根据<8>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在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的至少一方中,所述导电性线状体织入、编入或刺绣于所述布料主体。<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在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的至少一方中,所述导电性线状体的一部分被所述布料主体的线约束。<11>根据<10>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在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的至少一方中,所述导电性线状体织入、编入或刺绣于所述布料主体。<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的至少一方设置于所述布料主体的内部。<13>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所述第一电极部、所述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配线部以及所述第二配线部的至少一方中包含的导电性线状体是包含碳纳米管线的导电性线状体。(三)有益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伸长状态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中织入导电性线状体的一例的概要俯视图。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中编入导电性线状体的一例的概要俯视图。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中刺绣有导电性线状体的一例的概要俯视图。图6是表示将达到最大伸长率为止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伸长以及收缩重复实施了5次时的“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值与测量时间的关系、以及伸长率与测量时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示基于图6的结果的、第一次伸缩的“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值与伸长率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图8A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8B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伸长状态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9A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第一伸长状态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9C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第二伸长状态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10A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10B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第一伸长状态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10C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第二伸长状态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11A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11B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带电极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包括:/n具有伸缩性的布料主体;/n第一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n第一配线部,其在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以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电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n第二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以及/n第二配线部,其在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以与所述第二电极部电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n当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值发生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23 JP 2018-1991111.一种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包括:
具有伸缩性的布料主体;
第一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
第一配线部,其在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以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电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
第二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以及
第二配线部,其在所述布料主体的表面或内部以与所述第二电极部电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包含导电性线状体,
当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独立地设置,
在以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之前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分离,
在以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之前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分离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独立地设置,
在以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之前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接触区域阶段性地减少,
在以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之前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分离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接触区域阶段性地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极配线的布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一体地设置,
当所述带电极配线的布料伸长时,所述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的导通路径变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萩原佳明奥地茂人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