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48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包括可移动小车、安装于可移动小车上端的塑料储水箱和高压水泵及位于可移动小车前行方向的喷头系统,采用一根50PPR水管连接塑料储水箱的水箱出水口和高压水泵的进水口,在50PPR水管中间安装球阀用于控制塑料储水箱水的进出;高压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根50PPR出水主管与喷头系统相连;喷头系统包括间隔均匀布设在50PPR出水主管上的多个喷水喷头和喷雾喷头,每个喷水喷头具有一个用于控制喷头开关的球阀以及一个用于调整喷头方向的球形头;每个喷雾喷头具有一个用于控制喷头开关的自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具备洒水降尘、喷雾降尘和地面冲洗三项功能,高效低成本实现建筑施工现场临时施工场地的洒水冲洗降尘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制的集洒水降尘、喷雾降尘和冲洗地面于一体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临时便道的清扫降尘一般采用两种方法,面积较大的场区一般采用专门的市政洒水车,面积较小的场区一般采用人工手持水管冲洗。对于前一种方法,一般项目很难配备一辆专门的市政洒水车,成本较高;对于后一种方法,不但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而且浪费水,地面也很难冲洗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用高效、节约用水、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同时具备洒水降尘、喷雾降尘和地面冲洗三项功能,高效低成本实现建筑施工现场临时施工场地的洒水冲洗降尘目的。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包括可移动小车、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小车上端的塑料储水箱和高压水泵以及位于所述可移动小车前行方向的喷头系统,采用一根50PPR水管连接所述塑料储水箱的水箱出水口和高压水泵的进水口,在所述50PPR水管中间安装球阀用于控制塑料储水箱水的进出;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根50PPR出水主管与喷头系统相连;所述喷头系统包括间隔均匀布设在所述50PPR出水主管上的多个喷水喷头和喷雾喷头,每个所述喷水喷头具有一个用于控制喷头开关的球阀以及一个用于调整喷头方向的球形头;每个所述喷雾喷头具有一个用于控制喷头开关的自旋钮。由上,本技术塑料储水箱的水通过高压水泵加压后,经过50PPR出水主管从喷头喷出,通过开启或关闭不同的喷头,以及调节喷水喷头的方向可以分别实现小车洒水降尘、喷雾降尘和地面冲洗三项功能。优选的,所述可移动小车包括钢结构底座、小车扶手和万向轮,所述钢结构底座采用50mmx5mm的方钢管焊接加工而成,并在远离所述喷头系统的一侧焊接有小车扶手,在所述钢结构底座底部四个角分别安装四个万向轮,用于通过小车扶手轻松推动整个小车灵活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钢结构底座宽为0.9m,长为1.1m;所述小车扶手离地高度0.8m。优选的,所述塑料储水箱的尺寸为450mm×500mm×750mm。优选的,所述塑料储水箱的水箱进水口位于其顶部,直径为100mm;所述塑料储水箱的水箱出水口位于朝向小车扶手的一侧下部。优选的,所述喷水喷头和喷雾喷头分别设置有5个。由上,本技术提供的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该技术可同时实现洒水降尘、喷雾降尘和地面冲洗三项功能,能更全面的实现冲洗施工现场便道、抑制场区扬尘的目的。2、相比采用专业的市政洒水车而言,该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更简单灵活,成本低廉。3、相比采用人工手持水管冲洗而言,该技术更加高效、省力,且节约用水。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的平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的左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角度的喷水喷头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50PPR出水主管与喷头系统的连接节点详图;图6为本技术喷雾降尘工况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洒水降尘工况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地面冲洗工况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结构底座,2—高压水泵,3—塑料储水箱,3.1—水箱进水口,3.2—水箱出水口,4—50PPR水管,5—喷雾喷头,6—喷水喷头,6.1—球形头,7—球阀,8—万向轮,9—小车扶手,10—50PPR出水主管,11—PPR50x25异径外丝三通,12—热熔焊接,13—25PPR50x4分内丝直接。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一种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如图1-8所示,包括可移动小车、塑料储水箱3、高压水泵2和喷头系统四大部分组成。本技术的可移动小车由钢结构底座1、小车扶手9和万向轮8三部分组成。钢结构底座1采用50mmx5mm的方钢管焊接加工而成,外观尺寸为0.9m宽,1.1m长,在钢结构底座1一侧焊接方便推行的小车扶手9,小车扶手9离地高度0.8m。在钢结构底座1下面四个角分别安装四个万向轮8,可以通过小车扶手9轻松推动整个小车灵活移动。如图1-3所示,在可移动小车上靠右位置安装一个成品塑料储水箱3,塑料储水箱3尺寸450mm×500mm×750mm,在塑料储水箱3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的水箱进水口3.1,底部设置有一个水箱出水口3.2。在可移动小车的左侧安装固定一台成品7.5KW高压水泵2。采用一根50PPR水管4连接塑料储水箱3的水箱出水口3.2和高压水泵2的进水口,中间安装一个球阀7控制塑料储水箱3水的进出。高压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一根50PPR出水主管10同喷头系统相连。将储水桶3内放满水并打开球阀7,接通高压水泵2的电源并打开开关,启动喷头系统开始洒水作业。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喷头系统包括多个喷头,喷头分两种,一种为喷水喷头6,一种为喷雾喷头5,喷水喷头6和喷雾喷头5间隔均匀布置,每个喷头可独立实现开闭状态。优选的,在50PPR出水主管上正对洒水车前行方向安装10个喷头,其中5个喷水喷头,5个喷雾喷头。图4为一种可调角度的喷水喷头原理图,每一个喷水喷头6都有一个球阀7,通过球阀开关来控制喷头喷水,另外喷水喷头的喷嘴由一个球形头6.1连接,该球形头6.1可360°旋转,来调整喷水的方向。图5为50PPR出水主管与喷头系统的连接节点详图,50PPR出水主管10是由一个个单独的PPR50x25异径外丝三通11通过热熔焊接12相连而成,每一个单独的PPR50x25异径外丝三通11变径支口连接一个25PPR50x4分内丝直接13,然后在该25PPR50x4分内丝直接13上连接喷水喷头6或喷雾喷头5。其中成品喷雾喷头5可以通过喷头上的自旋钮实现喷头开关控制。图6为多功能洒水车喷雾降尘工况下的结构示意图,关闭所有的喷水喷头6,打开所有的喷雾喷头5,打开控制球阀7,启动高压水泵2即实现喷雾降尘功能。图7为多功能洒水车洒水降尘工况下的结构示意图,关闭所有的喷雾喷头5,打开所有的喷水喷头6,并将喷水喷头6的喷嘴朝上,打开控制球阀7,启动高压水泵2即实现洒水降尘功能。图8为多功能洒水车地面冲洗工况下的结构示意图,关闭所有的喷雾喷头5,打开所有的喷水喷头6,并将喷水喷头6的喷嘴朝下,打开控制球阀7,启动高压水泵2即实现地面冲洗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小车、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小车上端的塑料储水箱和高压水泵以及位于所述可移动小车前行方向的喷头系统,/n采用一根50PPR水管连接所述塑料储水箱的水箱出水口和高压水泵的进水口,在所述50PPR水管中间安装球阀用于控制塑料储水箱水的进出;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根50PPR出水主管与喷头系统相连;/n所述喷头系统包括间隔均匀布设在所述50PPR出水主管上的多个喷水喷头和喷雾喷头,每个所述喷水喷头具有一个用于控制喷头开关的球阀以及一个用于调整喷头方向的球形头;每个所述喷雾喷头具有一个用于控制喷头开关的自旋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小车、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小车上端的塑料储水箱和高压水泵以及位于所述可移动小车前行方向的喷头系统,
采用一根50PPR水管连接所述塑料储水箱的水箱出水口和高压水泵的进水口,在所述50PPR水管中间安装球阀用于控制塑料储水箱水的进出;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根50PPR出水主管与喷头系统相连;
所述喷头系统包括间隔均匀布设在所述50PPR出水主管上的多个喷水喷头和喷雾喷头,每个所述喷水喷头具有一个用于控制喷头开关的球阀以及一个用于调整喷头方向的球形头;每个所述喷雾喷头具有一个用于控制喷头开关的自旋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制的施工现场多功能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小车包括钢结构底座、小车扶手和万向轮,所述钢结构底座采用50mmx5mm的方钢管焊接加工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宝张黎陈智邢子玉徐小强余挺张冬龙梦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