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拉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37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拉毛机,旨在解决只能够对布料的一面进行拉毛处理,从而降低拉毛机的工作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拉毛机,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工作台,工作台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毛机架,两个拉毛机架之间设有拉毛装置,拉毛装置包括与拉毛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拉毛机架上开设有供第二拉毛辊滑动的滑轨,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拉毛机架上设有供转轴转动的通孔,第一拉毛辊设置于第二拉毛辊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拉毛机,同时对布料的正面和反面同时进行拉毛处理,保证拉毛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拉毛机
本技术涉及服装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拉毛机。
技术介绍
起毛在粗纺毛织物整理中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起毛就是利用起毛机将织物纤维末端从纱线中拉出来,使织物表面均匀的覆盖一层绒毛,使织物松厚柔软,保暖、耐磨性增强,织纹隐蔽,花型柔和优美。拉毛机是一种对织物起毛工艺进行处理的后整理设备。在使用该起毛机时,由于加工的布料长达几十米,大量布料未能进入起毛机加工,而是留在机器外部,在起毛机工作时布料过长的部分拖在地面容易造成布料损伤,且不方便工人的观察。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4251879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起毛机,包括起毛机主体、布料承载装置,布料承载装置位于起毛机主体的正前方,且位于起毛机顶部的曲臂摇杆的下方,该布料承载装置包括载物台和布料导轨,且载物台和布料导轨之间为活动连接,布料导轨较低的一端与起毛机主体连接,布料导轨较高的一端与载物台连接,载物台包括承载面和固定在承载面下方的支架,布料导轨包括一斜向下倾斜的斜面和固定在斜面底部的支架,在斜面的最下端设有一向上弯曲的圆弧面,且斜面的最上端比载物台的承载面低或与承载面持平。上述方案的起毛机在使用时设有斜坡及圆弧形轨道的布料导轨一端起到防止布料落地且引导布料沿圆弧形轨道回起毛机继续起毛,载物台在布料加工时,工人可以对载物台上的布料进行观察检测,监控布料的加工进度,当布料加工完成后,将布料安放在载物台上,将布料推至别处存放。但是上述方案的机器只能够对布料的一面进行拉毛处理,而且布料的长度较长,只有在布料的一面拉毛处理结束后才能够对布料的另一面再进行处理,从而会降低起毛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拉毛机,设置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使得布料能够在进行拉毛处理时,布料的正面和反面能够同时进行拉毛,提高拉毛机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拉毛机,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毛机架,两个所述拉毛机架之间设置有拉毛装置,所述拉毛装置包括与拉毛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所述拉毛机架上开设有供第二拉毛辊滑动的滑轨,所述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拉毛机架上设置有供转轴转动的通孔,所述第一拉毛辊设置于第二拉毛辊的正下方,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之间设置有供布料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上均设置有若干直针和若干弯针,若干所述直针与若干所述弯针呈间隔分布,所述机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辊,两个所述导辊紧密接触,所述工作台上对称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拉毛辊与第一拉毛辊之间的距离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使用拉毛机时,将布料通过对称设置在机体上的两个导辊,两个导辊会将布料传送至拉毛装置处进行拉毛处理,且两个导辊之间紧密接触,使得导辊在传输布料时布料不会在导辊上发生偏移和褶皱,从而使得保持平整的布料的拉毛效果比起褶皱时的布料进行拉毛时的效果更佳,且拉出的毛更为均匀和顺畅,而布料在拉毛装置处拉毛时,布料的正反面能够同时进行拉毛处理,拉毛机架上转动连接的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能够同时对布料的正反面进行处理,而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两端的转轴会在拉毛机架上开设的通孔内转动,转轴的直径小于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的直径,能够保证转轴的转动效率,且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上均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弯针和直针,而弯针起到起毛作用,直针起到梳毛作用,在弯针和直针共同的作用下使布料起毛更为整齐细密,且能够提高布料拉毛的效率,而对布料的正反面同时进行拉毛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拉毛机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杆和固定连接在驱动杆上的固定杆,所述驱动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齿,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与凸齿相啮合的缺齿轮,所述缺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供转轴转动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拉毛处理,此时需要调节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且工作人员能够驱动电机,使得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缺齿轮在工作台上垂直固定的支撑杆上转动,而缺齿轮会与驱动杆内开设的滑槽侧壁上的凸齿相啮合,从而能够使得驱动杆向上或者向下的移动,同时能够带动转动连接在驱动杆凹槽内的转轴随着驱动杆的移动而移动,而第二拉毛辊会在拉毛机架上的滑轨内移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二拉毛辊和第一拉毛辊之间的距离,当调整至与布料的厚度差不多的距离时,可以关闭电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能够很好地控制缺齿轮的转动速度和转动精度,且能够控制缺齿轮正向和反向的转动,从而使得拉毛机能够对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处理,能够提高拉毛机的拉丝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供固定杆伸出的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进行移动时,与驱动杆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会在工作台上开设的通槽内伸缩,且能够限制驱动杆的运动轨迹,使得驱动杆能够保持直线运动,同时能够保证第二拉毛辊的转动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槽内壁上转动连接的滚珠能够进一步增加固定杆的伸缩效率,当固定杆在通槽内向上或者向下的移动时,通槽内壁上的滚珠会转动且能够提高固定杆的移动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直径大于通槽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开始移动时,固定杆外套设的弹性件会被工作台和驱动杆挤压收缩,使得驱动杆在伸缩时附有弹性,防止驱动杆的硬性伸缩而发生断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拉毛机架上设置有除毛装置,所述除毛装置包括挡罩和吸尘器,所述挡罩固定连接在所述拉毛机架上,所述吸尘器通过吸管与挡罩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毛装置进行工作时,布料与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的接触会产生大量的碎毛,此时工作人员能够将吸尘器开起来,使得碎毛会在吸尘器的吸力作用下向拉毛机架上的挡罩处移动,且碎毛会通过与挡罩连接的吸管然后在吸尘器内储存,从而能够防止碎毛的乱飞而影响拉毛装置正常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增加能够防止碎毛通过转轴与通孔之间的间隙而造成通孔的堵塞,从而能够保证转轴的转动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当工作人员使用拉毛机时,将布料通过对称设置在机体上的两个导辊,两个导辊会将布料传送至拉毛装置处进行拉毛处理,而布料在拉毛装置处拉毛时,布料的正反面能够同时进行拉毛处理,拉毛机架上转动连接的第一拉毛辊和第二拉毛辊能够同时对布料的正反面进行处理从而能够提高布料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拉毛机,包括机体(1)和设置在机体(1)上的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毛机架(3),两个所述拉毛机架(3)之间设置有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毛装置包括与拉毛机架(3)转动连接的第一拉毛辊(4)和第二拉毛辊(5),所述拉毛机架(3)上开设有供第二拉毛辊(5)滑动的滑轨(20),所述第一拉毛辊(4)和第二拉毛辊(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拉毛机架(3)上设置有供转轴(6)转动的通孔,所述第一拉毛辊(4)设置于第二拉毛辊(5)的正下方,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拉毛辊(4)和第二拉毛辊(5)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拉毛辊(4)和第二拉毛辊(5)之间设置有供布料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一拉毛辊(4)和第二拉毛辊(5)上均设置有若干直针和若干弯针,若干所述直针与若干所述弯针呈间隔分布,所述机体(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辊(14),两个所述导辊(14)紧密接触,所述工作台(2)上对称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拉毛辊(5)与第一拉毛辊(4)之间的距离的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拉毛机,包括机体(1)和设置在机体(1)上的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毛机架(3),两个所述拉毛机架(3)之间设置有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毛装置包括与拉毛机架(3)转动连接的第一拉毛辊(4)和第二拉毛辊(5),所述拉毛机架(3)上开设有供第二拉毛辊(5)滑动的滑轨(20),所述第一拉毛辊(4)和第二拉毛辊(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拉毛机架(3)上设置有供转轴(6)转动的通孔,所述第一拉毛辊(4)设置于第二拉毛辊(5)的正下方,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拉毛辊(4)和第二拉毛辊(5)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拉毛辊(4)和第二拉毛辊(5)之间设置有供布料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一拉毛辊(4)和第二拉毛辊(5)上均设置有若干直针和若干弯针,若干所述直针与若干所述弯针呈间隔分布,所述机体(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辊(14),两个所述导辊(14)紧密接触,所述工作台(2)上对称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拉毛辊(5)与第一拉毛辊(4)之间的距离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杆(8)和固定连接在驱动杆(8)上的固定杆(9),所述驱动杆(8)上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炎忠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创玮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