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晏航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26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科学研究观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包括观测器台体、载物台、载物片和观测头,所述观测头装配于所述观测器台体的一侧,所述载物台位于所述观测头的下方,所述载物片安装在所述载物台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载物台上载物片外侧设有的防护壳体,能够对采集的微生物外部进行有效防护,利用滑杆在滑槽内的卡接滑动作用,使得微生物置放过程正常进行,而防护壳体内安装块上设有的照明灯,能够提供较强的光源,同时通过观测器台体底部设有的底座和缓冲层,缓冲层为橡胶构件,具备较好的缓震性,配合防滑槽的设计,令观测器台体的部分在置放使用时不易偏动,保证了对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高效稳定的使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
本技术属于生物科学研究观测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
技术介绍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观测器就是为了观测微生物,其具有观测范围全的优点,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食品发酵、制药、洁净室、车间、医院手术室、室内环境、无菌病房以及有关科研部门的空气微生物的科学研究。现有的观测器,都是先采集微生物,然后把采集的微生物放入载物平台上,再进行观测,现有的观测器都是把微生物直接放入载物台的载物片上,微生物都是暴露在空气中,在观测过程中,会出现微生物死亡等现象发生,导致观测效果差,无法观测正确的结果,影响观测实验的精确度,而现有的观测器放置在桌面上时,易发生偏动现象,也易对观测过程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具有能够防止微生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影响观测效果的情况发生和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包括观测器台体、载物台、载物片和观测头,所述观测头装配于所述观测器台体的一侧,所述载物台位于所述观测头的下方,所述载物片安装在所述载物台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观测头与所述载物台之间设置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滑杆,所述载物台内与所述滑杆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防护壳体的内壁上对称熔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侧壁面上安装有照明灯,所述滑杆表面上和所述滑槽内壁上相对一侧的位置处分别粘接有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所述观测器台体的底部粘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熔接有缓冲层,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分布有防滑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体和所述载物台通过所述滑杆和所述滑槽滑动卡接,所述第一磁块和所述第二磁块磁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体的表面上熔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观测头底端的外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波纹凸块和卡条,所述观测器台体表面上开设有与波纹凸块和卡条相适配的波纹槽和卡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体的边角位置开设有抠槽,抠槽处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走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载物台上载物片外侧设有的防护壳体,能够对采集的微生物外部进行有效防护,防止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死亡的情况发生,利用滑杆在滑槽内的卡接滑动作用,使得微生物置放过程正常进行,而防护壳体内安装块上设有的照明灯,能够提供较强的光源,以便于观测过程有序进行,同时通过观测器台体底部设有的底座和缓冲层,缓冲层为橡胶构件,具备较好的缓震性,配合防滑槽的设计,令观测器台体的部分在置放使用时不易偏动,保证了对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高效稳定的使用操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防护壳体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部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观测器台体;2、载物台;3、载物片;4、防护壳体;5、安装块;6、照明灯;7、套环;8、观测头;9、底座;10、滑杆;11、滑槽;12、第一磁块;13、第二磁块;14、抠槽;15、走线孔;16、缓冲层;17、防滑槽;18、波纹凸块;19、卡条;20、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包括观测器台体1、载物台2、载物片3和观测头8,观测头8装配于观测器台体1的一侧,载物台2位于观测头8的下方,载物片3安装在载物台2的中间位置处,观测头8与载物台2之间设置有防护壳体4,防护壳体4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滑杆10,载物台2内与滑杆10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11,防护壳体4的内壁上对称熔接有安装块5,安装块5的内侧壁面上安装有照明灯6,滑杆10表面上和滑槽11内壁上相对一侧的位置处分别粘接有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13,观测器台体1的底部粘接有底座9,底座9内熔接有缓冲层16,底座9的底面上分布有防滑槽17,本实施方案中,利用相应的连接构件和应用组件,使观测过程有序进行,保证了对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高效稳定的使用操作。具体的,防护壳体4和载物台2通过滑杆10和滑槽11滑动卡接,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13磁性连接,本实施例中,滑杆10在滑槽11内正常移动,同时第二磁块13和第一磁块12相接触并磁性贴合,使得防护壳体4能够稳定的置于载物台2的上方。具体的,防护壳体4的表面上熔接有套环7,套环7套设于观测头8底端的外侧,本实施例中,套环7为橡胶构件,能够对观测头8底端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的,底座9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波纹凸块18和卡条19,观测器台体1表面上开设有与波纹凸块18和卡条19相适配的波纹槽和卡槽20,本实施例中,波纹凸块18和卡条19分别卡接进波纹槽和卡槽20内,且在波纹槽和波纹凸块18之间设有粘胶进行连接,使得底座9与观测器台体1能够可靠稳定的连接。具体的,防护壳体4的边角位置开设有抠槽14,抠槽14处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本实施例中,抠槽14的设置及表面上设有防滑纹,方便人员手抠抠槽14部分,从而对防护壳体4进行正常的侧拉移动。具体的,防护壳体4的侧壁上开设有走线孔15,本实施例中,走线孔15的设置,使得照明灯6能够与外设电源正常的电性连接,令观测照明过程正常有序的进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在需要进行观测时,手捏抠槽14的部分,将防护壳体4向外侧拖动,此时滑杆10在滑槽11内进行相应的滑移过程,而后将待观测的微生物置于载物台2上载物片3处,然后将防护壳体4复位,其中第二磁块13和第一磁块12相接触并磁性贴合,套环7为橡胶构件,套设在套环7底端的外部,之后打开安装块5上装有的照明灯6,为载物台2与防护壳体4构成空间内的观测过程提供有效照明,使得后续观测过程有序进行,而在观测器台体1的底部设有底座9和缓冲层16,缓冲层16为橡胶构件,具备较好的缓震性,配合防滑槽17的设计,增加了与置放面之间的粗糙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包括观测器台体(1)、载物台(2)、载物片(3)和观测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头(8)装配于所述观测器台体(1)的一侧,所述载物台(2)位于所述观测头(8)的下方,所述载物片(3)安装在所述载物台(2)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观测头(8)与所述载物台(2)之间设置有防护壳体(4),所述防护壳体(4)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滑杆(10),所述载物台(2)内与所述滑杆(10)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11),所述防护壳体(4)的内壁上对称熔接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的内侧壁面上安装有照明灯(6),所述滑杆(10)表面上和所述滑槽(11)内壁上相对一侧的位置处分别粘接有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13),所述观测器台体(1)的底部粘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内熔接有缓冲层(16),所述底座(9)的底面上分布有防滑槽(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包括观测器台体(1)、载物台(2)、载物片(3)和观测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头(8)装配于所述观测器台体(1)的一侧,所述载物台(2)位于所述观测头(8)的下方,所述载物片(3)安装在所述载物台(2)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观测头(8)与所述载物台(2)之间设置有防护壳体(4),所述防护壳体(4)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滑杆(10),所述载物台(2)内与所述滑杆(10)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11),所述防护壳体(4)的内壁上对称熔接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的内侧壁面上安装有照明灯(6),所述滑杆(10)表面上和所述滑槽(11)内壁上相对一侧的位置处分别粘接有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13),所述观测器台体(1)的底部粘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内熔接有缓冲层(16),所述底座(9)的底面上分布有防滑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科学研究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晏航
申请(专利权)人:张晏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