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23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外壳、电动部、催化氧化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电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催化氧化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电动部与所述催化氧化部电连接,所述催化氧化部内设有择路装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将电动部和催化氧化部分隔开,从而可以避免催化氧化反应时的高温将电动部内部的设备烧坏,同时设置在催化氧化部内的择路装置可以选择样品气是否进行催化氧化反应,规避了单一管路不进行反应时样品气对催化剂的影响以及样品气残留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非甲烷总烃的甲烷分离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
技术介绍
非甲烷总烃在高温环境下化学性质不稳定,而甲烷则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为了将甲烷从样品气中分离出来实现对甲烷的测量,待测样品气体需要在高温300℃左右的环境下将非甲烷总烃高温催化成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碳和水,而剩余的有机气体只有甲烷成份,从而实现将甲烷从样品气中分离出来测量,但是样品气有时不需要高温催化可以直接测量,不需要催化的样品气如果再通过高温催化单元则会造成非必要气体残留影响需要还原的样品气的纯度,甚至还会对催化剂有影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外壳、电动部、催化氧化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电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催化氧化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电动部与所述催化氧化部电连接,所述催化氧化部内设有择路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四个支脚,所述第一空腔的后表面设有散热口。优选的是,所述电动部包括:电源接口、温控面板、温控器、风扇、开关;所述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后表面上,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面上,所述温控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前表面上,并与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前表面的所述温控面板的位置相对,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前表面上,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温控器、所述风扇、所述开关均与所述温控面板电连接,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催化氧化部电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催化氧化部包括:高温催化单元、控温装置、所述择路装置、三通气管、进气口、出气口;所述高温催化单元、所述控温装置、所述三通气管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后表面上,所述择路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前表面上,所述高温催化单元、所述控温装置均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控温装置连通,所述控温装置与所述择路装置连通,所述择路装置与所述高温催化单元、所述三通气管连通,所述高温催化单元与所述三通气管连通,所述三通气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优选的是,所述控温装置包括:隔热层、加热片、缠绕管;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内表面上,所述加热片设置在底部的所述隔热层上,所述缠绕管缠绕在所述加热片外并与所述加热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加热片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所述缠绕管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择路装置连通。优选的是,所述择路装置包括:三通阀、旋钮;所述三通阀的阀门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前表面上,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前表面上与所述三通阀相对,所述旋钮贯穿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与所述三通阀的阀门端连接,所述三通阀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缠绕管、所述高温催化单元、所述三通气管连通。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为金属材质的,四个所述支脚为耐高温橡胶材质的。优选的是,所述隔热层由隔热保温棉制成。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将电动部和催化氧化部分隔开,从而可以避免催化氧化反应时的高温将电动部内部的设备烧坏,同时设置在催化氧化部内的择路装置可以选择样品气是否进行催化氧化反应,规避了单一管路不进行反应时样品气对催化剂的影响以及样品气残留问题。本技术所述的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第二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电路连接示意图。1为外壳、1-1为隔板、2为电动部、2-1为电源接口、2-2为温控面板、2-3为温控器、2-4为风扇、2-5为开关、3为催化氧化部、3-1为高温催化单元、3-2为控温装置、3-2-1为隔热层、3-2-2为加热片、3-2-3为缠绕管、3-3为择路装置、3-3-1为三通阀、3-3-2为旋钮、3-4为三通气管、3-5为进气口、3-6为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外壳1、电动部2、催化氧化部3;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外壳1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电动部2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催化氧化部3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电动部2与所述催化氧化部3电连接,所述催化氧化部3内设有择路装置3-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因为催化氧化反应需要在高温3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为了避免电动部2被烧坏,便通过隔板1-1将两个部分隔开,催化氧化部3内可以进行样品气的催化氧化反应同时也可以通过择路装置3-3进行线路转换,选择是否进行催化氧化反应。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将电动部2和催化氧化部3分隔开,从而可以避免催化氧化反应时的高温将电动部2内部的设备烧坏,同时设置在催化氧化部3内的择路装置3-3可以选择样品气是否进行催化氧化反应,规避了单一管路不进行反应时样品气对催化剂的影响以及样品气残留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四个支脚,所述第一空腔的后表面设有散热口。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外壳1的四个支脚起到稳固支撑的作用,将整个装置托起,避免外壳1的底面与放置平面的直接接触,因为是高温作业,所以减小了放置平面被烫坏的风险,因为催化氧化部3需要高温处理所以不需要散热口,但是电动部2需要散热口来进行降温操作,避免电动部2内部温度过高,所以才在第一空腔的后表面设置散热口。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支脚将整个装置抬起远离放置平面,减小了放置平面被高温烫坏的风险,同时因为电动部2不同于催化氧化部3需要高温处理,相反需要避免电动部2内的温度过高,在第一空腔的后表面设置的散热口可以有效帮助电动部2降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部2包括:电源接口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电动部(2)、催化氧化部(3);/n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外壳(1)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电动部(2)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催化氧化部(3)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电动部(2)与所述催化氧化部(3)电连接,所述催化氧化部(3)内设有择路装置(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电动部(2)、催化氧化部(3);
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外壳(1)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电动部(2)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催化氧化部(3)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电动部(2)与所述催化氧化部(3)电连接,所述催化氧化部(3)内设有择路装置(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四个支脚,所述第一空腔的后表面设有散热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部(2)包括:电源接口(2-1)、温控面板(2-2)、温控器(2-3)、风扇(2-4)、开关(2-5);所述电源接口(2-1)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后表面上,所述风扇(2-4)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面上,所述温控器(2-3)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前表面上,并与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外前表面的所述温控面板(2-2)的位置相对,所述开关(2-5)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外前表面上,所述开关(2-5)与所述电源接口(2-1)电连接,所述温控器(2-3)、所述风扇(2-4)、所述开关(2-5)均与所述温控面板(2-2)电连接,所述温控器(2-3)与所述催化氧化部(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甲烷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氧化部(3)包括:高温催化单元(3-1)、控温装置(3-2)、所述择路装置(3-3)、三通气管(3-4)、进气口(3-5)、出气口(3-6);所述高温催化单元(3-1)、所述控温装置(3-2)、所述三通气管(3-4)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进气口(3-5)、所述出气口(3-6)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后表面上,所述择路装置(3-3)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前表面上,所述高温催化单元(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嫣赵新李永军朱豪杰王东升孙利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乐氏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