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竹韵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16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与景观水池进水口导通连接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通过管路导通连接有滤水槽,在滤水槽与循环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消能池和消毒池;景观水池内的池水通过滤水槽、消能池、消毒池和循环泵的相互配合形成水循环;所述消能池内沿水流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密封隔板,各密封隔板与消能池相互配合构成若干沉淀池,在各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组件,各相邻的沉淀池之间导通连接有溢流组件,各溢流组件的标高沿水流方向依序降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并大大降低水流速度,从而有利于水体中的泥砂沉入沉淀池的底部,对水体的处理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循环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在园林景观内,喷泉池和景观水池成为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为解决水源问题以及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景观用水一般需要循环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水池周边的泥砂容易随雨水流入池内,从而易造成循环泵等部件堵塞,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与景观水池进水口导通连接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通过管路导通连接有滤水槽,所述滤水槽与景观水池排水口导通连接;在滤水槽与循环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消能池和消毒池;景观水池内的池水通过滤水槽、消能池、消毒池和循环泵的相互配合形成水循环;所述消能池内沿水流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密封隔板,各密封隔板与消能池相互配合构成若干沉淀池,在各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组件,各相邻的沉淀池之间导通连接有溢流组件,各溢流组件的标高沿水流方向依序降低。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水槽内可拆卸设有滤桶,在滤桶的上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直径大于滤桶的直径,在滤水槽内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孔呈与固定环和滤桶相适应的倒凸字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池内设有与消能池导通连接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标高小于最低端的溢流组件的标高;在输水管出水口对应的消毒池内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搅拌叶,在消毒池的顶部设有消毒剂添加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组件包括沿水流方向依序设置的溢流槽和L形溢流管,所述溢流槽的上端设有斜面结构,在斜面结构上设有滤网,溢流槽与L形溢流管导通连接;所述L形溢流管导通连接在相邻的沉淀池之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污组件由设置在沉淀池内底部的排污斗、导通连接在排污斗底部的排污管、以及设置在排污管上的排污阀组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池的内顶部沿竖直方向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高于排污斗的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的消能池、各密封隔板、各沉淀池、各排污组件和各溢流组件的相互配合,池水在消能池内通过溢流的方式进行流动,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并大大降低水流速度,从而有利于水体中的泥砂沉入各沉淀池的底部,对水体中的泥砂处理效果较好。并且,通过设置的消毒池、输水管、搅拌轴、搅拌叶和消毒剂添加口的相互配合,可将消毒剂投入消毒池内,然后利用水的冲击力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通过搅拌叶对消毒剂和水进行混合,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效果较好,能使消毒剂充分混合。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并大大降低水流速度,从而有利于水体中的泥砂沉入沉淀池的底部,对水体的处理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循环泵;2、滤水槽;3、消能池;4、消毒池;5、密封隔板;6、沉淀池;7、排污组件;701、排污斗;702、排污管;703、排污阀;704、挡板;8、溢流组件;801、溢流槽;802、L形溢流管;803、滤网;9、滤桶;10、固定环;11、定位环;12、输水管;13、搅拌轴;14、搅拌叶;15、消毒剂添加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与景观水池进水口导通连接的循环泵1,所述循环泵1的进水端通过管路导通连接有滤水槽2,可将水体中颗粒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所述滤水槽2与景观水池排水口导通连接;在滤水槽2与循环泵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消能池3和消毒池4;景观水池内的池水通过滤水槽2、消能池3、消毒池4和循环泵1的相互配合形成水循环;所述消能池3内沿水流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密封隔板5,各密封隔板5与消能池3相互配合构成若干沉淀池6,在各沉淀池6的底部设有排污组件7,各相邻的沉淀池6之间导通连接有溢流组件8,各溢流组件8的标高沿水流方向依序降低,可方便水在消能池3内流动。通过设置的消能池3、各密封隔板5、各沉淀池6、各排污组件7和各溢流组件8的相互配合,池水在消能池3内通过溢流的方式进行流动,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并大大降低水流速度,从而有利于水体中的泥砂沉入各沉淀池6的底部,对水体中的泥砂处理效果较好。其中,所述滤水槽2内可拆卸设有滤桶9,在滤桶9的上端设有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的直径大于滤桶9的直径,在滤水槽2内设有定位环11,所述定位环11的内孔呈与固定环10和滤桶9相适应的倒凸字型。通过滤桶9、固定环10和定位环11的相互配合,可对水体中颗粒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并且,当需要对滤桶9进行清理时,可直接提起滤桶9,即可对滤桶9进行清理。另外,所述消毒池4内设有与消能池3导通连接的输水管12,所述输水管12的标高小于最低端的溢流组件8的标高,方便消能池3内的水流入消毒池4内;在输水管12出水口对应的消毒池4内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搅拌叶14,在消毒池4的顶部设有消毒剂添加口15。通过设置的消毒池4、输水管12、搅拌轴13、搅拌叶14和消毒剂添加口15的相互配合,可将消毒剂投入消毒池3内,然后利用水的冲击力带动搅拌轴13转动,从而通过搅拌叶14对消毒剂和水进行混合,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效果较好,能使消毒剂充分混合。具体的,所述溢流组件8包括沿水流方向依序设置的溢流槽801和L形溢流管802,所述溢流槽801的上端设有斜面结构,在斜面结构上设有滤网803,可对水进一步进行过滤,并且过滤后的杂质不易积留在滤网803上,溢流槽801与L形溢流管802导通连接;所述L形溢流管802导通连接在相邻的沉淀池6之间。最后,所述排污组件7由设置在沉淀池6内底部的排污斗701、导通连接在排污斗701底部的排污管702、以及设置在排污管702上的排污阀703组成,可将沉淀池6内沉淀的泥砂等杂质排出。优选的,所述沉淀池6的内顶部沿竖直方向设有挡板704,所述挡板704的下端高于排污斗701的顶端,可避免刚进入沉淀池6内的池水直接通过溢流组件8进入到下一级沉淀池6内,保证了沉淀池6的沉淀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景观水先通过滤水槽2进行初步过滤,将水体中树叶、树枝等颗粒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初步过滤后的景观水进入消能池3内,通过各溢流组件8的配合,采用溢流的方式通过各沉淀池6进行沉淀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与景观水池进水口导通连接的循环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1)的进水端通过管路导通连接有滤水槽(2),所述滤水槽(2)与景观水池排水口导通连接;在滤水槽(2)与循环泵(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消能池(3)和消毒池(4);景观水池内的池水通过滤水槽(2)、消能池(3)、消毒池(4)和循环泵(1)的相互配合形成水循环;/n所述消能池(3)内沿水流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密封隔板(5),各密封隔板(5)与消能池(3)相互配合构成若干沉淀池(6),在各沉淀池(6)的底部设有排污组件(7),各相邻的沉淀池(6)之间导通连接有溢流组件(8),各溢流组件(8)的标高沿水流方向依序降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与景观水池进水口导通连接的循环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1)的进水端通过管路导通连接有滤水槽(2),所述滤水槽(2)与景观水池排水口导通连接;在滤水槽(2)与循环泵(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消能池(3)和消毒池(4);景观水池内的池水通过滤水槽(2)、消能池(3)、消毒池(4)和循环泵(1)的相互配合形成水循环;
所述消能池(3)内沿水流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密封隔板(5),各密封隔板(5)与消能池(3)相互配合构成若干沉淀池(6),在各沉淀池(6)的底部设有排污组件(7),各相邻的沉淀池(6)之间导通连接有溢流组件(8),各溢流组件(8)的标高沿水流方向依序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槽(2)内可拆卸设有滤桶(9),在滤桶(9)的上端设有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的直径大于滤桶(9)的直径,在滤水槽(2)内设有定位环(11),所述定位环(11)的内孔呈与固定环(10)和滤桶(9)相适应的倒凸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4)内设有与消能池(3)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竹韵高一伟
申请(专利权)人:周竹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