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料理机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料理机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一些家电设备如搅拌机中,需要应用两台电机以实现不同的力矩的应用功能。目前驱动两台电机一般通过采用两套独立的电机控制器以分别独立控制这两台电机的运行,这样导致整个电机控制器的元器件较多,成本也较大,占用的体积大,不利于搅拌机的小型化;或者将两台电机采用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采用一套控制器来控制,但此方案不能实现每台电机的独立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家电设备中针对双电机驱动电路存在成本偏高体积较大或者无法实现独立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料理机和存储介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交流电的过零信号;获取交流电的极性;确定用于驱动第一电机运行的第一驱动脉宽和用于驱动第二电机运行的第二驱动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获取交流电的过零信号;/n获取所述交流电的极性;/n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运行的第一驱动脉宽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电机运行的第二驱动脉宽;/n在所述极性为所述交流电的正半周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过零信号和所述第一驱动脉宽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运行;在所述极性为所述交流电的负半周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过零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脉宽控制所述第二电机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交流电的过零信号;
获取所述交流电的极性;
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运行的第一驱动脉宽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电机运行的第二驱动脉宽;
在所述极性为所述交流电的正半周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过零信号和所述第一驱动脉宽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运行;在所述极性为所述交流电的负半周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过零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脉宽控制所述第二电机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驱动脉宽和所述第二驱动脉宽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目标转速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目标转速;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速确定所述第一驱动脉宽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转速确定所述第二驱动脉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交流电的极性包括:
确定所述过零信号中过零点时刻的脉冲属性,所述脉冲属性包括上升沿或下降沿;
在所述脉冲属性为上升沿的情况下,确定交流电的极性为所述正半周期,或在所述脉冲属性为下降沿的情况下,确定交流电的极性为所述负半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交流电的极性包括:
确定所述过零信号中过零点时刻的脉冲电平;
在所述脉冲电平为高电平的情况下,确定交流电的极性为所述正半周期,或在所述脉冲电平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确定交流电的极性为所述负半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过零信号中的过零点时刻;
将所述过零点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一驱动脉宽或所述第二驱动脉宽的起始时刻。
6.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控制装置,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过零检测设备,所述过零检测设备的输入端连接交流市电的供电端的一端,用于检测所述交流电的过零信号;
斩波设备,所述斩波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供电端的一端;
第一供电支路,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斩波设备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供电端的另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机提供第一直流电;
第二供电支路,所述第二供电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斩波设备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供电端的另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机提供第二直流电,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与所述第二直流电的极性相反;
MCU,分别连接所述过零检测设备的输出端和所述斩波设备的控制端,所述MCU被配置成:
从所述过零检测设备获取所述过零信号;
获取所述交流电的极性;
确定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运行的第一驱动脉宽和第二电机运行的第二驱动脉宽;
在所述极性为所述交流电的正半周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过零信号和所述第一驱动脉宽控制所述斩波设备工作以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运行;在所述极性为所述交流电的负半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过零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脉宽控制所述斩波设备工作以驱动所述第二电机运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磊,王云峰,梁显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