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15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9
一种实验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设备,用于实验室中产生的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净化,属于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设备本体,污水在设备本体内依次经过调节池、的一反应池、二反应池、斜管沉淀池、中和池、中和池、活性炭滤池,然后将斜管沉淀池内的沉淀物通过潜水泵抽至污泥池,并在调节池处通过泵还连通有事故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台设备设置多个区域和多级处理的方式,设计一种具有将实验室内含有酸碱机重金属的污水直接处理为达标水质的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多台设备对实验室污水进行多次处理的问题,可以实现使用一台设备,将实验室的污水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集中排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设备
一种实验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设备,用于实验室中产生的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净化,属于污水处理设备制造

技术介绍
实验室在做完实验后,产生的污水中含有各种残留化学试剂,有酸、有碱、还有重金属,因此这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更不能二次使用,在进行排放前,需要经过不同的工序对污水中不同的污染物进行清除或过滤吸附等,也需要不同的设备执行不同的工序,导致实验室的污水处理过程复杂,设备多,不易于操作,且设备数量多,也导致污水处理使用的设备占据的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一台设备设置多个区域和多级处理的方式,设计一种具有将实验室内含有酸碱机重金属的污水直接处理为达标水质的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多台设备对实验室污水进行多次处理的问题,可以实现使用一台设备,将实验室的污水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集中排放的目的。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验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内设有调节池、分别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通调节池的一反应池和事故池、一反应池通过设有泵和阀的管道连通二反应池,二反应池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通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侧壁上在斜管上方通过集水槽连通中和池,中和池通过管道连通活性炭滤池,所述斜管沉淀池底部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通污泥池,所述设备本体顶端设有输出轴伸入一反应池和二反应池的两台减速搅拌机,所述减速搅拌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设备本体侧壁上对应调节池和活性炭滤池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本技术中,当进行污水处理时,各类实验室的污水先通过进水管进入调节室进行水质水量均衡,然后通过泵抽至一反应池内,在一反应池内加入沉淀剂与重金属反应变成沉淀物,污水再通过管道进入二反应池,再加入沉淀剂对残留的重金属进行二次沉淀,之后污水再通过管道进入斜管沉淀池内,通过沉淀将污水澄清,澄清后的水再流入中和池,然后根据水的酸碱度添加相应的酸碱试剂将水调节至中性,然后水流入活性炭滤池中,活性炭层出去水中的色度,水达标排放。本技术采用一台设备设置多个区域和多级处理的方式,设计一种具有将实验室内含有酸碱机重金属的污水直接处理为达标水质的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多台设备对实验室污水进行多次处理的问题,可以实现使用一台设备,将实验室的污水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集中排放的目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设备本体内通过隔板分为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其中左侧部分由前至后分别设置容积相等的调节池和事故池,右侧部分前至后依次分别隔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内的左侧设为一反应池,第一区域内的右侧为二反应池,第二区域设为斜管沉淀池,第三区域内左侧设为中和池,第三区域内右侧设为活性炭滤池,第四区域为污泥池,所述调节池与一反应池相邻的上部设有溢流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活性炭滤池侧壁上还设有带阀的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位于活性炭滤池内设置的活性炭层下方,所述出水管位于活性炭滤池内的活性炭层上方。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设备本体顶端对应调节池、事故池、斜管沉淀池、中和池、活性炭滤池、污泥池分别设有人孔,所述斜管沉淀池中间对应人孔下方留有长宽300mm的区域没有安装斜管。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泵为型号是25QW2-10-0.37的潜水泵;所述减速搅拌机为0.55KW,15-30r/min的减速搅拌机。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设备本体外侧壁设有直爬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一台设备设置多个区域和多级处理的方式,设计一种具有将实验室内含有酸碱机重金属的污水直接处理为达标水质的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多台设备对实验室污水进行多次处理的问题,可以实现使用一台设备,将实验室的污水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集中排放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布局设备本体内的区域,提高设备本体的空间利用率,减小设备本体的空间占据,其中的调节池和事故池容量相等,方便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存储污水。(3)本技术中活性炭滤池侧壁上在活性炭层下方设置排空管,将述出水管设置在活性炭层上方,排空管有助于将活性炭滤池排空,以便于更换活性炭层和清理活性炭池,出水管设置在活性炭层上方可有效防止活性炭滤池中的沉淀的沉淀物随水排出。(4)本技术通过在所述设备本体顶端对应调节池、事故池、斜管沉淀池、中和池、活性炭滤池、污泥池分别设有人孔,所述斜管沉淀池中间对应人孔下方留有长宽300mm的区域没有安装斜管,便于对设备本体进行检修,安装更换零部件。(5)本技术通过遮挡板与调节旋转盖上的氧气管孔直径均小于固定调节管管口的最小直径,便于氧气通入管的插入与固定。(6)本技术中采用型号是25QW2-10-0.37的潜水泵和功率为0.55KW,转速为15-30r/min的减速搅拌机,以便于整个设备适应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B-B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C-C处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图3中D-D处的剖视图。其中,1、设备本体;2、调节池;3、泵;4、管道;5、二反应池;6、事故池;7、斜管沉淀池;7-1、斜管;7-2、不装斜管区域;8、集水槽;9、中和池;10、活性炭滤池;10-1、活性炭层;11、污泥池;12、减速搅拌机;13、出水管;14、溢流孔;15、排空管;16、人孔;17、直爬梯;18、一反应池;19、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6,一种实验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内设有调节池2、分别通过设有泵3的管道4连通调节池2的一反应池18和事故池6、一反应池18通过设有泵3和阀的管道4连通二反应池5,二反应池5通过设有泵3的管道4连通斜管沉淀池7、斜管沉淀池7侧壁上在斜管7-1上方通过集水槽8连通中和池9,中和池9通过管道4连通活性炭滤池10,所述斜管沉淀池7底部通过设有泵3的管道4连通污泥池11,所述设备本体1顶端设有输出轴伸入一反应池18和二反应池5的两台减速搅拌机12,所述减速搅拌机12的输出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设备本体1侧壁上对应调节池2和活性炭滤池10分别设有进水管19和出水管13。在本实施例中,当进行污水处理时,各类实验室的污水先通过进水管进入调节室2进行水质水量均衡,然后通过泵3抽至一反应池18内,在一反应池18内加入沉淀剂与重金属反应变成沉淀物,污水再通过管道4进入二反应池5,再加入沉淀剂对残留的重金属进行二次沉淀,之后污水再通过管道4进入斜管沉淀池7内,通过沉淀将污水澄清,澄清后的水再流入中和池9,然后根据水的酸碱度添加相应的酸碱试剂将水调节至中性,然后水流入活性炭滤池10中,活性炭层10-1除去水中的色度,水达标排放。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1)内设有调节池(2)、分别通过设有泵(3)的管道(4)连通调节池(2)的一反应池(18)和事故池(6)、一反应池(18)通过设有泵(3)和阀的管道(4)连通二反应池,二反应池(5)通过设有泵(3)的管道(4)连通斜管沉淀池(7)、斜管沉淀池(7)侧壁上在斜管(7-1)上方通过集水槽(8)连通中和池(9),中和池(9)通过管道(4)连通活性炭滤池(10),所述斜管沉淀池(7)底部通过设有泵(3)的管道(4)连通污泥池(11),所述设备本体(1)顶端设有输出轴伸入一反应池(18)和二反应池(5)的两台减速搅拌机(12),所述减速搅拌机(12)的输出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设备本体(1)侧壁上对应调节池(2)和活性炭滤池(10)分别设有进水管(19)和出水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1)内设有调节池(2)、分别通过设有泵(3)的管道(4)连通调节池(2)的一反应池(18)和事故池(6)、一反应池(18)通过设有泵(3)和阀的管道(4)连通二反应池,二反应池(5)通过设有泵(3)的管道(4)连通斜管沉淀池(7)、斜管沉淀池(7)侧壁上在斜管(7-1)上方通过集水槽(8)连通中和池(9),中和池(9)通过管道(4)连通活性炭滤池(10),所述斜管沉淀池(7)底部通过设有泵(3)的管道(4)连通污泥池(11),所述设备本体(1)顶端设有输出轴伸入一反应池(18)和二反应池(5)的两台减速搅拌机(12),所述减速搅拌机(12)的输出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设备本体(1)侧壁上对应调节池(2)和活性炭滤池(10)分别设有进水管(19)和出水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酸碱及重金属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内通过隔板分为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其中左侧部分由前至后分别设置容积相等的调节池(2)和事故池(6),右侧部分前至后依次分别隔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内的左侧设为一反应池(18),第一区域内的右侧为二反应池(5),第二区域设为斜管沉淀池(7),第三区域内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国军刘芝芳梁青青陈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一启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