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海英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13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包括生物栖息湿地,生物栖息湿地包括有水下生物栖息区、近水生物栖息区、岸边生物栖息区和坡面生物栖息区,水下生物栖息区的水面上栽植浮水植物,水下生物栖息区的水面下设置有水下生物栖息槽,近水生物栖息区设置有可浮式生物筑巢基,同时栽植挺水植物,岸边生物栖息区设置有湿式生物筑巢基,同时栽植亲水植物,坡面生物栖息区设置有迁徙禽类筑巢基,同时栽植湿生植物及灌草植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
本技术涉及水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
技术介绍
近几年,河道、湖泊等水体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很大,点源、面源污染严重,一些河流水环境质量呈现劣Ⅴ类水体,并形成黑臭水体。针对河流污染问题,现已研发出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生态护坡、生态透水坝等多种消除黑臭水体的生态技术。人工湿地是以近似天然的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尤其是水资源的再利用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的人工湿地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能力、湿地植被与基质的优化配置、湿地生态系统生态链自然和谐等方面还需要提高。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以解决上述问题。经查阅,目前与该专利技术所述的相关技术报道、专利文献等鲜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包括生物栖息湿地,所述生物栖息湿地包括有水下生物栖息区、近水生物栖息区、岸边生物栖息区和坡面生物栖息区,所述水下生物栖息区的水面上栽植浮水植物,所述水下生物栖息区的水面下设置有水下生物栖息槽,所述近水生物栖息区设置有可浮式生物筑巢基,同时栽植挺水植物,所述岸边生物栖息区设置有湿式生物筑巢基,同时栽植亲水植物,所述坡面生物栖息区设置有迁徙禽类筑巢基,同时栽植湿生植物及灌草植被。优选的,所述水下生物栖息槽外形为长方形、上部敞口、内部为长方形空腔,靠自身重力沉于水下,适宜水下生物栖息、繁殖及庇护场所。优选的,所述浮式生物筑巢基是一种类似竹筏形式、采用柔软藤条编成巢体的人工浮体,所述浮式生物筑巢基上栽植水生植物,供鱼类、喜水鸟类生息空间。优选的,所述湿式生物筑巢基设于水面以上的渠道坡面上,所述湿式生物筑巢基包括有三角式悬挂式平台、木质支架和巢体,所述巢体采用柔软藤条编成,所述巢体与三角式悬挂式平台固定在一起,供给鸟类停留、戏水、捕食等。优选的,所述迁徙禽类筑巢基采用柔软藤条编成椭圆形巢体,供给迁徙禽类栖息、繁殖。优选的,所述生物栖息湿地横断面为坡状连续起伏复合结构,湿地边坡部分采用生态护坡形式,坡底设置有护脚,主体植被区域为壤土结构,周边仿生态护砌。优选的,所述生物栖息湿地兼有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同时具有生物停留、筑巢、繁殖场所所需条件;通过多种植物优化布置,实现水体的净化;通过生物栖息槽和筑巢基的布置,丰富生物多样性;所述生物栖息湿地内各类植物与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共同生存,这种完整的生态链形成特有的生物栖息生态系统。优选的,所述水下生物栖息区的水下坡面设计为U型结构水道,所述U型结构水道可放置一些碎石垫层作为固体介质,有利于鱼类产卵栖息提供场所。优选的,所述生物栖息湿地设计水面与陆域面积比例控制在1:2.5-1:3.5,1:3时为最佳;地势宜采用缓坡形式,设计坡向比为1:3-1:4;所述生物栖息湿地水体深度宜控制在0.5-1.0米,水面宽度与水流向长度比根据经验数据控制比例为1:15-1:30;所述生物栖息湿地设计水体渠道单段宽度与其水流纵向长度控制比例为1:5-1: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多种植物优化布置,实现水体的净化;通过生物栖息槽和筑巢基的布置,丰富生物多样性;湿地内各类植物与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共同生存,这种完整的生态链形成特有的生物栖息生态系统。2、水面以下采用U型结构水道,并铺设固体介质,种植更多种类的湿地植物,为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提供丰富的饵料和优越的栖息条件。3、栖息湿地设置的结构形式也可为水鸟类提供营巢材料及庇护场所,促使该区域湿地成为生物多样性富集之地。4、空间结构利用和布置合理,生态效果可观。5、设计新颖,充分利用了水下、水面、坡面、土壤的空间结构,各自发挥了价值,自然和谐,生态效应良好,保护生态平衡,达到了良好的环境效应、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人工湿地效应和生物效应相得益彰,有利于长久的生态平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U型结构水道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水下生物栖息区,2-近水生物栖息区,3-岸边生物栖息区,4-坡面生物栖息区,5-水下生物栖息槽,6-可浮式生物筑巢基,7-湿式生物筑巢基,8-迁徙禽类筑巢基,9-护脚,10-U型结构水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包括生物栖息湿地,其特征在于:生物栖息湿地包括有水下生物栖息区1、近水生物栖息区2、岸边生物栖息区3和坡面生物栖息区4,水下生物栖息区1的水面上栽植浮水植物,水下生物栖息区1的水面下设置有水下生物栖息槽5,水下生物栖息槽5外形为长方形、上部敞口、内部为长方形空腔,靠自身重力沉于水下,适宜水下生物栖息、繁殖及庇护场所,近水生物栖息区2设置有可浮式生物筑巢基6,同时栽植挺水植物,浮式生物筑巢基6是一种类似竹筏形式、采用柔软藤条编成巢体的人工浮体,浮式生物筑巢基6上栽植水生植物,供鱼类、喜水鸟类生息空间,岸边生物栖息区3设置有湿式生物筑巢基7,同时栽植亲水植物,湿式生物筑巢基7设于水面以上的渠道坡面上,湿式生物筑巢基7包括有三角式悬挂式平台、木质支架和巢体,巢体采用柔软藤条编成,巢体与三角式悬挂式平台固定在一起,供给鸟类停留、戏水、捕食等,坡面生物栖息区4设置有迁徙禽类筑巢基8,同时栽植湿生植物及灌草植被,迁徙禽类筑巢基8采用柔软藤条编成椭圆形巢体,供给迁徙禽类栖息、繁殖;其中,生物栖息湿地横断面为坡状连续起伏复合结构,湿地边坡部分采用生态护坡形式,坡底设置有护脚9,主体植被区域为壤土结构,周边仿生态护砌;生物栖息湿地兼有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同时具有生物停留、筑巢、繁殖场所所需条件;通过多种植物优化布置,实现水体的净化;通过生物栖息槽和筑巢基的布置,丰富生物多样性;生物栖息湿地内各类植物与水生生物、陆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包括生物栖息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栖息湿地包括有水下生物栖息区(1)、近水生物栖息区(2)、岸边生物栖息区(3)和坡面生物栖息区(4),所述水下生物栖息区(1)的水面上栽植浮水植物,所述水下生物栖息区(1)的水面下设置有水下生物栖息槽(5),所述近水生物栖息区(2)设置有可浮式生物筑巢基(6),同时栽植挺水植物,所述岸边生物栖息区(3)设置有湿式生物筑巢基(7),同时栽植亲水植物,所述坡面生物栖息区(4)设置有迁徙禽类筑巢基(8),同时栽植湿生植物及灌草植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包括生物栖息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栖息湿地包括有水下生物栖息区(1)、近水生物栖息区(2)、岸边生物栖息区(3)和坡面生物栖息区(4),所述水下生物栖息区(1)的水面上栽植浮水植物,所述水下生物栖息区(1)的水面下设置有水下生物栖息槽(5),所述近水生物栖息区(2)设置有可浮式生物筑巢基(6),同时栽植挺水植物,所述岸边生物栖息区(3)设置有湿式生物筑巢基(7),同时栽植亲水植物,所述坡面生物栖息区(4)设置有迁徙禽类筑巢基(8),同时栽植湿生植物及灌草植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生物栖息槽(5)外形为长方形、上部敞口、内部为长方形空腔,靠自身重力沉于水下,适宜水下生物栖息、繁殖及庇护场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生物筑巢基(6)是一种类似竹筏形式、采用柔软藤条编成巢体的人工浮体,所述浮式生物筑巢基(6)上栽植水生植物,供鱼类、喜水鸟类生息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生物筑巢基(7)设于水面以上的渠道坡面上,所述湿式生物筑巢基(7)包括有三角式悬挂式平台、木质支架和巢体,所述巢体采用柔软藤条编成,所述巢体与三角式悬挂式平台固定在一起,供给鸟类停留、戏水、捕食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栖息湿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英邹东雷
申请(专利权)人:杨海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