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绍雄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4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显示屏、调节按钮、把手,主体的前端顶部设有显示屏,调节按钮设置在显示屏的右端,把手卡合于主体的顶部正中间,主体包括电路板、散热片、电源接头,电源接头包括凹陷槽、卡合框、导线框、调节齿块、导电框、下压装置,导线框包括框体、螺纹槽、活动齿块、卡合槽,螺纹槽包括槽体、导料块、导线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导线框旋转,使得丝线能够与螺纹槽接触,通过螺纹槽将丝线往后进行导向,从而将分叉的丝线螺旋成丝条,让丝条能够在下压装置的固定下,牢固的置于导电框中,避免连接线出现脱落的情况,让单片机能够稳定的进行信号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单片机的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
技术介绍
用于实验室的调压设备,能够控制电压的大小,且能够连接于不同种类的单片机,为单片机的运行提供电源,使得单片机能够稳定的进行信号输出,避免电压的波动范围过大导致单片机出现损坏的情况。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再将单片机连接于调压设备的时候,需要利用连接线将单片机与调压设备中的电源接头进行连接,才能够为单片机提供电源,而连接线将表皮拨开,置于表皮内部的线丝插入到电源接头中进行固定易出现分叉的情况,从而减小线丝与固定块之间的接触面,导致线丝易在电源接头发生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显示屏、调节按钮、把手,所述主体的前端顶部设有显示屏,所述调节按钮设置在显示屏的右端,所述把手卡合于主体的顶部正中间,所述主体包括电路板、散热片、电源接头,所述电路板横向安装在主体的底部正中间,所述散热片设置在电路板的顶部侧端,所述电源接头设置在主体的前端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头包括凹陷槽、卡合框、导线框、调节齿块、导电框、下压装置,所述凹陷槽设置在电源接头的前端,所述卡合框设置在凹陷槽的内侧,所述导线框安装在卡合框中,所述调节齿块位于卡合框的顶端,所述导电框连接于导线框的后端,所述下压装置卡合于导电框的顶端,所述调节齿块与导线框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框包括框体、螺纹槽、活动齿块、卡合槽,所述框体的内侧设有螺纹槽,所述活动齿块设置在框体的外侧前端,所述卡合槽设置在框体外侧后端,所述框体的形状为圆锥状。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槽包括槽体、导料块、导线槽,所述槽体的端面设有八个导料块,所述导料块呈环绕状进行排列,所述导线槽设置在导料块的端面,所述导料块的端面由下向上弯曲。进一步的,所述下压装置包括卡合块、旋转按钮、螺旋杆、升降块、螺旋槽、下压块,所述卡合块的内部顶端卡合有旋转按钮,所述螺旋杆嵌固在旋转按钮的底部正中间,所述升降块卡合于卡合块的内部底端,所述螺旋槽位于升降块的内部侧端,所述下压块嵌固在升降块的底端,所述螺旋杆与螺旋槽螺纹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块包括下压体、导向块、摩擦条、切槽,所述下压体的底端设有两个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摩擦条设有六个,且横向排列于下压体的底端,所述切槽设有三个,且环绕于摩擦条的底部进行排列,所述摩擦条的底端为弯曲状。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导线框旋转,使得丝线能够与螺纹槽接触,通过螺纹槽将丝线往后进行导向,从而将分叉的丝线螺旋成丝条,让丝条能够在下压装置的固定下,牢固的置于导电框中,避免连接线出现脱落的情况,让单片机能够稳定的进行信号输出。2.本专利技术利用转动旋转按钮带动螺旋杆与螺旋槽螺纹配合,从而让升降块进行上下移动,将下压块将丝线固定在导电框中,再利用多个摩擦条与丝条相接触,加大丝条与导电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丝条牢固的固定在导电框中,往连接处可以稳定的为单片机提供电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接头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线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螺纹槽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压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压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显示屏2、调节按钮3、把手4、电路板11、散热片12、电源接头13、凹陷槽131、卡合框132、导线框133、调节齿块134、导电框135、下压装置136、框体a1、螺纹槽a2、活动齿块a3、卡合槽a4、槽体a21、导料块a22、导线槽a23、卡合块b1、旋转按钮b2、螺旋杆b3、升降块b4、螺旋槽b5、下压块b6、下压体b61、导向块b62、摩擦条b63、切槽b6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其结构包括主体1、显示屏2、调节按钮3、把手4,所述主体1的前端顶部设有显示屏2,所述调节按钮3设置在显示屏2的右端,所述把手4卡合于主体1的顶部正中间,所述主体1包括电路板11、散热片12、电源接头13,所述电路板11横向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正中间,所述散热片12设置在电路板11的顶部侧端,所述电源接头13设置在主体1的前端底部。所述电源接头13包括凹陷槽131、卡合框132、导线框133、调节齿块134、导电框135、下压装置136,所述凹陷槽131设置在电源接头13的前端,所述卡合框132设置在凹陷槽131的内侧,所述导线框133安装在卡合框132中,所述调节齿块134位于卡合框132的顶端,所述导电框135连接于导线框133的后端,所述下压装置136卡合于导电框135的顶端,所述调节齿块134与导线框133相啮合,有利于通过转动调节齿块134带动导线框133进行旋转,从而将分叉的丝线进行捋顺。所述导线框133包括框体a1、螺纹槽a2、活动齿块a3、卡合槽a4,所述框体a1的内侧设有螺纹槽a2,所述活动齿块a3设置在框体a1的外侧前端,所述卡合槽a4设置在框体a1外侧后端,所述框体a1的形状为圆锥状,有利于将分叉的通过框体a1旋转的方式逐渐向框体a1的后端进行导向,从而能够将丝线捋顺之后再与导电框135进行接触,加大丝线固定的牢固性。所述螺纹槽a2包括槽体a21、导料块a22、导线槽a23,所述槽体a21的端面设有八个导料块a22,所述导料块a22呈环绕状进行排列,所述导线槽a23设置在导料块a22的端面,所述导料块a22的端面由下向上弯曲,有利于通过框体a1旋转的方式,让分叉的丝线与导料块a22中的导线槽a23接触,从而将分叉的丝线捋顺。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连接线中的丝线出现分叉的情况,可以将连接线直接插入到导线框133中,再利用调节齿块134与活动齿块a3相啮合,从而带动导线框133进行旋转,能够通过螺纹槽a2与丝线接触,将丝线以螺旋的方式往后进行导向,再利用由下向上弯曲的导料块a22,能够通过框体a1旋转的方式,让分叉的丝线与导料块a22中的导线槽a23接触,从而将分叉的丝线螺旋成丝条,让丝条与导电框135能够充分接触,使得连接线可以被下压装置136牢固的固定在导电框135中,避免丝线出现脱落的情况。实施例二:请参阅图6-图7,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所述下压装置136包括卡合块b1、旋转按钮b2、螺旋杆b3、升降块b4、螺旋槽b5、下压块b6,所述卡合块b1的内部顶端卡合有旋转按钮b2,所述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1)、显示屏(2)、调节按钮(3)、把手(4),所述主体(1)的前端顶部设有显示屏(2),所述调节按钮(3)设置在显示屏(2)的右端,所述把手(4)卡合于主体(1)的顶部正中间,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体(1)包括电路板(11)、散热片(12)、电源接头(13),所述电路板(11)横向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正中间,所述散热片(12)设置在电路板(11)的顶部侧端,所述电源接头(13)设置在主体(1)的前端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1)、显示屏(2)、调节按钮(3)、把手(4),所述主体(1)的前端顶部设有显示屏(2),所述调节按钮(3)设置在显示屏(2)的右端,所述把手(4)卡合于主体(1)的顶部正中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包括电路板(11)、散热片(12)、电源接头(13),所述电路板(11)横向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正中间,所述散热片(12)设置在电路板(11)的顶部侧端,所述电源接头(13)设置在主体(1)的前端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头(13)包括凹陷槽(131)、卡合框(132)、导线框(133)、调节齿块(134)、导电框(135)、下压装置(136),所述凹陷槽(131)设置在电源接头(13)的前端,所述卡合框(132)设置在凹陷槽(131)的内侧,所述导线框(133)安装在卡合框(132)中,所述调节齿块(134)位于卡合框(132)的顶端,所述导电框(135)连接于导线框(133)的后端,所述下压装置(136)卡合于导电框(135)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框(133)包括框体(a1)、螺纹槽(a2)、活动齿块(a3)、卡合槽(a4),所述框体(a1)的内侧设有螺纹槽(a2),所述活动齿块(a3)设置在框体(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绍雄
申请(专利权)人:蔡绍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