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和终端设备
本申请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和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毫米波(mmWave)由于带宽极宽以适用于各种宽带信号处理,以及波束窄以具有良好的方向性等优点,在通信、雷达、遥感和设点天文等领域中已有显著的应用。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简称5G)的终端设备中,毫米波集成天线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由于相较于低于6GHz的频段(即sub-6GHz)而言,毫米波频段需要以高增益和可调波束对抗更大的传播损耗。因此,毫米波集成天线可以采用有源阵列的形式。考虑到大规模生产中精度和成本的控制,终端设备通常可以采用封装天线(Antenna-in-Package,AiP)组件来设计毫米波集成天线。一方面,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外观需求,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和厚度的外观面。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玻璃、陶瓷或者金属等材料的后盖。然而,不同的材料属性和厚度属性均会影响毫米波集成天线的天线性能。另一方面,然而,毫米波集成天线受到AiP组件的限制,很难满足不同终端设备的通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天线本体和导电的超表面结构;所述终端设备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部分外表面的非导电的部件设置有所述超表面结构,所述超表面结构与所述部件的外表面相对的一表面和所述部件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天线本体与所述部件的外表面相对的一表面和所述部件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天线本体和所述超表面结构之间具有介质层;所述天线本体在所述部件上的投影面的中心位置与所述超表面结构在所述部件上的投影面的中心位置相距预设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天线,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天线本体和导电的超表面结构;所述终端设备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部分外表面的非导电的部件设置有所述超表面结构,所述超表面结构与所述部件的外表面相对的一表面和所述部件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天线本体与所述部件的外表面相对的一表面和所述部件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天线本体和所述超表面结构之间具有介质层;所述天线本体在所述部件上的投影面的中心位置与所述超表面结构在所述部件上的投影面的中心位置相距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距离的范围大于或等于-0.15mm,且小于或等于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部件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后盖时,
所述天线本体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印刷电路板PCB上,所述PCB和所述部件从外到内依次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超表面结构设置在所述后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表面结构位于所述后盖的内表面,或者,所述超表面结构位于所述后盖的外表面,或者,所述超表面结构嵌于所述后盖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部件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后盖时,
所述天线本体和所述超表面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后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本体位于所述后盖的内表面,所述超表面结构位于所述后盖的外表面或者嵌于所述后盖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本体嵌于所述后盖中,所述超表面结构位于所述后盖的外表面或者嵌于所述后盖中。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的材质为塑料、玻璃、纤维或者陶瓷。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部件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前屏组件时,
所述天线本体和所述超表面结构均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前屏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屏组件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玻璃屏幕和触控单元。
技术研发人员:王咏超,徐鑫,陈弋凌,吴有全,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