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57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饮用桶装水盖装箱机构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装箱机构,通过设置中转平台和转运组件,使得对接完成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阵列放置于中转平台上的同时,可基于吸附板对阵列设置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进行一次性完全吸附,提高转运装箱的效率。通过设置硬质矩形过渡箱,可避免由于过渡箱为可变形材质时导致的置入错位的问题。同时,开口与吸附板的大小匹配,使得吸附板单次转移的饮用桶装水盖通过开口置入过渡箱内时,单次吸附的饮用桶装水盖可完全铺满过渡箱的底部,避免了因为过渡箱太大导致饮用桶装水盖定位不稳定的问题,也避免了吸附板在置入过渡箱内需要调整位置的问题,实现一次装载,无需调节让位,提高了装载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箱机构
本技术涉及饮用桶装水盖装箱机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箱机构。
技术介绍
饮用桶装水盖,又称五加仑瓶盖、聪明盖,是用于桶装水中的密封盖,在桶装水承装完液体后,通过盖上饮用桶装水盖实现密封。而在饮用桶装水盖生产的过程中,对批量生产获得的多个饮用桶装水盖需要打包装箱运送至桶装水公司,现有的针对生产获得的多个饮用桶装水盖通常都是随意摆放或直接零散收容到运送袋或运送箱中,使得在运送过程中易散落,运送袋外形不规则,难以在运送车上摆放整齐,运送效率较低。如今缺少一种方便将多个饮用桶装水盖整齐装箱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现有缺少一种方便将多个饮用桶装水盖整齐装箱的设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箱机构。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箱机构,用于将对接完成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移动到预设位置后,转移到转运箱内;所述装箱机构包括中转平台,对接完成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阵列放置于所述中转平台上;所述装箱机构还包括转运组件和过渡箱,所述转运组件设于所述中转平台顶部,所述转运组件用于将所述中转平台上放置完毕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移动至所述过渡箱内,所述过渡箱为硬质矩形过渡箱;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吸附板,用于吸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所述过渡箱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吸附板大小匹配,所述吸附板可置入所述开口内;所述过渡箱可置入所述转运箱内。优选地,所述中转平台一侧开设有进盖口,对接完成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通过所述进盖口进入所述中转平台内;所述装箱机构还包括摆盖推杆,所述摆盖推杆设置于所述中转平台上,且所述摆盖推杆的推动方向与饮用桶装水盖通过所述进盖口进入中转平台内的方向垂直。优选地,所述转运组件还包括龙门架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龙门架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吸附板连接,所述伸缩杆可在所述龙门架上移动,以带动所述吸附板将中转平台上的饮用桶装水盖转移到所述过渡箱内。优选地,所述中转平台上还设有多个围合板,所述多个围合板与所述摆盖推杆围合形成一容纳多对饮用桶装水盖的空间;其中一个围合板与所述送盖口相邻,该围合板的长度等于所述吸附板的宽度,所述摆盖推杆的长度等于所述吸附板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吸附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吸盘,每一吸盘与每一个饮用桶装水盖的位置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吸盘包括吸附软胶及气缸件,所述气缸件与所述吸附软胶连通,当所述吸附软胶贴合于所述饮用桶装水盖表面时,所述吸附软胶与所述饮用桶装水盖的表面形成一密封腔,所述气缸件可抽取密封腔内的气体或向密封腔内注入气体。优选地,当所述过渡箱置入所述转运箱内时,所述转运箱侧面贴合所述过渡箱的外周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装箱机构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中转平台和转运组件,使得对接完成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阵列放置于所述中转平台上的同时,可基于吸附板对阵列设置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进行一次性完全吸附,提高转运装箱的效率。通过设置硬质矩形过渡箱,使得吸附板在吸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后先进入硬质矩形结构的过渡箱内,再基于过渡箱转移至转运箱,使得所述吸附板在置入过渡箱内时,可避免由于过渡箱为可变形材质时导致的置入错位的问题,例如,如果将所述吸附板直接置入所述转运箱内时,由于转运箱为纸箱,纸箱在长期使用中会有变形,开口形状不规则导致原先对转运箱的定位位置发生偏移,则会导致吸附板置入时可能会出现置入错位等置入不准确的问题,而通过设置所述过渡箱,通过其硬质材料可避免上述问题。同时,所述开口与所述吸附板的大小匹配,所述吸附板可置入所述过渡箱内,使得所述吸附板单次转移的饮用桶装水盖通过开口置入过渡箱内时,单次吸附的饮用桶装水盖可完全铺满过渡箱的底部,避免了因为过渡箱太大导致饮用桶装水盖定位不稳定的问题,也避免了吸附板在置入过渡箱内需要调整位置的问题,实现一次装载,无需调节让位,提高了装载效率。2、通过设置所述摆盖推杆,以将推出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推动至下一个位置,如此多次推动之后,将多对饮用桶装水盖整齐摆放在中转平台上,便于后续对整齐摆放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进行转移。3、通过设置所述龙门架和所述伸缩杆,以通过伸缩杆带动所述吸附板移动,实现装箱过程的自动化控制。4、通过在所述中转平台上设置多个围合板,且其中一个围合板与所述送盖口相邻,该围合板的长度等于所述吸附板的宽度,所述摆盖推杆的长度等于所述吸附板的长度,也即整齐摆放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无法通过理盖机构推出时,所述吸附板的长度和宽度恰好等于多对饮用桶装水盖形成的长度与宽度,使得所述吸附板可通过一次转运操作,完全将中转平台上的所有饮用桶装水盖一次转移,提高转运效率。5、通过在所述吸附板上阵列设置多个吸盘,每一吸盘与每一个饮用桶装水盖一一对应,使得成对插接的两个饮用桶装水盖均有独立的吸盘进行吸附,提高了转运过程的稳定性。6、通过设置吸附软胶及气缸件,实现所述吸盘对饮用桶装水盖吸附的自动控制。7、所述过渡箱与所述转运箱的大小匹配,当所述过渡箱置入所述转运箱内时,所述转运箱侧面贴合所述过渡箱的外周侧,使得单次转移中即可装满转运箱,提高转运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饮用桶装水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饮用桶装水盖的整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饮用桶装水盖的整备设备中理盖机构中两个饮用桶装水盖插接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饮用桶装水盖的整备设备中理盖机构中两个饮用桶装水盖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饮用桶装水盖的整备设备中理盖机构中第一限位板及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饮用桶装水盖的整备设备中理盖机构中第一理盖杆和第二理盖杆的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饮用桶装水盖的整备设备中理盖机构中装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饮用桶装水盖的整备设备中理盖机构中一个吸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装箱机构,200-饮用桶装水盖,201-盖体,202-把手,1-送盖机构,11-离心机,2-理盖机构,21-第一理盖组件,211-第一导轨,2111-运输段,2112-插接段,212-第一承载板,213-第一推动板,2131-移动口,214-伸缩件,215-第一限位板,22-第二理盖组件,221-第二导轨,222-第二承载板,223-第二推动板,224-第二限位板,23-第一限位件,24-第二限位件,25-第一计数传感器,26-推盖杆,261-齿条,262-齿轮,263-推盖板,27-第一理盖杆,28-第二理盖杆,3-装箱机构,31-中转平台,311-进盖口,312-围合板,32-摆盖推杆,33-转运组件,331-移动板,3311-龙门架,3312-伸缩杆,332-吸附部,3321-吸附板,3322-吸盘,33221-吸附软胶,332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对接完成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移动到预设位置后,转移到转运箱内;/n所述装箱机构包括中转平台,对接完成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阵列放置于所述中转平台上;/n所述装箱机构还包括转运组件和过渡箱,所述转运组件设于所述中转平台顶部,所述转运组件用于将所述中转平台上放置完毕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移动至所述过渡箱内,所述过渡箱为硬质矩形过渡箱;/n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吸附板,用于吸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所述过渡箱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吸附板大小匹配,所述吸附板可置入所述开口内;/n所述过渡箱可置入所述转运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对接完成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移动到预设位置后,转移到转运箱内;
所述装箱机构包括中转平台,对接完成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阵列放置于所述中转平台上;
所述装箱机构还包括转运组件和过渡箱,所述转运组件设于所述中转平台顶部,所述转运组件用于将所述中转平台上放置完毕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移动至所述过渡箱内,所述过渡箱为硬质矩形过渡箱;
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吸附板,用于吸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所述过渡箱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吸附板大小匹配,所述吸附板可置入所述开口内;
所述过渡箱可置入所述转运箱内。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平台一侧开设有进盖口,对接完成的多对饮用桶装水盖通过所述进盖口进入所述中转平台内;
所述装箱机构还包括摆盖推杆,所述摆盖推杆设置于所述中转平台上,且所述摆盖推杆的推动方向与饮用桶装水盖通过所述进盖口进入中转平台内的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组件还包括龙门架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秀徐胜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瑞科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