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平台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729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平台与方法,属于交通环境融合感知仿真测试技术领域,所述测试方法包括:S1:测试车辆选择通信链路测试因子,以及与测试场景相适合的应用场景测试因子进行仿真测试;S2:对测试场景中测试环境的各个模拟控制系统进行量化控制;S3:对测试场景中的相关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记录存储;S4:对测试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分析得到仿真测试的各项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测试车辆进行车联网仿真测试,可以在高效性、高可控性和高可重复性的优势下,能够满足测试车辆在各个高危险场景测试、容错性测试等复杂高风险测试工况下的需求,进而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验证提供了全新的测试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平台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环境融合感知仿真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平台与方法。
技术介绍
车联网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形式。2017年9月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2017)》对车联网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系统架构等方面都提供规划。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该规范对智能网联测试的主体、车辆、测试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车联网技术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和深入研究。车联网测试技术是车联网整个技术中验证、测试和性能评估的重要环节,测试车联网在各种实际场景中都可以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工作。车联网测试的主要目标是评估车联网协议和应用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现场运行试验(FieldOperationalTest,简称FOT)和仿真试验两大类。现场运行试验是最直观和有效的测试方法,但由于测试受成本因素、环境因素、可重复性、安全性和法律许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仿真技术在车联网测试评估中得到长足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平台与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S1:测试车辆选择通信链路测试因子,以及与测试场景相适合的应用场景测试因子进行仿真测试;S2:对测试场景中测试环境的各个模拟控制系统进行量化控制;其中,模拟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环境模拟控制系统、目标物控制系统、射频信号模拟系统;S3:对测试场景中的相关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记录存储;S4:对测试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分析得到仿真测试的各项参数。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场景测试因子包括隔离设施的类型和位置、交通标志的类型和位置和交通标线的类型和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环境模拟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光照模拟系统和雨雾模拟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光照模拟系统模拟的内容至少包括光照持续时间、光照强度、光照范围,所述雨雾模拟系统的内容至少包括雨雾持续时间、雨量大小、雨雾下的能见度。进一步地,所述目标物控制系统的内容至少包括假人和/或假车,以及他们的数量、运动轨迹。进一步地,所述射频信号模拟系统模拟的内容至少包括V2X信息、车辆位置信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包括:用例库,用于测试车辆选择通信链路测试因子,以及与测试场景相适合的应用场景测试因子进行仿真测试;测试执行机,用于对测试场景中测试环境的各个模拟控制系统进行量化控制;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测试场景中的相关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记录存储;结果评估系统,用于对测试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分析得到仿真测试的各项参数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测试车辆进行车联网仿真测试,可以在高效性、高可控性和高可重复性的优势下,能够满足测试车辆在各个高危险场景测试、容错性测试等复杂高风险测试工况下的需求,进而可实现基于海量真实场景的V2X测试、车路协同边缘设备和规模并发测试以及安全认证测试等功能,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验证提供了全新的测试手段,同时也为测试方法和标准规范的研究提供了有效且先进的支撑平台,最终提高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研发效率,具有很高的运用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联网仿真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平台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S1:测试车辆选择通信链路测试因子,以及与测试场景相适合的应用场景测试因子进行仿真测试;S2:对测试场景中测试环境的各个模拟控制系统进行量化控制;其中,模拟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环境模拟控制系统、目标物控制系统、射频信号模拟系统;S3:对测试场景中的相关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记录存储;S4:对测试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分析得到仿真测试的各项参数。其中,所述应用场景测试因子包括隔离设施的类型和位置、交通标志的类型和位置和交通标线的类型和位置。其中,所述环境模拟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光照模拟系统和雨雾模拟系统。其中,所述光照模拟系统模拟的内容至少包括光照持续时间、光照强度、光照范围,所述雨雾模拟系统的内容至少包括雨雾持续时间、雨量大小、雨雾下的能见度。其中,所述目标物控制系统的内容至少包括假人和/或假车,以及他们的数量、运动轨迹。其中,所述射频信号模拟系统模拟的内容至少包括V2X信息、车辆位置信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包括:用例库,用于测试车辆选择通信链路测试因子,以及与测试场景相适合的应用场景测试因子进行仿真测试;在本实施例中,用例库可为但不限于内置有存储器的数据服务器;应用场景可以为前向碰撞预警、盲区预警/变道辅助、紧急制动预警、逆向超车碰撞预警、闯红灯预警、交叉路口碰撞预警、车辆失控预警、异常车辆提醒、道路危险状况提示、基于信号灯的车速引导、限速预警和前方拥堵提醒等场景。测试执行机,用于对测试场景中测试环境的各个模拟控制系统进行量化控制;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测试场景中的相关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记录存储;结果评估系统,用于对测试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分析得到仿真测试的各项参数性能。本实施例中,仿真测试的参数性能可为测试车辆的控制时间延迟、控制可靠性、控制灵敏度、安全性、拥塞控制等。需要说明的时,所述测试平台还连接有:GNSS模拟器,用于向测试车辆提供单星座导航信号仿真;RSU路测单元,用于对测试车辆加装身份识别标签,以便外部对测试车辆进行身份识别;OBU车载单元,用于与测试车辆内的RSU路测单元之间建立微波通讯,在测试车辆行进途中,实现对其进行身份识别;微基站,用于增强测试平台的系统容量,以及测试平台各组件之间的信号连接质量。上面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包括:/nS1:测试车辆选择通信链路测试因子,以及与测试场景相适合的应用场景测试因子进行仿真测试;/nS2:对测试场景中测试环境的各个模拟控制系统进行量化控制;/n其中,模拟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环境模拟控制系统、目标物控制系统、射频信号模拟系统;/nS3:对测试场景中的相关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记录存储;/nS4:对测试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分析得到仿真测试的各项参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S1:测试车辆选择通信链路测试因子,以及与测试场景相适合的应用场景测试因子进行仿真测试;
S2:对测试场景中测试环境的各个模拟控制系统进行量化控制;
其中,模拟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环境模拟控制系统、目标物控制系统、射频信号模拟系统;
S3:对测试场景中的相关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记录存储;
S4:对测试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分析得到仿真测试的各项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场景测试因子包括隔离设施的类型和位置、交通标志的类型和位置和交通标线的类型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模拟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光照模拟系统和雨雾模拟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环境融合感知在环VTHIL的车联网仿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欣熊璐仝盼盼余卓平阳辉辉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深圳市未来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产业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