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板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21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7
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摸板组件,还涉及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等。触摸板组件包括底板、支架和平衡杆,底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沿触摸板组件的厚度方向(H),第一板体高于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电池配合;支架设置于底板的一侧;平衡杆支撑于支架和底板之间,且能绕底板的设定支点转动;平衡杆包括主体部和支撑部,支撑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板体,沿触摸板组件的厚度方向(H),支撑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不超出第一板体的底面。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系统端包括电池、键盘和触摸板组件;电池安装于触摸板组件的下方。本申请通过压缩平衡杆端部的厚度,降低触摸板组件与电池组装后的整体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板组件,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笔记本电脑作为一款便携电子产品,深受用户喜爱,为用户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办公及娱乐体验。在追求便携性的过程中,笔记本电脑逐渐趋于极致轻薄化,这对产品各部分结构的优化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触摸板是笔记本电脑中的关键活动件,其活动空间对整机厚度和用户体验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触摸板组件及电子设备,通过压缩平衡杆端部的厚度,降低触摸板组件与电池组装后的整体厚度。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板组件,用于电子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沿所述触摸板组件的厚度方向(H),所述第一板体高于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电池配合;支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平衡杆,所述平衡杆支撑于所述支架和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平衡杆能绕所述底板的设定支点转动;所述平衡杆包括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板体,沿所述触摸板组件的厚度方向(H),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不超出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面。由于现有的触摸板组件存在平衡杆于电池干涉的风险,为了减小二者干涉的风险,只能增大底板与支架之间的距离,会使触摸板组件的整体厚度增大,不利于电子设备的整体轻薄化。而且在电池靠近整机边缘设计时,电池的一端与第二板体接触,会导致整机较厚。本申请的平衡杆包括主体部和支撑部,而支撑部上远离主体部的一端不超出第一板体的底面,进而平衡杆不会与电池发生干涉,因此无需增大底板与支架之间的距离,因此降低了触摸板组件与电池组装后的整体厚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杆体和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通过第一端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不超出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面。第二杆体的第二端部为支撑部的最底端,由于第二端部不超出第一板体的底面,因此支撑部不会与电池发生干涉,从而使电子设备整体变得更加轻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触摸板组件的厚度方向(H),所述第二杆体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厚度尺寸。由于设置厚度尺寸较小的第二杆体,当支撑部从第一板体穿入后,第二杆体的第二端部能够不超出第一板体的底面,由此不会与电池发生干涉,有利于整机的轻薄化。而且第一杆体的长度与第二杆体的长度比例可以尽量做大,此时第一板体的宽度可以尽量做大,从而有更大的空间容纳电池,能够提高电池的容量,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整机待机时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杆体为圆柱体状;所述第二杆体为椭圆形柱体状或圆柱体状。圆柱体状或椭圆形柱体状的设置能够方便加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设置有卡接部,所述设定支点位于所述卡接部;所述第二杆体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接部配合。当按压触摸板组件时,触摸板带动支架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支撑部的第一端向下运动,驱动平衡杆绕安装部转动,并使第二端部向上运动,实现单击;且支撑部转动时安装部与卡接部配合,在整个触摸板组件向下运动时具有良好的手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设置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包括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容纳于所述通孔;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延伸板。延伸板的设置能够方便卡接部的设置,同时通孔的设置可以减轻触摸板组件的整体重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接部还可以具有缺口,该缺口的形状可以与安装部配合以使二者能够卡接,从而使支撑部实现转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延伸板与所述第二板体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第二板体和延伸板具有强度高和不易变形的优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还包括台阶区,所述台阶区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由于本申请为了将电池的位置与第二板体错开,使其与第一板体配合,需要压缩第二板体的宽度,即台阶区尽量靠近第二板体,使电池的位置与第二板体错开,使第一板体下方的区域更大,能够容纳电池。当电池没有与台阶区或第二板体接触,而仅位于第一板体与台阶区连接的侧边时,整机更加轻薄。同时,台阶区的设置能够使支撑部倾斜,手感效果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卡槽,所述主体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当按压触摸板组件时,主体部能够在卡槽内转动,从而使支撑部转动,在整个触摸板组件向下运动时具有良好的手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架中,一者设置有卡孔,另一者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孔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卡孔与卡块卡接配合,从而实现底板与支架的限位配合,二者之间还可以再利用背胶粘贴组合在一起。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摸板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电路板上设置开关,开关可以贴于电路板的表面,当按压触摸板组件时,触摸板组件可以发生轻微的旋转,触发开关工作,实现键盘的输入或点击鼠标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摸板组件包括触摸板,所述触摸板连接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触摸板、电路板、支架和底板依次连接形成触摸板组件。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所述显示端与所述系统端转动连接,显示端包括显示屏,将系统端输出的视频信号转化为图像;所述系统端包括电池、键盘和所述的触摸板组件;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触摸板组件的第一板体的下方。本申请中的电池安装在第一板体和电子设备的下壳体之间,将电池与第二板体错开,且平衡杆的支撑部的第二端部不超出第一板体的底面,因此电池不会与支撑部的第二端部发生干涉,从而使触摸板组件更加轻薄,进而使电子设备的整机更加轻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摸板组件包括底板、支架和平衡杆,平衡杆安装在支架和底板之间,使触摸板组件形成一个整体模组。由于现有的触摸板组件存在平衡杆与电池干涉的风险,为了减小二者干涉的风险,只能增大底板与支架之间的距离,会使触摸板组件的整体厚度增大,不利于电子设备的整体轻薄化。本申请通过压缩平衡杆端部的厚度,无需增大底板与支架之间的距离,因此降低了触摸板组件与电池组装后的整体厚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系统端的剖视图;图3为基于图2所示的系统端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基于图3所示的触摸板和支撑部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板组件的爆炸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板组件(1),用于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1),所述底板(11)包括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沿所述触摸板组件(1)的厚度方向(H),所述第一板体(111)高于所述第二板体(112),所述第一板体(111)用于与电子设备(100)的电池(3)配合;/n支架(12),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一侧;/n平衡杆(13),所述平衡杆(13)支撑于所述支架(12)和所述底板(11)之间,且所述平衡杆(13)能绕所述底板(11)的设定支点转动;/n所述平衡杆(13)包括主体部(131)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31)两端的支撑部(132),所述支撑部(13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11),沿所述触摸板组件(1)的厚度方向(H),所述支撑部(132)远离所述主体部(131)的一端不超出所述第一板体(111)的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板组件(1),用于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1),所述底板(11)包括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沿所述触摸板组件(1)的厚度方向(H),所述第一板体(111)高于所述第二板体(112),所述第一板体(111)用于与电子设备(100)的电池(3)配合;
支架(12),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一侧;
平衡杆(13),所述平衡杆(13)支撑于所述支架(12)和所述底板(11)之间,且所述平衡杆(13)能绕所述底板(11)的设定支点转动;
所述平衡杆(13)包括主体部(131)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31)两端的支撑部(132),所述支撑部(13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11),沿所述触摸板组件(1)的厚度方向(H),所述支撑部(132)远离所述主体部(131)的一端不超出所述第一板体(111)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2)包括第一杆体(132a)和与所述第一杆体(132a)连接的第二杆体(132b);
所述第一杆体(132a)通过第一端部(132c)与所述主体部(131)连接;
所述第二杆体(132b)远离所述第一杆体(132a)的一端为第二端部(132d),所述第二端部(132d)不超出所述第一板体(111)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触摸板组件(1)的厚度方向(H),所述第二杆体(132b)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杆体(132a)的厚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32a)为圆柱体状;
所述第二杆体(132b)为椭圆形柱体状或圆柱体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设置有卡接部(112b),所述设定支点位于所述卡接部(112b);
所述第二杆体(132b)设置有安装部(132e),所述安装部(132e)与所述卡接部(112b)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春白磊罗军超龙腾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