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拉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717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纵向拉伸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横放在支撑架上的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将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相向移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分别触碰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分别控制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的夹持装置装夹住塑料薄膜,再通过驱动装置将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相背移动,纵向拉伸塑料薄膜,当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分别触碰到第二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后,第二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分别控制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的夹持装置松开塑料薄膜,再重复上一次的拉伸操作,直至工作完成即可,从而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纵向拉伸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向拉伸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薄膜纵向拉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纵向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的成型加工方法有多种,例如有压延法、流延法、吹塑法、拉伸法等。拉伸薄膜法又分双向拉伸和单向拉伸2种,双向拉伸应用得最多。这是因为塑料薄膜在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高聚物在受热和拉力的作用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拉伸取向,使分子或分子链有序地排列,其结果使拉伸后的塑料薄膜性能得到改善。具体说,拉伸法生产的塑料薄膜具有以下特点:(1)薄膜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明显增大。其拉伸强度是未拉伸薄膜的3至5倍;(2)光学性能提高,如拉伸薄膜的光泽度、透明度都有提高;(3)阻隔性能有所改善,由于大分子排列整齐有序,降低了气体透过率;(4)耐热耐寒性提高;(5)厚度均匀性尺寸稳定性明显改善;(6)生产速度快、产能大、效率高。塑料薄膜双向拉伸的原理是:将高聚物树脂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挤出厚片后,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适当温度范围内(高聚物的高弹态下),通过纵拉机和横拉机在外力作用下,先后沿纵向和横向进行一定倍数的拉伸,从而使高聚物的分子链在平行于薄膜平面的方向上进行取向而有序排列;在拉伸状态下进行热定型,使大分子结构固定下来;最后,经冷却及后续处理便可制得理想的塑料薄膜。现有的塑料薄膜纵向拉伸装置,在拉伸过程中耗能严重,需要依次控制装夹装置装夹住薄膜,在通过人力或机械拉伸开来,每次的拉伸都需要人为固定夹持薄膜,拉伸后还需人为松开,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纵向拉伸装置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纵向拉伸装置。(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纵向拉伸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横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的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上表面均设有用于装夹所述塑料薄膜的夹持装置,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滑杆的前端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装夹塑料薄膜的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滑杆的后端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松开塑料薄膜的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滑杆的前端也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装夹塑料薄膜的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滑杆的后端也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松开塑料薄膜的第四控制开关。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匚型夹持架,所述夹持架内转动安装于转轴,所述转轴上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夹持板,且两个所述夹持板螺纹相反,两个所述夹持板在所述转轴的转动下沿转轴轴向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转轴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用于夹持的一面上设有缓冲板。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间的驱动轮,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内均设推杆,所述推杆分别固定连接相对应的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所述推杆均与所述驱动轮相啮合,所述驱动轮连接电机的驱动端。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壁通过固定柱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将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相向移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分别触碰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分别控制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的夹持装置装夹住塑料薄膜,再通过驱动装置将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相背移动,纵向拉伸塑料薄膜,当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分别触碰到第二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后,第二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分别控制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的夹持装置松开塑料薄膜,再重复上一次的拉伸操作,直至工作完成即可,从而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纵向拉伸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纵向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塑料薄膜;2-第一控制开关;3-支撑架;4-第二控制开关;5-夹持装置;6-第一滑杆;7-第二滑杆;8-第一滑轨;9-驱动轮;10-第二滑轨;11-固定柱;12-第三控制开关;13-第四控制开关;14-推杆;501-夹持架;502-转轴;503-缓冲板;504-夹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纵向拉伸装置,包括支撑架3和横放在支撑架3上的塑料薄膜1,塑料薄膜1的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的上表面均设有用于装夹塑料薄膜1的夹持装置5,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间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装置,第一滑杆6的前端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5装夹塑料薄膜1的第一控制开关2,第一滑杆6的后端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5松开塑料薄膜1的第二控制开关4,第二滑杆7的前端也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5装夹塑料薄膜1的第三控制开关12,第二滑杆7的后端也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5松开塑料薄膜1的第四控制开关13,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将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相向移动,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分别触碰到第一控制开关2和第三控制开关12,第一控制开关2和第三控制开关12分别控制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上的夹持装置5装夹住塑料薄膜1,再通过驱动装置将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相背移动,纵向拉伸塑料薄膜1,当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分别触碰到第二控制开关4和第四控制开关13后,第二控制开关4和第四控制开关13分别控制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上的夹持装置5松开塑料薄膜1,再重复上一次的拉伸操作,直至工作完成即可。需要说明的时,第一控制开关2、第二控制开关4、第三控制开关12和第四控制开关13均为型号为10A0S的正反转调速控制器。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5包括匚型夹持架501,夹持架501内转动安装于转轴502,转轴502上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夹持板504,且两个夹持板504螺纹相反,两个夹持板504在转轴502的转动下沿转轴502轴向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转轴502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转轴502转动,控制夹持板504相向移动固定住塑料薄膜1或相背移动松开塑料薄膜1。本实施例中,夹持板504用于夹持的一面上设有缓冲板503,缓冲板503对塑料薄膜1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滑轨8、第二滑轨10和位于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10间的驱动轮9,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10内均设推杆14,推杆14分别固定连接相对应的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推杆14均与驱动轮9相啮合,驱动轮9连接电机的驱动端,通过电机驱动驱动轮9转动,带动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10内的推杆14相向或相背移动,从而使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相向或相背移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向拉伸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横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的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上表面均设有用于装夹所述塑料薄膜的夹持装置,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滑杆的前端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装夹塑料薄膜的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滑杆的后端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松开塑料薄膜的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滑杆的前端也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装夹塑料薄膜的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滑杆的后端也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松开塑料薄膜的第四控制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向拉伸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横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的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上表面均设有用于装夹所述塑料薄膜的夹持装置,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滑杆的前端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装夹塑料薄膜的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滑杆的后端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松开塑料薄膜的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滑杆的前端也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装夹塑料薄膜的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滑杆的后端也设有用于控制夹持装置松开塑料薄膜的第四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匚型夹持架,所述夹持架内转动安装于转轴,所述转轴上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章峰毛健全尹望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