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的自动循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709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的自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防护箱以及通过铰链铰接于防护箱一侧的箱门,所述箱门远离防护箱一侧的顶端居中开设有供玻璃板安装的窗口,且箱门远离铰链的一侧居中设置有把手,所述防护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水箱,且防护箱内开设有仓室,所述水箱朝向箱门一侧的中心开设有供加水管接通的进水口,且加水管的外缘面居中设置有阀门,所述水箱的底端固定焊接有矩形支撑框。该塑胶模具的自动循环冷却装置,可防止自来水直接接触产品,避免因自来水内掺杂着大量杂物、影响产品质量,使用方便,实用性较高,还可防止自来水温度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需换水、减少了自来水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模具的自动循环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塑胶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塑胶模具的自动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塑胶模具是工业之母,现在新产品的发布都会涉及到塑料,目前,塑胶模具在使用时,需要将原料进行高温融化然后,然后注入到上下模具之间对其进行注塑成型,然后对其冷却成型,从而能够制得所需的产品。可现有技术中塑胶模具的自动循环冷却装置大多是通过将自来水喷洒于产品的表面来对其进行冷却,使其成型,再将自来水回收,循环使用,可通过此方式回收的自来水内掺杂着大量杂物,再次使用时,十分容易影响产品的质量,使用不便,实用性较低;并且多次循环后的自来水温度过高,已无法为注塑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冷却成型,还需换水才可继续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消耗的大量的自来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模具的自动循环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模具的自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防护箱(1)以及通过铰链铰接于防护箱(1)一侧的箱门(101);/n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01)远离防护箱(1)一侧的顶端居中开设有供玻璃板安装的窗口,且箱门(101)远离铰链的一侧居中设置有把手,所述防护箱(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水箱(2),且防护箱(1)内开设有仓室(3);/n所述水箱(2)朝向箱门(101)一侧的中心开设有供加水管(202)接通的进水口,且加水管(202)的外缘面居中设置有阀门(203),所述水箱(2)的底端固定焊接有矩形支撑框(201),且矩形支撑框(201)的四边均等距开设有多组透气口,所述水箱(2)的底端等距设置有多组散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的自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防护箱(1)以及通过铰链铰接于防护箱(1)一侧的箱门(101);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01)远离防护箱(1)一侧的顶端居中开设有供玻璃板安装的窗口,且箱门(101)远离铰链的一侧居中设置有把手,所述防护箱(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水箱(2),且防护箱(1)内开设有仓室(3);
所述水箱(2)朝向箱门(101)一侧的中心开设有供加水管(202)接通的进水口,且加水管(202)的外缘面居中设置有阀门(203),所述水箱(2)的底端固定焊接有矩形支撑框(201),且矩形支撑框(201)的四边均等距开设有多组透气口,所述水箱(2)的底端等距设置有多组散热管(5);
所述仓室(3)的底端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多组支撑杆(301),且多组支撑杆(301)的顶端固定焊接有冷却水槽(4),所述冷却水槽(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01),且安装板(401)顶端的中心开设有供下模具(402)固定设置的矩形槽;
所述散热管(5)的内缘面远离水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尘网(501),且散热管(5)的内缘面远离防尘网(5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抵接水箱(2)的半导体制冷板(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自动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顶端的中心固定设置有液压缸(6),且液压缸(6)的液压杆延伸入仓室(3)内的一端固定焊接底板(601),所述防护箱(1)顶端的两侧均居中开设有供直线轴承固定设置的圆槽,且多组直线轴承内均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兆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速优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