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96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涉及电子零部件防腐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两端对称设置两组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底端设有第一传送带,分料机构中间设有两组传输方向相反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两端分别设有喷涂机和浸涂机,电子零部件经分料机构识别分料后传输至第二传送带上,经第二传送带传输至喷涂机或浸涂机中;分料机构包括检测夹板、定位板和导料板,两组检测夹板竖直对称设置在定位板上,检测夹板之间距离可调,检测夹板上设有用于检测电子零部件外观的视觉传感器,通过对电子零部件进行成像分析识别筛分,根据零部件是否存在负角度结构选择零部件的处理方式,保证了防腐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零部件防腐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汽车、通信、工业、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随着2006年欧盟推行ROHS指令,电子行业全面进入无铅化时代,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当前正朝着功能丰富化、体积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电子产品腐蚀已经成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元器件供应商、用户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课题。电子产品腐蚀是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与产品自身的防腐设计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产品应用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电子零部件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因此,电子零部件的防腐直接影响电子产品整体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涂覆是目前业内防止电子零部件腐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已相当广泛。电子产品涂覆后,能有效阻断腐蚀性物质与电子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显著提高产品的抗腐蚀能力,涂覆一般采用目前被电子行业广泛使用的丙烯酸树脂(AR)、环氧树脂(ER)、硅树脂(SR)、对二甲苯树脂(XY),涂覆工艺的关键是要保障一定的涂覆材料厚度并尽量减小涂覆阴影出现的概率。当存在涂覆阴影时,阴影区就可能发生腐蚀。涂覆工艺目前用到的有4种:机器选择性喷涂和浸涂、手工喷涂和刷涂,前两者目前使用广泛,适合设备自动化生产。机器选择性喷涂工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工艺,生产效率高,特别适合量大的电子产品,但存在器件涂覆阴影问题,浸涂工艺生产效率相对低些,对电子产品前期布局设计有要求,但通常没有涂覆阴影的问题存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将两种工艺结合并通过智能分选从而实现效率和质量的整体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两端对称设置两组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底端设有第一传送带,分料机构中间设有两组传输方向相反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两端分别设有喷涂机和浸涂机,电子零部件经分料机构识别分料后传输至第二传送带上,经第二传送带传输至喷涂机或浸涂机中;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检测夹板、定位板和导料板,两组所述检测夹板竖直对称设置在定位板上,所述检测夹板与定位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可竖直上下移动,所述检测夹板之间距离可调,所述检测夹板上设有用于检测电子零部件外观的视觉传感器,所述视觉传感器通过视觉分析电子零部件是否存在负角结构,所述导料板位于定位板远离进料的一侧,所述导料板位于第一传送带正中间,所述导料板以一端为支点在驱动组件驱动下可水平往复摆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板上对称开设有第一矩形孔,所述检测夹板上设有凸块收纳在所述第一矩形孔内沿第一矩形孔滑动,所述定位板远离检测夹板的一侧上设有转盘支座和连杆,所述转盘支座上开设有弧型孔,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检测夹板上的凸块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收纳在弧型孔内,沿所述弧型孔滑动;所述定位板两侧的转盘支座正中间设有转动的第三齿轮,所述转盘支座外圆周侧面开设有齿槽,所述转盘支座和第三齿轮之间设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分别与转盘支座和第三齿轮啮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型孔内设有圆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弧型孔滑动连接,所述圆杆介于第二弹簧远离连杆一侧与弧型孔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齿轮远离定位板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定位板一侧设有可啮合连接的第一冠齿轮和第二冠齿轮,所述第一冠齿轮和第二冠齿轮齿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介于第一冠齿轮和第二冠齿轮之间,所述第一冠齿轮和第二冠齿轮均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定位板转动连接,且转轴可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转轴通过键槽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转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底座上设置的顶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有弧形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弧形齿轮啮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料板上设有固定转轴和连接杆,所述固定转轴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弧形齿轮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顶端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爪、第三弹簧、导套和推杆,所述滑爪位于推杆上方,所述滑爪和推杆均与导套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套接在所述滑爪上,苏所述第三弹簧介于导套和滑爪之间,所述滑爪顶端与转轴顶端设置的连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套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杆底端设有弧形块,弧形块下方设有滚柱,所述滚柱和弧形块底端弧面相切,所述滚柱与所述弧形齿轮顶端设置地固定座转动连接,当滚柱穿过弧形块底端时将弧形块向上顶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板两侧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一侧设有第四齿轮,所述齿条和第四齿轮之间距离可调,所述齿条与第四齿轮可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中任一一个连接有驱动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板两侧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矩形孔,所述定位板靠近齿条一侧的侧面上开设有两组圆孔,所述圆孔分别于第一矩形孔和圆孔贯穿,所述齿条靠近定位板一侧设有导滑杆,所述导滑杆收纳在第二矩形孔内,所述导滑杆与第二矩形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矩形孔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在不受力状态下所述齿条与第四齿轮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电子零部件进行成像分析实现智能识别筛分,根据零部件是否存在负角度结构选择零部件的处理方式,相比较人工判断而言,更加精准高效,保证了防腐处理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极大提高了防腐处理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内部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导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导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检测夹板-2、定位板-3、弧形齿轮-4、导料板-5、转盘支座-6、连杆-7、转轴-8、调节组件-9、第一齿轮-10、滚柱-11、第一冠齿轮-12、第二冠齿轮-13、第二齿轮-14、第三齿轮-15、齿轮组-16、第一弹簧-17、圆杆-18、第二弹簧-19、视觉传感器-21、风扇-22、齿条-31、第四齿轮-32、固定座-42、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两端对称设置两组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底端设有第一传送带(101),分料机构中间设有两组传输方向相反的第二传送带(105),第二传送带(105)两端分别设有喷涂机(103)和浸涂机(104),电子零部件经分料机构识别分料后传输至第二传送带(105)上,经第二传送带(105)传输至喷涂机(103)或浸涂机(104)中;/n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检测夹板(2)、定位板(3)和导料板(5),两组所述检测夹板(2)竖直对称设置在定位板(3)上,所述检测夹板(2)与定位板(3)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3)可竖直上下移动,所述检测夹板(2)之间距离可调,所述检测夹板(2)上设有用于检测电子零部件外观的视觉传感器(21),所述视觉传感器(21)通过视觉分析电子零部件是否存在负角结构,所述导料板(5)位于定位板(3)远离进料的一侧,所述导料板(5)位于第一传送带(101)正中间,所述导料板(5)以一端为支点在驱动组件驱动下可水平往复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两端对称设置两组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底端设有第一传送带(101),分料机构中间设有两组传输方向相反的第二传送带(105),第二传送带(105)两端分别设有喷涂机(103)和浸涂机(104),电子零部件经分料机构识别分料后传输至第二传送带(105)上,经第二传送带(105)传输至喷涂机(103)或浸涂机(104)中;
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检测夹板(2)、定位板(3)和导料板(5),两组所述检测夹板(2)竖直对称设置在定位板(3)上,所述检测夹板(2)与定位板(3)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3)可竖直上下移动,所述检测夹板(2)之间距离可调,所述检测夹板(2)上设有用于检测电子零部件外观的视觉传感器(21),所述视觉传感器(21)通过视觉分析电子零部件是否存在负角结构,所述导料板(5)位于定位板(3)远离进料的一侧,所述导料板(5)位于第一传送带(101)正中间,所述导料板(5)以一端为支点在驱动组件驱动下可水平往复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上对称开设有第一矩形孔(301),所述检测夹板(2)上设有凸块收纳在所述第一矩形孔(301)内沿第一矩形孔(301)滑动,所述定位板(3)远离检测夹板(2)的一侧上设有转盘支座(6)和连杆(7),所述转盘支座(6)上开设有弧型孔(61),所述连杆(7)一端与所述检测夹板(2)上的凸块铰接,所述连杆(7)另一端收纳在弧型孔(61)内,沿所述弧型孔(61)滑动;
所述定位板(3)两侧的转盘支座(6)正中间设有转动的第三齿轮(15),所述转盘支座(6)外圆周侧面开设有齿槽,所述转盘支座(6)和第三齿轮(15)之间设有齿轮组(16),所述齿轮组(16)分别与转盘支座(6)和第三齿轮(15)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型孔(61)内设有圆杆(18)和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与弧型孔(61)滑动连接,所述圆杆(18)介于第二弹簧(19)远离连杆(7)一侧与弧型孔(6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控制的电子零部件防腐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15)远离定位板(3)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与第三齿轮(15)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齿轮(14)远离定位板(3)一侧设有可啮合连接的第一冠齿轮(12)和第二冠齿轮(13),所述第一冠齿轮(12)和第二冠齿轮(13)齿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齿轮(14)介于第一冠齿轮(12)和第二冠齿轮(13)之间,所述第一冠齿轮(12)和第二冠齿轮(13)均与转轴(8)固定连接,所述转轴(8)与定位板(3)转动连接,且转轴(8)可沿其轴线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悦段成勇李诚陆玉姣王晶晶曾卓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