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切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91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涤纶长丝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切断装置,包括刀座,刀座的底面开设有刀槽,刀槽的前后均开设有第一通孔,刀槽内间隙插接有切刀,且切刀具有向上凸起的连接部,连接部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共同插接有固定杆,刀座前后固定有支板,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支板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杆体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焊接有套筒,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磨刀件,磨刀件上设置有与切刀吻合的V型磨槽,V型磨槽内插接有V型磨刀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精简,易操作,能够轻松更换打磨或更换刀具,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切断装置
本技术涉及涤纶长丝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切断装置。
技术介绍
涤纶长丝,是用涤纶做成长丝,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所谓涤纶长丝,是长度为千米以上的丝,长丝卷绕成团,涤纶在工业上可用于传送带、帐篷、帆布、缆绳、渔网等,特别是做轮胎用的涤纶帘子线,在性能上已接近锦纶,涤纶还可用于电绝缘材料、耐酸过滤布、医药工业用布等,成纤维因具有强度高,耐磨、耐酸、耐碱、耐高温、质轻、保暖、电绝缘性好及不怕霉蛀等特点,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涤纶长丝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卷绕成团的达到目标长度的长丝进行切断,而现有的切割装置笨重复杂不易安装,且涤纶长丝强度高,切刀工作时常常会产生磨损,现有的装置大多不具备切刀的磨光装置,所以当切刀刀头磨损时,为了保证切割的效率和质量,只能对切刀进行更换,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造成浪费,所以需要一种新装置,可以轻松快捷的完成切刀的安装工作,同时在切刀磨损时能够及时的进行磨光。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切断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切割装置大多笨重不易更换且当切割装置的刀头部分磨损时,不能及时打磨只能更换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且磨损的刀具功能性降低,影响生产效率。<br>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切断装置,包括刀座,所述刀座的底面自外向内开设有刀槽,所述刀槽的前后两侧均自内向外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刀槽内间隙插接有切刀,且切刀具有向上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共同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刀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板,且刀座后侧的支板与刀座水平间距设置,前后对应的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间距设置的支板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杆体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焊接有套筒,且套筒滑动套接在滑杆上,所述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磨刀件,且磨刀件的另一端滑动套接另一个滑杆上,所述磨刀件上设置有与切刀吻合的V型磨槽,所述V型磨槽内插接有V型磨刀石。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到连接部顶面的垂直距离与第一通孔的中心到刀槽顶面的垂直距离相等,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等径。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与固定杆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更进一步地,所述切刀的一侧焊接有把手,且把手上套接有橡胶套。更进一步地,固定杆间隙配合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且固定杆的长度大于刀槽的长度,所述固定杆的外端固定有手摇轮。更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内部的磨切块可更换。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刀座顶部的第二通孔,把手,刀槽前后的第一通孔和两端带外螺纹的固定杆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的将切刀推入刀槽,并把固定杆伸入通孔,完成对切刀的固定,从而快速便捷地完成对切刀的安装工作。2、本技术通过增加电动推杆和磨切装置,在刀具有磨损时,打开电动推杆开关,电动推杆带动磨切装置往复运动,从而磨切装置中的V型磨刀石能够来回对切刀刀头磨损处进行打磨,保证切刀的锋利,从而保证切割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刀具未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刀具安装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刀具安装前的剖面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刀座;2-刀槽;3-第一通孔;4-切刀;5-连接部;6-第二通孔;7-把手;8-支板;9-电动推杆;10-连接板;11-套筒;12-滑杆;13-磨刀件;14-磨槽;15-磨刀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切断装置,参照图1-3:包括刀座1,刀座1的底面自外向内开设有刀槽2,刀槽2的前后两侧均自内向外开设有第一通孔3,刀槽2内间隙插接有切刀4,且切刀4具有向上凸起的连接部5,连接部5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配合的第二通孔6,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6内共同插接有固定杆,刀座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板8,且刀座1后侧的支板8与刀座1水平间距设置,前后对应的支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12,间距设置的支板8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杆体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另一端焊接有套筒11,且套筒11滑动套接在滑杆12上,套筒11上固定连接有磨刀件13,且磨刀件13的另一端滑动套接另一个滑杆12上,磨刀件13上设置有与切刀4吻合的V型磨槽14,V型磨槽14内插接有V型磨刀石15。进一步,第二通孔6的中心到连接部5顶面的垂直距离与第一通孔3的中心到刀槽2顶面的垂直距离相等,且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6等径,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通孔3内设置有与固定杆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切刀4的一侧焊接有把手7,且把手7上套接有橡胶套,固定杆间隙配合在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6内,且固定杆的长度大于刀槽2的长度,固定杆的外端固定有手摇轮,V型磨槽14内设置有与V型磨刀石15间隙配合的凹槽。使用时,因为后侧的支板伸出刀座1后面一端距离,而电动推杆9在未工作时处于最短状态,此时的套筒11距离刀座1还有一定距离,不会影响切断装置工作,首先用手握住切刀4侧面的把手7,把连接部5对准刀槽2,然后握紧把手7,向上推动切刀4,因为切刀4和刀槽2间隙配合,所以切刀4在推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上慢慢划入刀槽2,又因为刀座顶部的第二通孔6的中心到连接部5顶面的垂直距离和第一通孔3的中心到刀槽2顶面的垂直距离相等,所以当操作工向上推动切刀4,使连接部5的顶面和刀槽2的底面接触时,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6成一条直线,而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6的内径大小相同,所以此时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6贯穿成一体,保持刀槽2和切刀4的相对位置不变,另一只手拿着固定杆,由于固定杆的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座,所述刀座的底面自外向内开设有刀槽,所述刀槽的前后两侧均自内向外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刀槽内间隙插接有切刀,且切刀具有向上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共同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刀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板,且刀座后侧的支板与刀座水平间距设置,前后对应的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间距设置的支板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杆体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焊接有套筒,且套筒滑动套接在滑杆上,所述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磨刀件,且磨刀件的另一端滑动套接另一个滑杆上,所述磨刀件上设置有与切刀吻合的V型磨槽,所述V型磨槽内插接有V型磨刀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座,所述刀座的底面自外向内开设有刀槽,所述刀槽的前后两侧均自内向外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刀槽内间隙插接有切刀,且切刀具有向上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共同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刀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板,且刀座后侧的支板与刀座水平间距设置,前后对应的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间距设置的支板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杆体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焊接有套筒,且套筒滑动套接在滑杆上,所述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磨刀件,且磨刀件的另一端滑动套接另一个滑杆上,所述磨刀件上设置有与切刀吻合的V型磨槽,所述V型磨槽内插接有V型磨刀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切断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乐市山力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