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28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包括底座、滑动连杆机构、警示牌本体、遮阳板和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所述滑动连杆机构包括一对电机、一对齿轮传动机构、一对连杆机构和一滑动机构,所述警示牌本体通过所述滑动机构的上端所支撑,所述警示牌本体的内部嵌设有一散热板,所述遮阳板通过撑柱焊接在所述警示牌本体上,所述缓冲支撑轮机构包括一对支撑柱、一缓冲机构、一轮子安装板和一底轮,其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对升降筒、一活动板和多个推杆,一对升降筒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具有实现调节整个警示牌高度的目的,从而便于被过往行人和车辆发现,保证了较好的警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警示牌,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
技术介绍
警示牌是汽车上的常规应急装备,外观一般呈三角形状态,所以又称为三角警示牌。警示牌必须严格按照制作要求,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动反光体。警示牌中的反光部分是运用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回归反射原理及反光晶格的微菱型的反射原理,通过调焦后处理的先进工艺制成。它能将远方直射光线反射回发光处,不论在白天或黑夜均有良好的逆反射光学性能。尤其是晚上,能够发挥如同白天一样的高能见度。使用这种高能见度反光材料制成的警示牌,无论使用者是在遥远处,还是在着光或散射光干扰的情况下,都可以比较容易地被行人发现。但现有的警示牌均与底座为固定结构,不能够进行移动,并且警示牌自身的高度无法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实现调节整个警示牌高度的目的,从而便于被过往行人和车辆发现,保证了较好的警示效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一容纳槽;滑动连杆机构,所述滑动连杆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滑动连杆机构包括一对电机、一对齿轮传动机构、一对连杆机构和一滑动机构,一对电机对称固定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底壁上,一对齿轮传动机构的一端均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底壁相连接,一对齿轮传动机构的另一端均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对应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内部,一对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对应的齿轮传动机构的上端啮合传动,一对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动机构铰接在一起;警示牌本体,所述警示牌本体安装在所述滑动连杆机构的上端,且所述警示牌本体通过所述滑动机构的上端所支撑,所述警示牌本体的内部嵌设有一散热板;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固定在所述警示牌本体的上端,所述遮阳板通过撑柱焊接在所述警示牌本体上;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面上,且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均位于所述底座底面的四角处,所述缓冲支撑轮机构包括一对支撑柱、一缓冲机构、一轮子安装板和一底轮,一对支撑柱对称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下端,所述缓冲机构安装在一对支撑柱的下端,所述轮子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机构的下端,所述底轮与所述轮子安装板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对升降筒、一活动板和多个推杆,一对升降筒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升降筒的升降筒导柱上,且所述活动板的两端与对应的升降筒导柱滑动配合,多个推杆均固定在所述活动板的上端,且多个推杆的上端均与所述警示牌本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半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的立杆上,所述半齿轮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后侧的活动杆上,且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半齿轮啮合传动。更进一步地,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套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皮带的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外周上。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对连接臂、一连板、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一对连接臂的一端与对应的半齿轮同轴连接,一对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板上对应的连接块铰接在一起,一对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对应的连接臂同轴连接,一对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内的连接架铰接在一起,一对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铰接在一起,一对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板上对应的滑座铰接在一起。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板的导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板的两侧各连接有一滑轮,两个滑轮与对应的升降筒的筒壁滑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筒导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警示牌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两个滑座与所述活动板上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且两个滑槽内均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所述滑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一缓冲套、一对第二缓冲弹簧、一连接柱和一对第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套固定连接在一对支撑柱的下端,一对第二缓冲弹簧均设置在所述缓冲套的缓冲槽内,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缓冲槽内,一对第三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缓冲套与所述轮子安装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警示牌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规则设有多个反光条,多个反光条均呈倾斜设置在所述警示牌本体上,所述散热板的中部安装有一发光警示标志。进一步地,所述遮阳板上对称设有一对太阳能板。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产品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具有实现调节整个警示牌高度的目的,从而便于被过往行人和车辆发现,保证了较好的警示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连杆机构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列表:警示牌本体1、反光条11、发光警示标志12、散热板13、遮阳板2、太阳能板21、底座3、容纳槽31、滑动连杆机构4、电机41、主动轮411、皮带412、主动齿轮42、从动轮421、半齿轮43、连接臂431、连接块432、连板44、导槽441、滑轮442、第一连杆45、连接架451、升降筒46、顶块461、升降筒导柱462、第二连杆47、滑座471、活动板48、滑槽481、第一缓冲弹簧482、推杆49、缓冲支撑轮机构5、支撑柱51、缓冲套52、缓冲槽521、第二缓冲弹簧53、连接柱54、第三缓冲弹簧55、轮子安装板56、底轮5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结合图1至图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该结构由底座3、滑动连杆机构4、警示牌本体1、遮阳板2和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5所组成,所述底座3内开设有一容纳槽31;所述滑动连杆机构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31内,所述滑动连杆机构4包括一对电机41、一对齿轮传动机构、一对连杆机构和一滑动机构,一对电机41对称固定在所述容纳槽31的内底壁上,一对齿轮传动机构的一端均与所述容纳槽31的内底壁相连接,一对齿轮传动机构的另一端均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对应电机4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31的内部,一对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对应的齿轮传动机构的上端啮合传动,一对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动机构铰接在一起;所述警示牌本体1安装在所述滑动连杆机构4的上端,且所述警示牌本体1通过所述滑动机构的上端所支撑,所述警示牌本体1的内部嵌设有一散热板13;所述遮阳板2固定在所述警示牌本体1的上端,所述遮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3),所述底座(3)内开设有一容纳槽(31);/n滑动连杆机构(4),所述滑动连杆机构(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31)内,所述滑动连杆机构(4)包括一对电机(41)、一对齿轮传动机构、一对连杆机构和一滑动机构,一对电机(41)对称固定在所述容纳槽(31)的内底壁上,一对齿轮传动机构的一端均与所述容纳槽(31)的内底壁相连接,一对齿轮传动机构的另一端均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对应电机(4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31)的内部,一对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对应的齿轮传动机构的上端啮合传动,一对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动机构铰接在一起;/n警示牌本体(1),所述警示牌本体(1)安装在所述滑动连杆机构(4)的上端,且所述警示牌本体(1)通过所述滑动机构的上端所支撑,所述警示牌本体(1)的内部嵌设有一散热板(13);/n遮阳板(2),所述遮阳板(2)固定在所述警示牌本体(1)的上端,所述遮阳板(2)通过撑柱焊接在所述警示牌本体(1)上;/n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5),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5)均安装在所述底座(3)的底面上,且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5)均位于所述底座(3)底面的四角处,所述缓冲支撑轮机构(5)包括一对支撑柱(51)、一缓冲机构、一轮子安装板(56)和一底轮(57),一对支撑柱(51)对称固定在所述底座(3)的下端,所述缓冲机构安装在一对支撑柱(51)的下端,所述轮子安装板(56)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机构的下端,所述底轮(57)与所述轮子安装板(56)转动连接;/n其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对升降筒(46)、一活动板(48)和多个推杆(49),一对升降筒(46)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3)的内底壁上,所述活动板(48)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升降筒(46)的升降筒导柱(462)上,且所述活动板(48)的两端与对应的升降筒导柱(462)滑动配合,多个推杆(49)均固定在所述活动板(48)的上端,且多个推杆(49)的上端均与所述警示牌本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3),所述底座(3)内开设有一容纳槽(31);
滑动连杆机构(4),所述滑动连杆机构(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31)内,所述滑动连杆机构(4)包括一对电机(41)、一对齿轮传动机构、一对连杆机构和一滑动机构,一对电机(41)对称固定在所述容纳槽(31)的内底壁上,一对齿轮传动机构的一端均与所述容纳槽(31)的内底壁相连接,一对齿轮传动机构的另一端均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对应电机(4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31)的内部,一对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对应的齿轮传动机构的上端啮合传动,一对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动机构铰接在一起;
警示牌本体(1),所述警示牌本体(1)安装在所述滑动连杆机构(4)的上端,且所述警示牌本体(1)通过所述滑动机构的上端所支撑,所述警示牌本体(1)的内部嵌设有一散热板(13);
遮阳板(2),所述遮阳板(2)固定在所述警示牌本体(1)的上端,所述遮阳板(2)通过撑柱焊接在所述警示牌本体(1)上;
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5),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5)均安装在所述底座(3)的底面上,且多个缓冲支撑轮机构(5)均位于所述底座(3)底面的四角处,所述缓冲支撑轮机构(5)包括一对支撑柱(51)、一缓冲机构、一轮子安装板(56)和一底轮(57),一对支撑柱(51)对称固定在所述底座(3)的下端,所述缓冲机构安装在一对支撑柱(51)的下端,所述轮子安装板(56)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机构的下端,所述底轮(57)与所述轮子安装板(56)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对升降筒(46)、一活动板(48)和多个推杆(49),一对升降筒(46)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3)的内底壁上,所述活动板(48)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升降筒(46)的升降筒导柱(462)上,且所述活动板(48)的两端与对应的升降筒导柱(462)滑动配合,多个推杆(49)均固定在所述活动板(48)的上端,且多个推杆(49)的上端均与所述警示牌本体(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42)和半齿轮(43),所述主动齿轮(42)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3)的立杆上,所述半齿轮(43)转动连接所述底座(3)后侧的活动杆上,且所述主动齿轮(42)与所述半齿轮(43)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场地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411)、皮带(412)和从动轮(421),所述主动轮(411)套接在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上,所述从动轮(421)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菁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