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27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包括:基础、主墩、主拱肋、反拱以及主梁;所述主墩建在所述基础的顶部,所述主拱肋置于所述主墩的顶部,所述主拱肋与所述主梁在交汇处固接,所述主拱肋上设有所述反拱,所述反拱与所述主梁在交汇处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无吊杆及水平系杆,兼顾了连续梁桥与拱桥共同的优点,既解决了连续梁桥跨径受限的局限性,又规避了拱桥施工工艺复杂、建设成本高、管养成本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目前,中承式拱桥结构体系的主梁的一部分通过吊杆悬挂在拱肋下,主梁的另一部分用立柱支撑在拱肋上。现有中承式拱桥体系自重较大,相应的水平推力也较大,不仅增加了下部结构的工程量,而且对地基的要求较高。由于拱桥水平推力较大,在连续多孔的桥梁中,为防止由于其中一孔损坏而影响全桥的安全,需采用较复杂的措施或设置单向推力墩,从而增加了造价;现有带吊杆的中承式拱桥一般都采用支架上施工的方法,需要大量的支架或其他附属设备,其建设成本大大增加,建设周期也较长;带吊杆中承式拱桥吊杆运营期病害较多,容易产生疲劳破坏,增加养护成本及行车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承式拱桥结构体系的建设及管养成本较高、吊杆病害较多和对地基基础的要求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包括:基础、主墩、主拱肋、反拱以及主梁;所述主墩建在所述基础的顶部,所述主拱肋置于所述主墩的顶部,所述主拱肋与所述主梁在交汇处固接,所述主拱肋上设有所述反拱,所述反拱与所述主梁在交汇处固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所述主拱肋与所述反拱相固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与所述主拱肋相接的所述反拱的两个端部均延伸至所述主拱肋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所述反拱呈弧形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所述主梁的顶面与所述反拱的底部交汇。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所述主拱肋通过支座置于所述主墩的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所述主梁的顶面设有桥面,所述桥面采用沥青铺设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所述桥面的厚度为6~8cm。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相邻的两联所述桥面之间设有伸缩缝。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所述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包括呈飞燕式的双主拱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利用主梁充当水平系杆,无需单独设置水平系杆来承担水平分力,利用结构体系自身平衡水平推力;同时通过调节拱轴线形,将主拱肋、反拱与主梁形成整体框架结构,共同受力,删除吊杆;减少基础规模,减少施工步骤,节省造价,同时还减少了后期养护吊杆的工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兼顾了连续梁桥与拱桥共同的优点,既解决了连续梁桥跨径受限的局限性,又规避了拱桥施工工艺复杂、建设成本高、管养成本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拱肋的横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主墩;2:主梁;3:主拱肋;4:反拱;5: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如图1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包括:基础5、主墩1、主拱肋3、反拱4以及主梁2,主梁2可以为钢箱梁;主墩1建于基础5的顶部,一根主拱肋3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主墩1的墩顶,一根主拱肋3两次穿过主梁2布置,且主拱肋3与主梁2在交汇处固接,即主拱肋3与主梁2为一体设置,将主拱肋3与主梁2在交汇处合二为一。主拱肋3与主梁2在交汇处固接,提高了主梁2的刚度,使其跨越能力较连续梁桥增大,且主梁2兼顾了常规中承式拱桥中系梁的角色,显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无需单独设置系梁。通过主拱肋3与主梁2的固接,主梁2可以承担主拱肋3造成的水平力,从而替代水平系杆的作用。主拱肋3上设有反拱4,反拱4与主梁2在交汇处固接。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包括呈飞燕式的双主拱肋,相邻的两个主拱肋3的其中一端共用一个主墩1。并且,每个主拱肋3对应于一个反拱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主拱肋3、反拱4以及主梁2形成整体框架,以反拱4替代了常规中承式拱桥中主梁的吊杆;通过主梁2兼做水平系杆,主拱肋3与主梁2形成的整体上部体系可以有效抵消自身的水平力,从而大大减少了基础5的规模,进一步地保证了结构比例的平衡。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删除了悬吊主梁的吊杆,避免了常规中承式拱桥吊杆在运营期疲劳破坏带来的安全风险及管养成本。同时,吊杆的删除使其施工工艺变得更加简洁,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可以通过大型浮吊将主拱肋3及主梁2大节段或整体吊装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主梁2充当水平系杆,无需单独设置水平系杆来承担水平分力,利用结构体系自身平衡水平推力;同时通过调节拱轴线形,将主拱肋3、反拱4与主梁2形成整体框架结构,共同受力,删除吊杆;减少基础规模,减少施工步骤,节省造价,同时还减少了后期养护吊杆的工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兼顾了连续梁桥与拱桥共同的优点,既解决了连续梁桥跨径受限的局限性,又规避了拱桥施工工艺复杂、建设成本高、管养成本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主拱肋3与反拱4相固接,主拱肋3与反拱4在交汇处合二为一。如图2所示,主拱肋3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转角处均为圆弧形。需要说明的是,与主拱肋3相接的反拱4的两个端部均延伸至主拱肋3外。其中,反拱4可以呈弧形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反拱4的底部与主梁2的顶面相固接,反拱4与主梁2在交汇处合二为一。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以反拱4替代了常规中承式拱桥中主梁的吊杆,减少了后期养护吊杆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主墩、主拱肋、反拱以及主梁;/n所述主墩建在所述基础的顶部,所述主拱肋置于所述主墩的顶部,所述主拱肋与所述主梁在交汇处固接,所述主拱肋上设有所述反拱,所述反拱与所述主梁在交汇处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主墩、主拱肋、反拱以及主梁;
所述主墩建在所述基础的顶部,所述主拱肋置于所述主墩的顶部,所述主拱肋与所述主梁在交汇处固接,所述主拱肋上设有所述反拱,所述反拱与所述主梁在交汇处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拱肋与所述反拱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主拱肋相接的所述反拱的两个端部均延伸至所述主拱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拱呈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承式无吊杆无系杆无推力连续拱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超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