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02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和多组电极板,每组电极板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多组电极板竖直间隔设置在机壳内靠近其左右两侧板之间;最外侧两个电极板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4个第一通孔,4个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在电极板的四个拐角处,每个第一通孔内均固定设有绝缘板,相对的两块绝缘板的中部穿插设有螺杆,螺杆的两端穿过绝缘板并延伸至绝缘板的外部,上端的2个螺杆与外部高压发生器的正极电相连,下端的2个螺杆与高压发生器的负极电相连;每个螺杆上穿插设有绝缘管,绝缘管内的螺杆上间隔套设有多个EN管型冷压端子。本申请提供的空气处理装置产生的臭氧量小、处理面积大、不会对装置外物体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常用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高温等离子空气处理装置、低温等离子空气处理装置和负离子空气处理装置,其中,高温等离子空气处理装置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臭氧,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低温等离子空气处理装置处理的目标物有限;负离子空气处理装置的作用是将负离子散出,飘出设备负离子将黏附在外围物体上,利用外围负离子处理目标物,其缺点是装置外的物体,常常因为目标物解离后的碳附着而黑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生的臭氧量小、处理面积大、且不会对装置外物体造成影响的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和多组电极板,每组所述电极板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机壳呈方形中空结构,所述机壳的长宽高设置在550mm×500mm×490mm~560mm×510mm×500mm之间,所述机壳的前后两端面呈开口设置,所述机壳的其中一侧板为开门结构,多组所述电极板竖直间隔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靠近其左右两侧板之间;最外侧两个所述电极板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4个第一通孔,8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在最外侧两个所述电极板的四个拐角处,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均固定设有绝缘板,相对的两块所述绝缘板的中部穿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对应穿过相对的两个所述绝缘板并延伸至两个所述绝缘板的外部,上端的2个螺杆与外部高压发生器的正极电相连,下端的2个螺杆与所述高压发生器的负极电相连;每个所述螺杆上穿插设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内的螺杆上间隔套设有多个EN管型冷压端子,上端的2个螺杆上的多个EN管型冷压端子与下端的2个螺杆上的多个EN管型冷压端子相互错位设置,每个所述绝缘管对应所述EN管型冷压端子的端子头处均设有环形槽口;每组所述电极板中的正极板对应上端的2个绝缘管的环形槽口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正极板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环形槽口处的端子头相接触,每组所述电极板中的正极板对应下端的2个绝缘管处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绝缘管的外直径;每组所述电极板中的负极板对应上端的2个绝缘管处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绝缘管的外直径,所述负极板对应下端的2个绝缘管的环形槽口处设有第五通孔,所述正极板通过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环形槽口处的端子头相接触。本申请提供的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与传统的高温等离子空气处理装置不同,是非大量放电,因此其臭氧产生量极小,可避免空间臭氧中毒,也因为非大量高压放电,因此其耗能相对很小;与传统的低温等离子空气处理装置不同,是非小量放电,且其内部设置多组电极板,可有效增大处理面,提高空气处理的效率;与传统的负离子空气处理装置不同,是非散出负离子方法,不会对装置外的物体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内的多组电极板与外部高压发生器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图4为图1中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个图1中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的叠加使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法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包括机壳100和多组电极板300,每组电极板300包括正极板310和负极板320,机壳100呈方形中空结构,机壳100的长宽高设置在550mm×500mm×490mm~560mm×510mm×500mm之间,机壳100的前后两端面呈开口设置,机壳100的其中一侧板为开门结构110,多组电极板300竖直间隔设置在机壳100内靠近其左右两侧板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电极板300可采用铁镍材料制成的导磁金属板;机壳100的长宽高设置为550mm×500mm×490mm,同时机壳100内可设置4组电极板,可有效增大空气处理的面积,进一步地提高空气处理的效率。其中,最外侧两个电极板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4个第一通孔,8个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在最外侧两个电极板的四个拐角处,每个第一通孔内均固定设有绝缘板,相对的两块绝缘板的中部穿插设有螺杆,螺杆的两端穿过绝缘板并延伸至相对的两块绝缘板的外部,上端的2个螺杆与外部高压发生器的正极电相连,下端的2个螺杆与高压发生器的负极电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高压发生器用于产生21KV以上的直流高压,产生的直流高压通过螺杆和冷压端子将高压正负电传输至对应的电极板。在本实施例中,绝缘管和绝缘板主要用做绝缘。具体地,每个螺杆上穿插设有绝缘管30,绝缘管30内的螺杆上间隔套设有多个EN管型冷压端子,上端的2个螺杆上的多个EN管型冷压端子与下端的2个螺杆上的多个EN管型冷压端子相互错位设置,每个绝缘管30对应EN管型冷压端子的端子头处均设有环形槽口。参见图4,每组电极板中的正极板310对应上端的2个绝缘管的环形槽口处设有第二通孔312,正极板310通过第二通孔312与环形槽口处的端子头相接触,每组电极板中的正极板310对应下端的2个绝缘管处设有第三通孔314,第三通孔314的直径大于绝缘管的外直径;每组电极板中的负极板320对应上端的2个绝缘管处设有第四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和多组电极板,每组所述电极板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机壳呈方形中空结构,所述机壳的长宽高设置在550mm×500mm×490mm~560mm×510mm×500mm之间,所述机壳的前后两端面呈开口设置,所述机壳的其中一侧板为开门结构,多组所述电极板竖直间隔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靠近其左右两侧板之间;/n最外侧两个所述电极板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4个第一通孔,8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在最外侧两个所述电极板的四个拐角处,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均固定设有绝缘板,相对的两块所述绝缘板的中部穿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对应穿过相对的两个所述绝缘板并延伸至两个所述绝缘板的外部,上端的2个螺杆与外部高压发生器的正极电相连,下端的2个螺杆与所述高压发生器的负极电相连;/n每个所述螺杆上穿插设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内的螺杆上间隔套设有多个EN管型冷压端子,上端的2个螺杆上的多个EN管型冷压端子与下端的2个螺杆上的多个EN管型冷压端子相互错位设置,每个所述绝缘管对应所述EN管型冷压端子的端子头处均设有环形槽口;/n每组所述电极板中的正极板对应上端的2个绝缘管的环形槽口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正极板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环形槽口处的端子头相接触,每组所述电极板中的正极板对应下端的2个绝缘管处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绝缘管的外直径;每组所述电极板中的负极板对应上端的2个绝缘管处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绝缘管的外直径,所述负极板对应下端的2个绝缘管的环形槽口处设有第五通孔,所述正极板通过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环形槽口处的端子头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静电场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和多组电极板,每组所述电极板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机壳呈方形中空结构,所述机壳的长宽高设置在550mm×500mm×490mm~560mm×510mm×500mm之间,所述机壳的前后两端面呈开口设置,所述机壳的其中一侧板为开门结构,多组所述电极板竖直间隔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靠近其左右两侧板之间;
最外侧两个所述电极板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4个第一通孔,8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在最外侧两个所述电极板的四个拐角处,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均固定设有绝缘板,相对的两块所述绝缘板的中部穿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对应穿过相对的两个所述绝缘板并延伸至两个所述绝缘板的外部,上端的2个螺杆与外部高压发生器的正极电相连,下端的2个螺杆与所述高压发生器的负极电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智廖志刚谭成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日亿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