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多西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多西烷型倍半萜,尤其是涉及一种采自于西沙Lemnalia属珊瑚中提取的纳多西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Lemnalia属软珊瑚栖息在热带水域,特别是中国南海的该属软珊瑚种类丰富。然而,有关该种属的全面的化学研究仍较少。Lemnalia属的软珊瑚是倍半萜和二萜的丰富来源之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有趣的结构特征和各种碳骨架,其中许多结构由于其有效的生物活性(神经保护性、细胞毒性及抗炎活性)而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是药物开发项目的理想候选者。倍半萜作为Lemnalia中最突出的代谢产物,根据其化学结构的碳骨架,其可分为14种类型,例如纳多西烷型、依兰烷型和其他类型的倍半萜。其中,纳多西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占40%)通常被认为是Lemnalia属软珊瑚的化学分类标记。在我们不断努力寻找南海的无脊椎动物中的具有化学吸引力和生物活性的萜类化合物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潜水技术在西沙群岛甘泉岛海域采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多西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来源于中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甘泉岛海域采集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多西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来源于中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甘泉岛海域采集的Lemnalia属软珊瑚,其化学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多西烷型倍半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粗浸膏的获得:将冷冻软珊瑚切成块冻干,用丙酮超声提取至无色,减压回收丙酮至干,然后用由等体积的水和乙醚组成的混合液重复萃取若干次,合并乙醚萃取液后减压浓缩,获得粗浸膏;
(2)将步骤(1)得到的粗浸膏用正相硅胶色谱分离,采用体积比为(50:1)~(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逐管收集洗脱液,按流分极性从小到大排列,合并相似组分,共得5个组分;
(3)将步骤(2)得到的第2个组分进行凝胶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液为洗脱剂进行洗脱,逐管收集洗脱液,按分子量从大到小排列,合并相似组分,共得4个组分;
(4)将步骤(3)得到的第3个组分进行反相中压柱色谱分离,采用甲醇含量为50wt%至100wt%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逐管收集洗脱液,按流分极性从大到小排列,合并相似组分,得到7个组分;
(5)将步骤(4)得到的第1个组分用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化合物1、化合物2和化合物3;
(6)将步骤(4)得到的第2个组分用反相半制备高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山,任露,晏霞,严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