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585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植生的轻质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包括的各组分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矿渣硅酸盐水泥260‑300份;水90‑100份;河砂30‑40份;污泥陶粒700‑800份;粉煤灰50‑75份;硅灰10‑15份;丙烯酸乳液20‑25份;聚羧酸减水剂5.5‑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了容重1200~1300k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是一种植物能直接在其中生长的生态友好型混凝土,同时也是一种将植物引入到混凝土结构中的新技术。由于连续孔隙的存在,为植物的根茎生长提供了空间,有利于水分和空气的流动,采取适当的措施就可以在多孔混凝土上种植某些植物。采用膨胀的,可种植物的,饱水的聚合物和多孔混凝土做成的可喷射混凝土喷到斜坡的表面,利用植物的根茎可深深的种到多孔混凝土的孔隙中的方法来实现边坡稳定,还可应用到河道、道路及场地的遮盖物等工程中。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CN109503052A中,公开了一种植生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组份的一种或多种:水泥,水,砂,石子,轻骨料,减水剂,混凝土改良剂A,混凝土改良剂B,所述植生多孔混凝土的原料的各个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水泥250-350份,水70-120份,砂600-800份,石子300-600份,轻骨料200-400份,减水剂2-4份;混凝土改良剂A1-3份,混凝土改良剂B1-3份。所述混凝土改良剂A与所述混凝土改良剂B均为能迅速营造适合植物生长的基材,稳固基材,抗强暴雨冲刷的和水泥混合使用的外加剂。所述原料中,水泥采用低碱度P.O.42.5,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05-10mm级配砂砾石,轻骨料采用05-10mm级配轻骨料。该方案中的混凝土容重过大,且混凝土孔隙溶液的碱性比较大,不利于植物生长。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CN102825648A中,公开了一种植生多孔混凝土制备方法,其中计算采用当前石子制备的混凝土的孔隙率;混凝土的孔隙率=(1单位体积内的胶结浆体体积单位体积内的骨料体积)×100%=[10.2038(10.399)]×100%=19.52%;所得孔隙率在要求孔隙率范围内。接着,计算单位体积内的胶结浆体用量;胶结浆体流动度196mm,水胶比0.27,胶结浆体密度2053kg/m3。单位体积内的胶结浆体用量=单位体积内的胶结浆体体积×胶结浆体密度=0.2038m3×2053kg/m3=418.4kg,即单位体积混凝土需胶结浆体418.4kg。由水胶比可知,胶材用量为329.4kg,水用量为89.0kg。单位体积各材料用量为:水泥:粉煤灰:石子:水=263.5:65.9:1635:89.0。该方案中采用的材料为水泥:粉煤灰:石子:水,配比为水泥:粉煤灰:石子:水=263.5:65.9:1635:89.0,混凝土容重过大,且混凝土孔隙溶液的碱性比较大,而且空隙率不到20%,对于根系较粗的植物生长不利。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自重大,由于每立方米混凝土采用超过1.2吨的碎石,混凝土的容重一般大于2400kg/m3,且由于混凝土空隙率大,胶凝材料不能很好地形成粘接,制成的混凝土制品非常易于酥裂;2.成型工艺简陋,一般采用传统混凝土的振捣的方式,水泥浆体漏浆严重,偏离了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且石子之间的粘接效果非常差;3.空隙碱性大,不利于植物生长,一般多孔混凝土中的PH值>12,呈现强碱性,一般草本植物无法生长,植物只有在PH值6~9.5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4.孔隙率和强度的匹配性能差,一般空隙率>20%,抗压强度<8Mpa,空隙率>25%,抗压强度5Mpa左右,本专利技术体现了空隙率25%、抗压强度10Mpa,容重1400kg/m3,孔隙溶液PH值<10.2,将传统的多孔混凝土赋予了轻质、大空隙、适宜强度、低碱的概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组分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河砂、污泥陶粒、粉煤灰、硅灰、丙烯酸乳液和聚羧酸减水剂;各组分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矿渣硅酸盐水泥260-300份;水90-100份;河砂30-40份;污泥陶粒700-800份;粉煤灰50-75份;硅灰10-15份;丙烯酸乳液20-25份;聚羧酸减水剂5.5-8份。同时,本专利技术浆体流动度在150mm~170mm之间时采用振动成型,在170mm~180mm时采用振动和碾压相结合的方法成型,在180mm~200mm时采用碾压成型,将成型工艺分为浆体填充和碾压两个阶段。本专利技术制备出了空隙率20%~25%,28d抗压强度达到10MPa的轻质多孔混凝土,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孔隙溶液的pH值,解决了边坡防护与植生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包括组分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河砂、污泥陶粒、粉煤灰、硅灰、丙烯酸乳液和聚羧酸减水剂;各所述组分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矿渣硅酸盐水泥W3份,W3=260-300;水W6份,W6=90-100;河砂W4份,W4=30-40;污泥陶粒W1份,W1=700-800;粉煤灰W2份,W2=50-75;硅灰W5份,W5=10-15;丙烯酸乳液W7份,W7=20-25;聚羧酸减水剂W8份,W8=5.5-8。优选地,所述污泥陶粒采用粒径5-10mm的污泥陶粒重量份数:16-20mm的污泥陶粒重量份数=3:7。优选地,所述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52.5#矿渣硫铝酸盐水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粉煤灰总重量份W2、矿渣硅酸盐水泥总重量份W3、河砂总重量份W4、硅灰总重量份W5和污泥陶粒总重量份W1的三分之一1/3W1混合搅拌T1时间;加入水总重量份W6的二分之一1/2W6、丙烯酸乳液总重量份W7的二分之一1/2W7和聚羧酸减水剂总重量份W8的二分之一1/2W8,再混合搅拌T2时间;加入污泥陶粒总重量份W1的三分之一1/3W1,加入水总重量份W6的四分之一1/4W6、丙烯酸乳液总重量份W7的四分之一1/4W7和聚羧酸减水剂总重量份W8的四分之一1/4W8,混合搅拌T3时间;再加入污泥陶粒总重量份W1的三分之一1/3W1,加入水总重量份W6的四分之一1/4W6、丙烯酸乳液总重量份W7的四分之一1/4W7和聚羧酸减水剂总重量份W8的四分之一1/4W8,混合搅拌T4时间,完成搅拌;其中,矿渣硅酸盐水泥总重量份W3份,W3=260-300;水总重量份W6份,W6=90-100;河砂总重量份W4份,W4=30-40;污泥陶粒总重量份W1份,W1=700-800;粉煤灰总重量份W2份,W2=50-75;硅灰总重量份W5份,W5=10-15;丙烯酸乳液总重量份W7份,W7=20-25;聚羧酸减水剂总重量份W8份,W8=5.5-8。优选地,T1最少为15s,T2最少为30s,T3最少为30s,T4最少为60s。优选地,还包括在完成搅拌之后,将浆体倒出,进行成型步骤。优选地,在成型步骤,根据水泥浆体的流动度,选择振动或碾压或振动与碾压相结合的方法成型。优选地,浆体流动度在150mm~170mm之间时采用振动成型,在170mm~180mm时采用振动和碾压相结合的方法成型,在180mm~200mm时采用碾压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河砂、污泥陶粒、粉煤灰、硅灰、丙烯酸乳液和聚羧酸减水剂;/n各所述组分按以下重量份配比:/n矿渣硅酸盐水泥W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河砂、污泥陶粒、粉煤灰、硅灰、丙烯酸乳液和聚羧酸减水剂;
各所述组分按以下重量份配比:
矿渣硅酸盐水泥W3份,W3=260-300;水W6份,W6=90-100;河砂W4份,W4=30-40;污泥陶粒W1份,W1=700-800;粉煤灰W2份,W2=50-75;硅灰W5份,W5=10-15;丙烯酸乳液W7份,W7=20-25;聚羧酸减水剂W8份,W8=5.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陶粒采用粒径5-10mm的污泥陶粒重量份数:16-20mm的污泥陶粒重量份数=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52.5#矿渣硫铝酸盐水泥。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植生轻质多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粉煤灰总重量份W2、矿渣硅酸盐水泥总重量份W3、河砂总重量份W4、硅灰总重量份W5和污泥陶粒总重量份W1的三分之一1/3W1混合搅拌T1时间;
加入水总重量份W6的二分之一1/2W6、丙烯酸乳液总重量份W7的二分之一1/2W7和聚羧酸减水剂总重量份W8的二分之一1/2W8,再混合搅拌T2时间;
加入污泥陶粒总重量份W1的三分之一1/3W1,加入水总重量份W6的四分之一1/4W6、丙烯酸乳液总重量份W7的四分之一1/4W7和聚羧酸减水剂总重量份W8的四分之一1/4W8,混合搅拌T3时间;
再加入污泥陶粒总重量份W1的三分之一1/3W1,加入水总重量份W6的四分之一1/4W6、丙烯酸乳液总重量份W7的四分之一1/4W7和聚羧酸减水剂总重量份W8的四分之一1/4W8,混合搅拌T4时间,完成搅拌;
其中,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擎宇庄慧崔守臣郝挺宇于英俊邵彦超宋家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金华市恒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