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复合微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585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复合微粉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复合微粉掺合料制备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制备原料,包括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本方法具有对于每项材料的具体的测试步骤,可针对于每种不同的材料获得其性能参数,可有效对于制备的混合微粉的性能进行初步检测,有效保证每项材料的实际使用效果,同时在制备方法内设置有控制变量测试方法,可具体检测出在只有一个变量参数下的材料性能,提高了材料性能检测的精准度,同时在制备方法内还设置有过滤与回收步骤,可有效对于制备的微粉进行过滤,可有效对于微粉的颗粒直径进行把控,保证微粉的整体的质量,同时对于未完全过滤的粉末进行回收再加工,从而有效避免了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元复合微粉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元复合微粉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元复合微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粉末顾名思义是多种粉末单体形成的混合粉末,混凝土复合微粉掺合料一般主要分为混合型复合粉和包覆型复合粉。其中,包覆型复合粉体不同于传统的混合型复合粉体,一般来说包覆型复合粉体根据其名称可知其具有核壳结构,由中心粒子和包覆层组成,包覆型复合粉体中的不同相可以达到一个个颗粒间的混合,而一般复合粉体则实现不了粒子级别上的均匀混合程度。混凝土复合微粉掺合料的种类不同,内部的组分成分也大有不同,不同的复合粉末的功能性也有所区别,为了改善粉末的使用性能,亟需一种具有更强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的多元复合微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混凝土复合微粉掺合料的种类不同,内部的组分成分也大有不同,不同的复合粉末的功能性也有所区别,为了改善粉末的使用性能,亟需一种多元复合微粉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元复合微粉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元复合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制备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河砂、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S2、取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置于实验室震动磨装置内,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进行球磨处理一段时间;S3、按振动磨一定研磨时间为一个原材料选取节点分别替代30%普通42.5硅酸盐水泥,取水化程度节点测试四种固废的单掺物理及工作性能;S4、设定不同的磨粉时间,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的比表面积进行测试;S5、将研磨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取出,与硅酸盐水泥混合,对于砂浆流动性进行测试;S6、将研磨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取出,与硅酸盐水泥混合,取不同天数为测试点,对于砂浆的抗折强度与抗弯强度进行测试;S7、对于不同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后,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置于混合装置内,提高混合装置内温度,保持混合装置内转速,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进行混合一段时间,待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的混合物自然冷却;S8、将冷却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混合物取出置于容器内,向容器内加入少量融合剂,使混合物粘粘;S9、将混合物取出置于干燥装置内,提升装置内温度,且干燥一段时间;S10、干燥后,将冷却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混合物取出置于粉碎装置内,对于混合物进行粉碎处理,防止混合物结块;S11、将粉碎后的混合物粉末置于一定规格的滤网内,对于混合物微粉进行过滤筛选,将未筛选出的粉末重新取出置于震动磨装置内,进行继续精磨,直至其能良好透过滤网;S12、对于筛选后的微粉收取获得最终的多元复合微粉;S13、包装、入库保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1中,硅酸盐水泥的密度3.12kg/m3,比表面积为400m2/kg,河砂的细度模数2.1,矿渣的密度为2.85kg/m3,钢渣的密度为3.31kg/m3,锰渣的密度为2.77kg/m3,粉煤灰用的是Ⅱ级,其密度2.38kg/m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2中,取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置于实验室震动磨装置内,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进行球磨处理50-70min。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3中,按振动磨30分钟为一个原材料选取节点分别替代30%普通42.5硅酸盐水泥,取3天、7天及28天为水化程度节点测试四种固废的单掺物理及工作性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4中,设定30-120min磨粉时间,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的比表面积进行测试。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6中,将研磨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取出,与硅酸盐水泥混合,取3天、7天及28天为测试点,对于砂浆的抗折强度与抗弯强度进行测试。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7中,对于不同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后,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置于混合装置内,提高混合装置内温度至150-200℃,保持混合装置内转速至600-800r/min,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进行混合30-50min,待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的混合物自然冷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8中,将冷却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混合物取出置于容器内,向容器内加入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混合物总量的10%的融合剂,使混合物粘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9内,将混合物取出置于干燥装置内,提升装置内温度至60-80℃,且干燥30-40min。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11内,将粉碎后的混合物粉末置于60-90目的滤网内,对于混合物微粉进行过滤筛选,将未筛选出的粉末重新取出置于震动磨装置内,进行继续精磨,直至其能良好透过滤网。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制备方法内具有对于每项材料的具体的测试步骤,可针对于每种不同的材料获得其性能参数,从而可有效对于制备的混合微粉的性能进行初步检测,同时,可有效保证每项材料的实际使用效果,同时在制备方法内设置有控制变量测试方法,可具体检测出在只有一个变量参数下的材料性能,提高了材料性能检测的精准度,同时在制备方法内还设置有过滤与回收步骤,可有效对于制备的微粉进行过滤,可有效对于微粉的颗粒直径进行把控,保证微粉的整体的质量,同时对于未完全过滤的粉末进行回收再加工,从而有效避免了原料的浪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复合微粉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制备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河砂、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密度3.12kg/m3,比表面积为400m2/kg,河砂的细度模数2.1,矿渣的密度为2.85kg/m3,钢渣的密度为3.31kg/m3,锰渣的密度为2.77kg/m3,粉煤灰用的是Ⅱ级,其密度2.38kg/m3;S2、取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置于实验室震动磨装置内,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进行球磨处理50min;S3、按振动磨30分钟为一个原材料选取节点分别替代30%普通42.5硅酸盐水泥,取3天、7天及28天为水化程度节点测试四种固废的单掺物理及工作性能;S4、设定30-120min磨粉时间,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的比表面积进行测试;S5、将研磨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取出,与硅酸盐水泥混合,对于砂浆流动性进行测试;S6、将研磨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复合微粉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获取制备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河砂、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nS2、取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置于实验室震动磨装置内,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进行球磨处理一段时间;/nS3、按振动磨一定研磨时间为一个原材料选取节点分别替代30%普通42.5硅酸盐水泥,取水化程度节点测试四种固废的单掺物理及工作性能;/nS4、设定不同的磨粉时间,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的比表面积进行测试;/nS5、将研磨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取出,与硅酸盐水泥混合,对于砂浆流动性进行测试;/nS6、将研磨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取出,与硅酸盐水泥混合,取不同天数为测试点,对于砂浆的抗折强度与抗弯强度进行测试;/nS7、对于不同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后,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置于混合装置内,提高混合装置内温度,保持混合装置内转速,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进行混合一段时间,待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的混合物自然冷却;/nS8、将冷却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混合物取出置于容器内,向容器内加入少量融合剂,使混合物粘粘;/nS9、将混合物取出置于干燥装置内,提升装置内温度,且干燥一段时间;/nS10、干燥后,将冷却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混合物取出置于粉碎装置内,对于混合物进行粉碎处理,防止混合物结块;/nS11、将粉碎后的混合物粉末置于一定规格的滤网内,对于混合物微粉进行过滤筛选,将未筛选出的粉末重新取出置于震动磨装置内,进行继续精磨,直至其能良好透过滤网;/nS12、对于筛选后的微粉收取获得最终的多元复合微粉;/nS13、包装、入库保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复合微粉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制备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河砂、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
S2、取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置于实验室震动磨装置内,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进行球磨处理一段时间;
S3、按振动磨一定研磨时间为一个原材料选取节点分别替代30%普通42.5硅酸盐水泥,取水化程度节点测试四种固废的单掺物理及工作性能;
S4、设定不同的磨粉时间,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的比表面积进行测试;
S5、将研磨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取出,与硅酸盐水泥混合,对于砂浆流动性进行测试;
S6、将研磨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取出,与硅酸盐水泥混合,取不同天数为测试点,对于砂浆的抗折强度与抗弯强度进行测试;
S7、对于不同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后,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置于混合装置内,提高混合装置内温度,保持混合装置内转速,对于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进行混合一段时间,待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的混合物自然冷却;
S8、将冷却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混合物取出置于容器内,向容器内加入少量融合剂,使混合物粘粘;
S9、将混合物取出置于干燥装置内,提升装置内温度,且干燥一段时间;
S10、干燥后,将冷却后的矿渣、钢渣、锰渣与粉煤灰混合物取出置于粉碎装置内,对于混合物进行粉碎处理,防止混合物结块;
S11、将粉碎后的混合物粉末置于一定规格的滤网内,对于混合物微粉进行过滤筛选,将未筛选出的粉末重新取出置于震动磨装置内,进行继续精磨,直至其能良好透过滤网;
S12、对于筛选后的微粉收取获得最终的多元复合微粉;
S13、包装、入库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复合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硅酸盐水泥的密度3.12kg/m3,比表面积为400m2/kg,河砂的细度模数2.1,矿渣的密度为2.85kg/m3,钢渣的密度为3.31kg/m3,锰渣的密度为2.77kg/m3,粉煤灰用的是Ⅱ级,其密度2.38kg/m3。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博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