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河流湖泊底泥生态治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流生态治理
,具体为一种可移动的河流湖泊底泥生态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传统的河道黑臭淤泥治理,一般是将河道进行分段截留,在通过大功率污水泵将河道截留段积水抽排干净,通过机械、人工等方式,将河道黑臭淤泥进行挖除,翻运至河岸进行堆码,最后通过机械、人工等方式进行装袋,外运至弃渣场掩埋。而在城镇河道黑臭淤泥治理时,需要对河道河床进行开挖和淤泥外运,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隔绝河道黑臭淤泥所产生的异味,同时河道淤泥的开挖,将对河道生态链造成严重破坏,并改变河道河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河流湖泊底泥生态治理系统,它包括设置在船体(1)内的操控系统和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挖掘系统、底泥提升机系统、泥水分离系统(2)、底泥脱水系统、回收再利用系统和水生态修复与监测系统,所述挖掘系统、底泥提升机系统、泥水分离系统(2)、底泥脱水系统、回收再利用系统依次连接;所述操控系统分别控制连接有挖掘系统、底泥提升机系统、泥水分离系统(2)、底泥脱水系统、回收再利用系统、水生态修复与监测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分别驱动连接有挖掘系统、底泥提升机系统、泥水分离系统(2)、底泥脱水系统、回收再利用系统和水生态修复与监测系统;所述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河流湖泊底泥生态治理系统,它包括设置在船体(1)内的操控系统和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挖掘系统、底泥提升机系统、泥水分离系统(2)、底泥脱水系统、回收再利用系统和水生态修复与监测系统,所述挖掘系统、底泥提升机系统、泥水分离系统(2)、底泥脱水系统、回收再利用系统依次连接;所述操控系统分别控制连接有挖掘系统、底泥提升机系统、泥水分离系统(2)、底泥脱水系统、回收再利用系统、水生态修复与监测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分别驱动连接有挖掘系统、底泥提升机系统、泥水分离系统(2)、底泥脱水系统、回收再利用系统和水生态修复与监测系统;所述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与泥水分离系统和底泥脱水系统相连的特种物质处理装置(3),所述特种物质处理装置(3)分别连接有建材生产系统和肥料生产系统;所述水生态修复与监测系统包括有生态绿植投种装置(4);所述泥水分离系统和底泥脱水系统均连接有废水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河流湖泊底泥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系统包括进泥机构(21)、泥水分离机构(23)和出泥机构(24);所述进泥机构(21)和泥水分离机构(23)之间设置有送泥机构(22),所述送泥机构(22)连接有泥水分离系统驱动机构(25),所述泥水分离系统驱动机构(25)包括泥水分离系统驱动电机(2501)和传动结构(2502);所述进泥机构(22)包括储泥箱(2101),所述储泥箱(2101)内设置有搅拌轴(2102),所述搅拌轴(2102)上设置有搅拌叶(2103);所述送泥机构(22)包括送泥转轴(2202),所述送泥转轴(2202)上设置有送泥螺旋叶片(2201),所述送泥螺旋叶片(2201)外侧套设有送泥圆筒(2203);所述送泥圆筒(2203)下方设置有泥水分离系统传送带(2205),且送泥圆筒(2203)在泥水分离系统传送带(2205)较低端正上方设置有落泥口(2204);所述送泥圆筒(2203)一端与储泥箱(2201)相通,所述送泥转轴(2202)一端连接有搅拌轴(2102);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3)包括包覆在泥水分离系统传送带(2205)上的吸水带(2301),所述泥水分离系统传送带(2205)较高端一侧设置有出泥机构(24),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3)在泥水分离系统传送带(2205)下方一段设置有夹和在吸水带(2301)两侧的脱水辊(2308);所述出泥机构(24)包括出泥通道(2402);所述泥水分离系统传送带(2205)与泥水分离系统驱动电机(2501)相连,所述送泥转轴(2202)通过传动结构(2502)与泥水分离系统驱动电机(250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河流湖泊底泥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储泥箱(2101)一侧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用于放置泥水分离剂的储剂槽(2108),所述搅拌轴(2102)一端连接有送剂转轴(2104),所述送剂转轴(2104)一端设置在储剂槽(2108)内;所述送剂转轴(2104)上设置有送剂螺旋叶片(2105);所述送剂螺旋叶片(2105)外侧设置有送剂圆筒(2106),所述送剂圆筒(2106)一端与储剂槽(2108)相通;所述送剂圆筒(2106)一端设置在搅拌叶(2103)中段,且外侧开设有落剂口(210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河流湖泊底泥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系统传送带(2205)两侧设置有机架(2303),所述机架(2303)沿吸水带(2301)在其上方两侧设置有滤水网板(2302);所述机架(2303)沿滤水网板(2302)外侧设置有排水槽(2305);所述机架(2303)在泥水分离系统传送带(2205)较低端横向设置有用于限位淤泥的挡板(23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河流湖泊底泥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物质处理装置包括混合加工机构(33)和切换插板机构(37),所述混合加工机构(33)一侧设置有制肥机构(34);所述混合加工机构(33)前端设置有用于加入农作废料的进料口(32)和用于加入淤泥的进泥口(31),所述混合加工机构(33)内上下分别设置有破碎混合层(3301)和淤泥搅拌层(3302);所述破碎混合层(3301)内设置有破碎转轴(3303),所述破碎转轴(3303)上设置有破碎旋转叶片(3304),所述破碎转轴(3303)连接有破碎驱动机构(3307);所述淤泥搅拌层(3302)内设置有搅拌转轴(3305),所述搅拌转轴(3305)上设置有搅拌旋转叶片(33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武,李光盈,孙旗,陈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江山春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