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涡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78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涡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结构包括沼气管、出水管、净化舱、进水口,沼气管活动卡合于净化舱上端中心处,出水管嵌固连接于净化舱上端侧边,进水口嵌固连接于出水管下端左侧;净化舱由走道板、分离层、上升管、布水器、下降管组成,走道板啮合连接于走道板外侧,分离层位于布水器上端,上升管竖直连接于布水器中心位置,布水器设在下降管下端,在布水器净化过程中了利用延伸装置内的接触框在布水孔处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利用疏通带内侧尖状疏通块在布水孔板下端摩擦,进而将其粘附于孔洞的内的污泥刮落,避免其孔洞堵塞,从而有利于保证布水孔内侧的整洁,提高布水器的使用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涡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反应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微涡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废物处理装置,其是利用砂等物质为载体,废水从反应器中自上而下流动,利用布水器促使厌氧微生物进入到反应器底部,在反应器内与颗粒污泥厌氧污泥充分接触,使得污染物被吸附并分解,净化后从反应器上部流出。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在厌氧微生物流经布水器时,由于污泥呈絮状流动进入布水器,而布水器的布水孔则竖直连接于内侧,其流入时会沿着孔洞边缘流入,从而导致部分颗粒污泥会滞留于布水孔边缘角落或粘黏于孔洞内壁表面,随之不断进水堆积会使得污泥将布水孔完全覆盖,进而使得布水孔堵塞影响其布水效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微涡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微涡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沼气管、出水管、净化舱、进水口,所述沼气管活动卡合于净化舱上端中心处,所述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涡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结构包括沼气管(1)、出水管(2)、净化舱(3)、进水口(4),所述沼气管(1)活动卡合于净化舱(3)上端中心处,所述出水管(2)嵌固连接于净化舱(3)上端侧边,所述进水口(4)嵌固连接于出水管(2)下端左侧;其特征在于:/n所述净化舱(3)由走道板(31)、分离层(32)、上升管(33)、布水器(34)、下降管(35)组成,所述走道板(31)啮合连接于走道板(31)外侧,所述分离层(32)位于布水器(34)上端,所述上升管(33)竖直连接于布水器(34)中心位置,所述布水器(34)设在下降管(35)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涡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结构包括沼气管(1)、出水管(2)、净化舱(3)、进水口(4),所述沼气管(1)活动卡合于净化舱(3)上端中心处,所述出水管(2)嵌固连接于净化舱(3)上端侧边,所述进水口(4)嵌固连接于出水管(2)下端左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舱(3)由走道板(31)、分离层(32)、上升管(33)、布水器(34)、下降管(35)组成,所述走道板(31)啮合连接于走道板(31)外侧,所述分离层(32)位于布水器(34)上端,所述上升管(33)竖直连接于布水器(34)中心位置,所述布水器(34)设在下降管(35)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涡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34)由延伸装置(341)、固定环(342)、下落层(343)、出口(344)组成,所述固定环(342)铆合连接于延伸装置(341)中心位置,所述下落层(343)活动卡合于固定环(342)上端,所述出口(344)与下落层(343)为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涡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装置(341)由套杆(a1)、接触框(a2)、连接圈(a3)、收纳层(a4)组成,所述套杆(a1)嵌固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齐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