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宁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66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提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其提高了分离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增加了实用性;包括工作箱、控制阀、电机组件、减速机、转轴、分离桶和第一开关阀,工作箱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左部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控制阀安装在进料管的输入端,电机组件安装在工作箱的顶端右部区域,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工作腔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输出孔,减速机的输出端转动穿过输出孔与转轴的顶端连接,分离桶内部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孔,转轴的底端穿过转动孔与分离腔的底端中部区域连接,分离桶的外侧壁设置为分离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
本技术涉及材料提取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芦荟为百合目、百合科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芦荟属中少数可食用的物种之一,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美容、保健、医药等领域。在芦荟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芦荟汁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以便进一步加工,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是一种用于在芦荟汁的加工过程中对芦荟汁水进行固体杂质分离的设备,其在材料提取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使用中发现,传统的分离装置分离效果较差,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了分离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增加了实用性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包括工作箱、控制阀、电机组件、减速机、转轴、分离桶和第一开关阀,工作箱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左部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控制阀安装在进料管的输入端,电机组件安装在工作箱的顶端右部区域,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工作腔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输出孔,减速机的输出端转动穿过输出孔与转轴的顶端连接,分离桶内部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孔,转轴的底端穿过转动孔与分离腔的底端中部区域连接,分离桶的外侧壁设置为分离网,分离腔的顶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均贯穿设置有进料口,工作腔的右端下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排出管,第一开关阀安装在排出管的输出端。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还包括四组转动杆和两组刮板,四组转动杆的内端分别与转轴的左右两端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连接,四组转动杆的外端分别穿过分离网,并且四组转动杆的外端分别与两组刮板的内端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工作腔的底端设置为坡面。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还包括第二开关阀,工作腔的左端底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排料管,第二开关阀安装在排料管的输出端。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还包括四组支腿和四组安装架,四组支腿的顶端分别与工作箱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每组支腿的底端均安装有安装架,四组安装架的底端均设置有万向轮。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还包括两组固定架和两组收集桶,两组固定架的内端分别与四组支腿的外端连接,两组固定架上均安装有收集桶,两组收集桶的输入端分别位于排出管和排料管的输出端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通过进料管将捣碎的芦荟通过两组进料口加入到分离腔内,然后打开电机组件和减速机,带动转轴和分离桶转动,然后芦荟的汁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分离网掉落在工作腔内,然后打开第一开关阀,通过排出管将芦荟汁水排出即可,提高了分离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增加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工作箱;2、进料管;3、控制阀;4、电机组件;5、减速机;6、转轴;7、分离桶;8、分离网;9、进料口;10、排出管;11、第一开关阀;12、转动杆;13、刮板;14、坡面;15、排料管;16、第二开关阀;17、支腿;18、安装架;19、万向轮;20、固定架;21、收集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包括工作箱1、控制阀3、电机组件4、减速机5、转轴6、分离桶7和第一开关阀11,工作箱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左部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料管2,控制阀3安装在进料管2的输入端,电机组件4安装在工作箱1的顶端右部区域,电机组件4的输出端与减速机5的输入端连接,工作腔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输出孔,减速机5的输出端转动穿过输出孔与转轴6的顶端连接,分离桶7内部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孔,转轴6的底端穿过转动孔与分离腔的底端中部区域连接,分离桶7的外侧壁设置为分离网8,分离腔的顶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均贯穿设置有进料口9,工作腔的右端下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排出管10,第一开关阀11安装在排出管10的输出端;首先通过进料管将捣碎的芦荟通过两组进料口加入到分离腔内,然后打开电机组件和减速机,带动转轴和分离桶转动,然后芦荟的汁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分离网掉落在工作腔内,然后打开第一开关阀,通过排出管将芦荟汁水排出即可,提高了分离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增加了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还包括四组转动杆12和两组刮板13,四组转动杆12的内端分别与转轴6的左右两端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连接,四组转动杆12的外端分别穿过分离网8,并且四组转动杆12的外端分别与两组刮板13的内端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连接;打开电机组件和减速机,带动转轴和四组转动杆转动,通过两组刮板将粘附在工作腔内壁上的芦荟汁水刮掉,减少浪费,提高了芦荟的利用率,增加了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工作腔的底端设置为坡面14;通过坡面使工作腔内的芦荟汁水流向工作腔底端的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降低了收集难度,更加有利于芦荟汁水的排出,增加了便捷性。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还包括第二开关阀16,工作腔的左端底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排料管15,第二开关阀16安装在排料管15的输出端;通过排料管和第二开关阀便于将工作腔底端左部区域的芦荟汁水排出,增加了便捷性。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还包括四组支腿17和四组安装架18,四组支腿17的顶端分别与工作箱1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每组支腿17的底端均安装有安装架18,四组安装架18的底端均设置有万向轮19;通过四组支腿、四组安装架和四组万向轮使装置的移动更加便利,增加了便捷性。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还包括两组固定架20和两组收集桶21,两组固定架20的内端分别与四组支腿17的外端连接,两组固定架20上均安装有收集桶21,两组收集桶21的输入端分别位于排出管10和排料管15的输出端下方;通过两组收集桶将工作腔内的芦荟汁水收集起来,降低了收集和转运难度,增加了便捷性。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进料管2将捣碎的芦荟通过两组进料口9加入到分离腔内,然后打开电机组件4和减速机5,带动转轴6和分离桶7转动,然后芦荟的汁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分离网8掉落在工作腔内,然后打开第一开关阀11,通过排出管10将芦荟汁水排出即可。本技术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箱(1)、控制阀(3)、电机组件(4)、减速机(5)、转轴(6)、分离桶(7)和第一开关阀(11),工作箱(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左部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料管(2),控制阀(3)安装在进料管(2)的输入端,电机组件(4)安装在工作箱(1)的顶端右部区域,电机组件(4)的输出端与减速机(5)的输入端连接,工作腔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输出孔,减速机(5)的输出端转动穿过输出孔与转轴(6)的顶端连接,分离桶(7)内部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孔,转轴(6)的底端穿过转动孔与分离腔的底端中部区域连接,分离桶(7)的外侧壁设置为分离网(8),分离腔的顶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均贯穿设置有进料口(9),工作腔的右端下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排出管(10),第一开关阀(11)安装在排出管(10)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箱(1)、控制阀(3)、电机组件(4)、减速机(5)、转轴(6)、分离桶(7)和第一开关阀(11),工作箱(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左部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料管(2),控制阀(3)安装在进料管(2)的输入端,电机组件(4)安装在工作箱(1)的顶端右部区域,电机组件(4)的输出端与减速机(5)的输入端连接,工作腔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输出孔,减速机(5)的输出端转动穿过输出孔与转轴(6)的顶端连接,分离桶(7)内部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孔,转轴(6)的底端穿过转动孔与分离腔的底端中部区域连接,分离桶(7)的外侧壁设置为分离网(8),分离腔的顶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均贯穿设置有进料口(9),工作腔的右端下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排出管(10),第一开关阀(11)安装在排出管(10)的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荟汁固体杂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转动杆(12)和两组刮板(13),四组转动杆(12)的内端分别与转轴(6)的左右两端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连接,四组转动杆(12)的外端分别穿过分离网(8),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卢玲玲王文军姜建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