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凌寒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553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船舶,包括船体、船舱、新风装置、清除装置,所述船舱设置在船体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新风装置设置在船舱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清除装置设置在新风装置的表面一侧,所述进风斗与新风装置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进风斗的内部中央位置,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进风斗的内壁且靠近螺旋叶片的位置,所述导流装置固定在进风斗的端部,所述导流装置的一端与收集装置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该新型船舶,达到了清除昆虫的目的,利用风力作为吹动力,并结合离心力将昆虫进行捕捉,减少昆虫对内部元器件的影响,延长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舱内环境,提高了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船舶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为一种新型船舶。
技术介绍
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客船一般有完善的上层建筑,用以布置各种类别的客舱及一些服务舱室;对救生、防火、抗沉等安全要求严格;有较高的舒适性,具有良好的隔声、避震性能;有较高的航速和功率储备。客船通常航线固定、航班定期。由于航空运输的发展,海上客船已转向沿海和近海短程运输,并多从事旅游业务,而内陆水域的客船仍是许多国家的一种重要的客运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乘船旅游,生活的质量的改善,使得新风系统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在船舶上新风系统的运用也比较多,利用风能来提供新风系统的正常工作的动力来源,尤其是客轮更需要新风系统。目前,由于蚊虫、腻虫等昆虫喜好潮湿的环境,因此在江河湖面上会有大量的昆虫存在,市场上现有的客轮上新风系统并没有对昆虫进行捕捉的功能,尤其到一些草木旺盛的旅游景点,大量的昆虫会进入到新风系统中,寄生在器件的表面,长时间会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整个新风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有的昆虫会随着新风系统进入船舱内,影响舱内环境,降低了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船舶,解决了现有的客轮上新风系统并没有对昆虫进行捕捉的功能,尤其到一些草木旺盛的旅游景点,大量的昆虫会进入到新风系统中,寄生在器件的表面,长时间会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整个新风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有的昆虫会随着新风系统进入船舱内,影响舱内环境,降低了使用性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船舶,包括船体、船舱、新风装置、清除装置,所述船舱设置在船体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新风装置设置在船舱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清除装置设置在新风装置的表面一侧,所述清除装置设有进风斗、螺旋叶片、收集装置、导流装置,所述进风斗与新风装置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进风斗的内部中央位置,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进风斗的内壁且靠近螺旋叶片的位置,所述导流装置固定在进风斗的端部,所述导流装置的一端与收集装置连通。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设有储存腔、收集孔、滤板装置、倒刺装置、弧形滤网、气孔、所述储存腔开设在进风斗的内部且靠近表面位置,所述收集孔开设在进风斗的内部且靠近螺旋叶片的位置,所述收集孔的一端与储存腔连通,所述滤板装置固定在收集孔的内壁且远离储存腔的一端,所述倒刺装置固定在收集孔的内壁且靠近储存腔的位置,所述弧形滤网固定在储存腔的内部,所述气孔开设在进风斗的的表面且位于弧形滤网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滤板装置设有滤板本体、滤孔、阻挡球、第一刺针,所述滤孔开设在滤板本体的表面,所述滤孔均匀分布在滤板本体的表面,所述阻挡球固定在滤板本体的表面且位于滤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刺针固定在阻挡球的表面且远离滤板本体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倒刺装置设有主倒刺、副倒刺、第二刺针,所述副倒刺固定在主倒刺的表面底部,所述第二刺针固定在主倒刺的表面顶部,所述第二刺针均匀分布在主倒刺的表面顶部。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设有喇叭口、曲线型迷宫通道、转动装置、导向滤网,所述曲线型迷宫通道设置在喇叭口的一端且相互之间连通,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曲线型迷宫通道的内部,所述导向滤网固定在喇叭口的端部且远离曲线型迷宫通道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设有转动帽、叶片、弧形管,所述转动帽转动连接在曲线型迷宫通道的内壁,所述叶片固定在转动帽的内壁,所述弧形管设置在转动帽的表面一侧且相互之间连通。(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船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该新型船舶,通过船体、船舱、新风装置、清除装置,在船舱顶部安装新风,可对内部进行换气,保证船舱内空气新鲜,同时利用新风装置的气流作为动力,在结合清除装置对昆虫进行清除,减小对设备的影响,同时避免昆虫进入船舱内,保持内部环境卫生。(二)、该新型船舶,通过进风斗、螺旋叶片、收集装置、导流装置,进风斗可加速气体的流速,同时利用螺旋叶片的导流使得气流变为螺旋气流,进而使得重力大的昆虫受到离心力紧贴进风斗的内壁,并被收集装置及时收集,同时重量较轻的昆虫沿着气流进入导流装置,并再次被收集,此时完成对昆虫的收集,充分利用了气流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将昆虫进行有效收集。(三)、该新型船舶,通过储存腔、收集孔、滤板装置、倒刺装置、弧形滤网、气孔,气流携带着大些的昆虫从收集孔进入并依次经过滤板装置、倒刺装置到储存腔内,此时气体从气孔处排出,昆虫则在弧形滤网的作用下被过滤下来,再次利用气流的带动,无需增加新的动力,便可对昆虫收集,安全可靠。(四)、该新型船舶,通过滤板本体、滤孔、阻挡球、第一刺针,昆虫从滤孔穿过,此时阻挡球增加了阻挡面积,并且第一刺针进一步对昆虫进行阻挡,具有很好的防逆行的效果,避免昆虫逆向飞出,使得昆虫只能继续锁着气流向储存腔内飞行,最终被彻底收集。(五)、该新型船舶,通过主倒刺、副倒刺、第二刺针,在主倒刺的表面设置副倒刺、第二刺针,增加了阻挡面积,可再次对昆虫进行逆向飞行进行阻挡,有效避免昆虫逃脱。(六)、该新型船舶,通过设置滤板装置、倒刺装置,将滤板装置、倒刺装置结合使用,进行双重阻挡,可对昆虫进行逆向阻挡,避免昆虫逆向飞出,整个结构使得昆虫只能进,而出不去,有效对昆虫进行拦截。(七)、该新型船舶,通过喇叭口、曲线型迷宫通道、转动装置、导向滤网,喇叭口可增大气流的进入量,进而提高气体流速,同时可依靠气流进行初次阻挡腻虫的逆向飞行,并且在导向滤网的导向作用下,腻虫顺利进入曲线型迷宫通道内,并且转动装置在高速气流的吹动下,不断旋转,进一步可阻挡腻虫的逆向飞行。(八)、该新型船舶,通过转动帽、叶片、弧形管,在转动帽的内部固定叶片,并且端部连通弧形管,高速气流吹到叶片后进而对转动装置整体驱动使其转动,在转动的情况下,可有效避免腻虫的逆向飞行进行阻挡,从而实现对腻虫进行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船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船舶的清除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型船舶的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型船舶的滤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新型船舶的倒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新型船舶的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新型船舶的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船体、2船舱、3新风装置、4清除装置、41进风斗、42螺旋叶片、43收集装置、44导流装置、431储存腔、432收集孔、433滤板装置、434倒刺装置、435弧形滤网、436气孔、4331滤板本体、4332滤孔、4333阻挡球、4334第一刺针、4341主倒刺、4342弧面压块、4343第二刺针、441喇叭口、442曲曲线型迷宫通道、443转动装置、444导向滤网、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船舶,包括船体(1)、船舱(2)、新风装置(3)、清除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舱(2)设置在船体(1)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新风装置(3)设置在船舱(2)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清除装置(4)设置在新风装置(3)的表面一侧,所述清除装置(4)设有进风斗(41)、螺旋叶片(42)、收集装置(43)、导流装置(44),所述进风斗(41)与新风装置(3)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螺旋叶片(42)固定在进风斗(41)的内部中央位置,所述收集装置(43)设置在进风斗(41)的内壁且靠近螺旋叶片(42)的位置,所述导流装置(44)固定在进风斗(41)的端部,所述导流装置(44)的一端与收集装置(4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船舶,包括船体(1)、船舱(2)、新风装置(3)、清除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舱(2)设置在船体(1)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新风装置(3)设置在船舱(2)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清除装置(4)设置在新风装置(3)的表面一侧,所述清除装置(4)设有进风斗(41)、螺旋叶片(42)、收集装置(43)、导流装置(44),所述进风斗(41)与新风装置(3)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螺旋叶片(42)固定在进风斗(41)的内部中央位置,所述收集装置(43)设置在进风斗(41)的内壁且靠近螺旋叶片(42)的位置,所述导流装置(44)固定在进风斗(41)的端部,所述导流装置(44)的一端与收集装置(4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43)设有储存腔(431)、收集孔(432)、滤板装置(433)、倒刺装置(434)、弧形滤网(435)、气孔(436)、所述储存腔(431)开设在进风斗(41)的内部且靠近表面位置,所述收集孔(432)开设在进风斗(41)的内部且靠近螺旋叶片(42)的位置,所述收集孔(432)的一端与储存腔(431)连通,所述滤板装置(433)固定在收集孔(432)的内壁且远离储存腔(431)的一端,所述倒刺装置(434)固定在收集孔(432)的内壁且靠近储存腔(431)的位置,所述弧形滤网(435)固定在储存腔(431)的内部,所述气孔(436)开设在进风斗(41)的的表面且位于弧形滤网(435)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装置(433)设有滤板本体(4331)、滤孔(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凌寒
申请(专利权)人:叶凌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