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52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6
一种活塞转运装置,包括有转运车体和用于冷却浇铸后双活塞连体的冷却车体,冷却车体的出件口与转运车体的进件口对应,所述冷却车体顶端开口,冷却车体内设置有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液空间,冷却车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浇筑后双活塞连体的放置架,放置架位于储液空间内,所述放置架内设置有若干沿冷却车体进件口向出件口延伸的第一通槽。转运车体具有初步分割活塞铸件的功能,可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将活塞收纳在一起,可以降低工人烫伤的风险,且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搬运领域,具体为一种活塞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的活塞是发动机中的主要配件之一,活塞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汽缸中的燃烧压力,并将此力通过活塞销和连杆传给曲轴。此外,活塞还与汽缸盖、汽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活塞长期在高温、高压、高速、润滑不良的条件下工作,对性能要求较高,铝合金材料基本能满足以上要求,所以活塞一般都选择高强度铝合金。工人将铝融化成铝水后倒入模具内进行浇铸,等待其凝固脱模后成为活塞毛坯,再通过各种机加设备进行表面切削,最后表面处理后成为一个合格的活塞。而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工厂往往多个活塞一起铸造成型,形状奇怪且不方便运输,需要工人手动分切,劳动强度较大,在活塞铸造成型后的水冷过程中,工人还有一定的烫伤风险,因此亟需一种安全且便于运输的转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活塞转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转运车体和用于冷却浇铸后双活塞连体的冷却车体,冷却车体的出件口与转运车体的进件口对应,所述冷却车体顶端开口,冷却车体内设置有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液空间,冷却车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浇筑后双活塞连体的放置架,放置架位于储液空间内,所述放置架内设置有若干沿冷却车体进件口向出件口延伸的第一通槽;所述冷却车体顶端面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上等间距的固接有若干与第一通槽一一对应的翻杆,翻杆远离第一转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翻动活塞的弧形抓杆,翻杆加上抓杆的长度大于冷却车体进件口到第一转杆的距离,且小于储液空间顶端面沿第一通槽方向的二分之一长度;所述冷却车体顶端面固接有导向架,导向架位于第一转杆与转运车体之间,导向架靠近转运车体的一侧与转运车体的进件口对应,导向架靠近第一转杆的一侧高于靠近转运车体的一侧;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若干与翻杆一一对应的第二通槽,翻杆可活动的穿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作为优选,所述转运车体靠近冷却车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作为进件口的第一窗口,转运车体进件口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作为出件口的第二窗口;所述转运车体内固接有切割运输架和收纳架,切割运输架一侧位于转运车体进件口与导向架对应,切割运输架的另一侧与收纳架固接,切割运输架靠近导向架的一侧高于切割运输架的另一侧;所述切割运输架包括有两个平行设置用于放置且将活塞连体导向收纳架的第三通槽,两个第三通槽之间的切割运输架上固接有用于阻挡双活塞连体连接件的立板,在立板与转运车体进件口之间的切割运输架上还开设有回收窗口,回收窗口内还固接有通向回收箱的回收斜板,回收斜板相对较高的一侧位于立板位置处,回收斜板相对较低的一端与回收箱对应,回收箱固接在转运车体内壁或外壁或冷却车体外壁;所述转运车体内还可升降的设置有两把切割刀,两把切割刀分别位于立板的两侧,且与双活塞连体的连接件对应。作为优选,所述两把切割刀固接在第一连杆上,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转运车体内壁设置的两滑轨内,第一连杆的两端均固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接在滑轨底端面;所述转运车体内还设置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两端均可转动的安装在转运车体内壁,第二转杆与第一连杆平行,且位于第一连杆上方,第二转杆上固接有与第一连杆对应的凸轮。作为优选,所述收纳架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收纳架下方的转运车体上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转运车体的顶壁和侧壁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口。作为优选,所述转运车体内还设置有两根穿过第三通槽,且拨动切割后的活塞向收纳架运动的拨动杆,两根拨动杆固接在矩形架其中一边的两个端部,拨动杆垂直于矩形架所在平面竖直朝上,矩形架固接有拨动杆的边和相对的边的下端面均可转动的安装有一根第三转杆,两根第三转杆的四个端部均固接有一根转臂,转臂的转动端均可转动的安装在转运车体内侧壁上。作为优选,所述转运车体内侧底面还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四转杆的一端固接,第四转杆可转动的安装在转运车体内,第四转杆另一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固接在第五转杆上,第五转杆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转运车体底端面,另一端固接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朝向收纳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还固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同时与第四锥齿轮和第五锥齿轮啮合,第四锥齿轮固接在第六转杆的一端,第六转杆可转动的安装在转运车体内,第六转杆另一端伸出转运车体侧壁并固接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二转杆一端伸出转运车体侧壁并固接有第五链轮,第五链轮通过第三传动链条与第六链轮啮合,第六链轮固接在第六转杆上;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七锥齿轮,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啮合,第八锥齿轮固接在第七转杆的一端,第七转杆可转动的安装在冷却车体侧壁上,第七转杆另一端固接有第九锥齿轮,第九锥齿轮与第十锥齿轮啮合,第十锥齿轮固接在第八转杆的一端,第八转杆可活动的安装在冷却车体侧壁上并与第七转杆垂直,第八转杆另一端固接有可与第六锥齿轮啮合的第十一锥齿轮;所述两根转臂的一端伸出转运车体的同一侧壁,且分别固接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链条和第二传动链条与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啮合,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均固接在第九转杆上,第九转杆可转动的安装在转运车体侧壁上,第九转杆另一端伸入转运车体并固接有第五锥齿轮。作为优选,所述转运车体上铰接有可封闭第二窗口的盖板,盖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口。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架上还设置有两个与双活塞连体对应的凹槽,凹槽位于第二通槽和转运车体之间。作为优选,所述转运车体底端面还安装有车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切割刀可以方便的将连体活塞分切,便于运输和装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回收窗口可自动将活塞连接件回收,作为后续活塞浇铸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2.切割刀的动力来源于凸轮,凸轮旋转使切割刀上下循环工作,上升时保证切割刀不阻挡活塞前进道路,下落保证每一个活塞都能被切断。3.抓杆和导向板组合可以方便的将活塞从冷却车体内捞起并沥水,然后送至转运车体内,避免人员接触,降低烫伤风险,且动力来源于转运车体内的电机,转运车体离开冷却车体后,抓杆不会再将活塞捞出,避免工人烫伤。4.散热风扇具备加速冷却活塞的功能,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5.抓杆、切割刀、拨动杆均使用同一动力源,同步性好,可提升效率,且使用链条传动,使各组件具有传动比准确,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车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运车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运车体内部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转运装置,包括有转运车体(1)和用于冷却浇铸后双活塞连体(3)的冷却车体(2),冷却车体(2)的出件口与转运车体的进件口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车体(2)顶端开口,冷却车体(2)内设置有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液空间(4),冷却车体(2)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浇筑后双活塞连体(3)的放置架(5),放置架(5)位于储液空间(4)内,所述放置架(5)内设置有若干沿冷却车体(2)进件口向出件口延伸的第一通槽(6);/n所述冷却车体(2)顶端面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杆(7),第一转杆(7)上等间距的固接有若干与第一通槽(6)一一对应的翻杆(8),翻杆(8)远离第一转杆(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翻动活塞的弧形抓杆(9),翻杆(8)加上抓杆(9)的长度大于冷却车体(2)进件口到第一转杆(7)的距离,且小于储液空间(4)顶端面沿第一通槽(6)方向的二分之一长度;/n所述冷却车体(2)顶端面固接有导向架(10),导向架(10)位于第一转杆(7)与转运车体(1)之间,导向架(10)靠近转运车体(1)的一侧与转运车体(1)的进件口对应,导向架(10)靠近第一转杆(7)的一侧高于靠近转运车体(1)的一侧;所述导向架(10)上设置有若干与翻杆(8)一一对应的第二通槽(11),翻杆(8)可活动的穿过第一通槽(6)和第二通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转运装置,包括有转运车体(1)和用于冷却浇铸后双活塞连体(3)的冷却车体(2),冷却车体(2)的出件口与转运车体的进件口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车体(2)顶端开口,冷却车体(2)内设置有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液空间(4),冷却车体(2)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浇筑后双活塞连体(3)的放置架(5),放置架(5)位于储液空间(4)内,所述放置架(5)内设置有若干沿冷却车体(2)进件口向出件口延伸的第一通槽(6);
所述冷却车体(2)顶端面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杆(7),第一转杆(7)上等间距的固接有若干与第一通槽(6)一一对应的翻杆(8),翻杆(8)远离第一转杆(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翻动活塞的弧形抓杆(9),翻杆(8)加上抓杆(9)的长度大于冷却车体(2)进件口到第一转杆(7)的距离,且小于储液空间(4)顶端面沿第一通槽(6)方向的二分之一长度;
所述冷却车体(2)顶端面固接有导向架(10),导向架(10)位于第一转杆(7)与转运车体(1)之间,导向架(10)靠近转运车体(1)的一侧与转运车体(1)的进件口对应,导向架(10)靠近第一转杆(7)的一侧高于靠近转运车体(1)的一侧;所述导向架(10)上设置有若干与翻杆(8)一一对应的第二通槽(11),翻杆(8)可活动的穿过第一通槽(6)和第二通槽(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体(1)靠近冷却车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作为进件口的第一窗口(13),转运车体(1)进件口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作为出件口的第二窗口(14);
所述转运车体(1)内固接有切割运输架(15)和收纳架(16),切割运输架(15)一侧位于转运车体(1)进件口与导向架(10)对应,切割运输架(15)的另一侧与收纳架(16)固接,切割运输架(15)靠近导向架(10)的一侧高于切割运输架(15)的另一侧;
所述切割运输架(15)包括有两个平行设置用于放置且将活塞连体导向收纳架(16)的第三通槽(17),两个第三通槽(17)之间的切割运输架(15)上固接有用于阻挡双活塞连体(3)连接件(3a)的立板(18),在立板(18)与转运车体(1)进件口之间的切割运输架(15)上还开设有回收窗口(19),回收窗口(19)内还固接有通向回收箱(21)的回收斜板(20),回收斜板(20)相对较高的一侧位于立板(18)位置处,回收斜板(20)相对较低的一端与回收箱(21)对应,回收箱(21)固接在转运车体(1)内壁或外壁或冷却车体(2)外壁;
所述转运车体(1)内还可升降的设置有两把切割刀(22),两把切割刀(22)分别位于立板(18)的两侧,且与双活塞连体(3)的连接件(3a)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把切割刀(22)固接在第一连杆(23)上,第一连杆(2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转运车体(1)内壁设置的两滑轨(24)内,第一连杆(23)的两端均固接有第一复位弹簧(25)的一端,第一复位弹簧(25)的另一端固接在滑轨(24)底端面;
所述转运车体(1)内还设置有第二转杆(26),第二转杆(26)的两端均可转动的安装在转运车体(1)内壁,第二转杆(26)与第一连杆(23)平行,且位于第一连杆(23)上方,第二转杆(26)上固接有与第一连杆(23)对应的凸轮(2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架(16)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28),收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明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祥顺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