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5408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5
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蜂窝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轻质蜂窝结构和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相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铝合金薄板,通过线切割加工,得到的带有凹槽的铝合金方条,然后进行组装,即可得到蜂窝结构;中间振子层由铝合金板激光切割成特定类似球拍的形状,然后粘接不锈钢圆片获得中间振子层。最后将格栅结构、振子层还有上下面板组装,并用高强环氧树脂结构胶粘接固定,最后利用硫化机进行加温加压固化,即可得到多功能四边形蜂窝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材料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蜂窝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轻量化是自然界进化的主题,也是众多机械工程领域永恒追求的目标。轻质夹芯结构以其比强度、比刚度高等优势,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常见的轻质夹芯结构是格栅结构和点阵结构。现代卫星结构中蜂窝夹芯结构(六边形格栅结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夹芯结构,并取得了明显的减重效果。然而,由于蜂窝结构轻质高强的特点,导致其声振性能很差。提高结构声振性能的常规方法是添加阻尼材料,但是提高结构的阻尼只在高频处有效果,低频处的减振效果不明显。而且某些提高阻尼的方法是以牺牲结构的承载能力为代价,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低频减振降噪,又具有高承载能力的多功能蜂窝结构。近年来兴起的声子晶体超结构,由于其特殊的周期结构形式,能够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形成禁带,抑制该频率范围弹性波的传播。声子晶体超结构分为两类,一种是散射型,又称为光子晶体;另一种是局域共振型。散射型声子晶体弹性波禁带的产生主要依靠其内部特殊的周期结构,因此结构单胞的几何尺寸应和对应的波长相当,这就要求该种形式的声子晶体结构尺寸比较大,在低频减振降噪的应用方面有一定的限制。然而,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的禁带产生主要和其微结构形式有关,对周期性要求不高,因此擅长于小尺寸控制大波长,在低频减振降噪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将轻质蜂窝结构和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相结合,提出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它包括振子层、振子、栅格、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的振子层是在板材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振子是由基板和圆片组成;所述的基板为位于通孔内的板材凸出结构,所述的凸出结构呈“球拍”形结构;在基板上下表面设置有圆片;所述的栅格分别设置于振子层上下表面,且每个栅格孔与通孔的轴线均重合;上面板设置于振子层上部的栅格上;下面板设置于振子层下部的栅格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基板和通孔是通过激光切割加工铝合金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得到的。进一步地,通过线切割加工切割铝合金板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在铝合金板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上切割阵列式的通孔,并在加工通孔过程中,将通孔外周铝合金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利用激光切割成“球拍”形结构,作为基板。进一步地,所述的圆片为不锈钢圆片,圆片粘贴于基板“球拍”形结构的圆形上下表面。进一步地,上面板与下面板分别通过环氧树脂结构胶粘贴在栅格上。进一步地,所述的蜂窝结构板为四边形蜂窝结构板。进一步地,所述的栅格、上面板和下面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的方法,它是利用嵌锁组装工艺制备而成;将铝合金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通过激光切割加工方式,得到带有多个通孔铝合金板,即振子层基板;在加工通孔过程中,在通孔周围利用激光切割铝合金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成“球拍”形结构,作为基板;在基板上下表面粘接不锈钢圆片;然后将栅格设置在振子层上下表面,用环氧树脂结构胶在栅格上分别粘接上面板和下面板,最后利用硫化机进行加温加压固化,即可得到蜂窝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温加压固化条件为在温度为130℃、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固化2小时。进一步地,所述的栅格是通过多个铝合金或者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格栅条通过嵌锁方式组装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对于局域共振型超构材料,带隙出现在局部共振处,并且可以随着功能需求调节。在振子发生共振时,振子和主体结构异相运动,从而产生反向的力,进而阻止主体结构振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禁带。为了构造局域共振型超材,需要满足以下必要条件:1.振子的排布周期小于波长;2.振子共振产生的反力的合力不为零。另外,引入声子晶体系统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不能降低结构超轻超强的特性,不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耐高温性能,以及能够满足在复杂环境下服役的要求等。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四边形蜂窝结构。由图可知,该多功能结构由两层四边形格栅和一个中间层振子系统构成:格栅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通过嵌锁组装实现低成本、大尺寸制备;而中间层振子系统是由多个激光切割加工制得的类似“球拍”型结构组成的金属板,在“球拍”圆形部分粘接有不锈钢圆片,类似于集中质量,而“球拍”的手柄处相当于一个悬臂梁,其弯曲刚度类似于弹簧刚度。至此,构造了一个完整的弹簧-质量系统,其固有频率可以通过式(1)获得。其中,EI是梁的弯曲刚度;K是等效弹簧刚度;ms=πr2[(hd1+hd2)ρs+hmρA]是中间圆形结构的质量,r是不锈钢圆片的半径,hd1和hd2分别是上下两个不锈钢圆片的厚度,hm是中间振子层基板的厚度,ls=l+r/2是等效梁的长度,ρs和ρA分别是不锈钢和6063铝合金的密度。具体参数标注见图1。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蜂窝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球拍”结构在主体结构减振方向合力不为零,提供了形成带隙的必要条件;2.“球拍”的一阶模态为弯曲模态,容易向低频调节;3.弹簧-质量系统中“弹簧”和“质量”分工明确,便于后期设计;4.共振系统集成在蜂窝结构内部,不影响其他功能的实现;5.嵌锁组装和激光加工可以实现低成本、大尺寸制备,便于实际工程应用6.可以拓展用于其他点阵芯子拓扑构型,例如波纹构型和金字塔构型等。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蜂窝结构,构造了局域共振条件,提供了一种通用的点阵多功能设计平台。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四边形蜂窝结构示意图:其中,(a)多功能四边形蜂窝结构示意图;(b)芯子构型示意图;(c)共振系统示意图;图2为锤击法实验测试图,其中,(a)锤击法实验测试示意图,(b)锤击点和测量点的位置(尺寸单位是mm);图3为抑振型多功能蜂窝和传统蜂窝频响函数测试对比图;其中,A为传统多功蜂窝测试曲线,B为抑振型多功能蜂窝测试曲线;图4为平压测试实验件照片;其中,(a)传统蜂窝结构(b)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功能蜂窝结构;图5为平压实验结果图;其中,A为实施例的多功能蜂窝结构平压实验曲线,B为传统蜂窝结构平压实验曲线;图6为多功能蜂窝芯子制备流程图;图7为多功能蜂窝结构单胞示意图;图8为传统蜂窝芯子和本专利技术多功能蜂窝芯子结构对比图;其中,(a)传统四边形蜂窝芯子示意图,(b)多功能蜂窝芯子示意图;图9为频响函数测试试件照片;其中,(a)传统四边形蜂窝结构,(b)多功能蜂窝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振子层(1)、振子(2)、栅格(3)、上面板(4)和下面板(5);/n所述的振子层(1)是在板材上开设有多个通孔(6);/n所述的振子(2)是由基板(21)和圆片(22)组成;所述的基板(21)为位于通孔(6)内的板材凸出结构,所述的凸出结构呈“球拍”形结构;在基板(21)上下表面设置有圆片(22);/n所述的栅格(3)分别设置于振子层(1)上下表面,且每个栅格孔与通孔(6)的轴线均重合;上面板(4)设置于振子层(1)上部的栅格(3)上;下面板(5)设置于振子层(1)下部的栅格(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振子层(1)、振子(2)、栅格(3)、上面板(4)和下面板(5);
所述的振子层(1)是在板材上开设有多个通孔(6);
所述的振子(2)是由基板(21)和圆片(22)组成;所述的基板(21)为位于通孔(6)内的板材凸出结构,所述的凸出结构呈“球拍”形结构;在基板(21)上下表面设置有圆片(22);
所述的栅格(3)分别设置于振子层(1)上下表面,且每个栅格孔与通孔(6)的轴线均重合;上面板(4)设置于振子层(1)上部的栅格(3)上;下面板(5)设置于振子层(1)下部的栅格(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21)和通孔(6)是通过激光切割加工铝合金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其特征在于通过线切割加工切割铝合金板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在铝合金板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上切割阵列式的通孔(6),并在加工通孔(6)过程中,将通孔(6)外周铝合金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利用激光切割成“球拍”形结构,作为基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片(22)为不锈钢圆片,圆片(22)粘贴于基板(21)“球拍”形结构的圆形上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振动抑制和轻质高强为一体的蜂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志靳洋于国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