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537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制备与机械设计领域。由于3D机织物的整体结构,其纤维体积含量低于同等经密和纬密的UD、2D织物;RTM复合材料制备是在高压下将树脂注入装有预制体的封闭模腔中,纤维体积含量高,树脂流动受阻,会造成复合材料出现干斑、气泡等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模具包括活塞块、胶条压板、边框、底板和限位块。不仅实现了复合材料的纤维含量的精确调控,还实现了高压动密封,及低压下快速充分注胶,高压下排出气泡和多余树脂。既可生产超高纤维含量复合材料,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机织预制体、树脂、复合材料、机械设计加工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可以用于制备超高纤维体积含量的3D机织预制体增强的RTM防弹复合材料,为高纤维含量3D机织复合材料在防弹领域的应用提供制备方法和技术。
技术介绍
防弹复合材料作为能量吸收型材料,与金属、陶瓷等分解能量型材料有很大的差异。高性能纤维增强防弹复合材料能够通过材料自身变形和破坏,将子弹或破片的能量耗散掉而减少跳弹等对人体的二次伤害。由于高性能纤维的力学性能远远高于树脂基体,因此,防弹复合材料对纤维含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3D预制体特别是3D机织预制体,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其预制体纤维体积含量较同等经纬密的UD、2D材料还有很大的差距。RTM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是将树脂和固化剂按比例混合后,高压注入装有预制体的模具腔体中。因此,预制体纤维体积含量过高会对注胶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会引起注胶不充分,另一方面还会延长注胶时间,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RTM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注胶压力越大,对模具密封性能提出的要求越高。模具密封不高,可能会局部漏气,形成树脂通道,会造成部分区域富树脂,部分区域出现干斑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制备的精度既包括产品的尺寸参数,还包括产品纤维含量等。由于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温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材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伸缩变形,造成实际产品与设计参数存在出入,因此需要提高制品的精度,实现制品参数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含量低的问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可实现纤维体积含量为65%-90%的3D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该方法借助于大吨位的热压台,模具包括活塞块、胶条压板、边框、底板和限位块五部分,模腔尺寸调控模块由活塞装置和限位装置组成。该方法是在低纤维含量下注胶,注胶完成后再借助于热压台,通过模腔尺寸调控模块,最终制得所需要参数的3D纺织复合材料。这种低纤维含量下注胶的方法以及大型热压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实现模腔尺寸的精确调控以及RTM方法注胶,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实现了高压动密封,耐压程度可达3MPa。所述模具的模腔高度可以调节,通过选择相应的限位装置,可以实现复合材料厚度的精确控制,控制范围可达2-6mm。模腔上表面为模腔尺寸调控模块中的活塞装置,活塞截面尺寸与制件尺寸一致。为提高制件进度和模具耐久性,模腔侧面设计为整体结构。模腔尺寸调控模块的活塞装置与侧边框之间加装截面积大于100mm2的圆形或方形密封条,使活塞块与侧边框之间实现高压动密封,耐压程度可达3MPa。模腔下表面为底板,底板与侧边框之间加装截面积大于100mm2的圆形或方形密封条密封,边缘用螺栓将侧边框与底板链接,并将密封条压紧。为方便拆模,底板设计多个顶丝孔。为扩大活塞装置的可动范围,进料口和出料口开在底板上。树脂由进料口注入后,先充满导流槽,再浸润预制体。出料口与进料口设计基本一致,且进料口和出料口沿着之间的长度方向居中分布。限位装置根据所需要的制件的参数设定,制备过程中,限位块上表面与活塞块上表面平齐或同时被压紧认为材料压到位。为方便天车搬运,模具各部分都设计对称的吊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该方法可以在低纤维含量时树脂快速注胶,借助于压机或热压台,在高压下将多余的树脂挤出,达到设定的参数后固化成型,这种方法生产效率高;使用截面积大于100mm2的密封条,实现了高压动密封,从而实现了复合材料厚度的精确调控,调控范围为2-6mm;通常制备的3D机织预制体的纤维体积含量低于50%,而在防弹材料领域,纤维体积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材料的防弹性能,本方法可制备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含量可达65-90%,该方法的提出为3D机织预制体增强复合材料在防弹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帮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六张附图中绘制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的正等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具的侧边框正等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具的侧边框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板正等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底板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沿进料口正中和出料口正中的剖面图;图中附图标记:1活塞装置、2上胶条压板、3侧边框、4底板、5限位装置、301模腔侧面、302上胶条槽、303上胶条压板与侧边框锁紧孔、304侧边框吊装孔、305下胶条槽、306侧边框与底板锁金孔、401底板顶丝孔、402底板与侧边框锁紧孔、403进料口、404底板吊装孔、405出料口延伸孔、406进料口延伸孔、407出料口导流槽、408进料口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所述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非全部实施例,不应该理解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模具包括1活塞装置、2上胶条压板、3侧边框、4底板和5限位装置,其中活塞装置和限位装置统一构成模腔尺寸调控模块。活塞装置与侧边框之间由上密封条实现高压动密封,上胶条由上胶条板与侧边框锁紧。侧边框底端装有下密封条,由侧边框底面边缘和和底板锁紧。双重方形密封条上下密封,耐压程度可达3MPa。如图2为模具的侧边框正等测图,在铺放预制体时,预制体侧面要紧贴模腔侧面301。预制体铺放完成后,放置活塞块。在上胶条槽302中紧贴活塞块置入上密封条,在用上胶条压板将上密封条锁紧,上胶条压板与侧边框锁紧孔303对应。搬运过程借助侧边框吊装孔304。如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具的侧边框的俯视图,在铺设预制体之前,第一步先将侧边框底端的下胶条槽305中置入方形密封条,在将装入下密封条的侧边框底端锁紧孔306与底板锁紧孔402对应,用于链接锁紧,然后再开始铺设预制体。图4和图5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底板正等测图和底板俯视图,为了加大活塞块动程范围,将进料口403和出料口开在底板上。由于底板上表面凸起形成模腔下表面,进出料口位置较低,为方便拆模,在进出料口分别设计进料口延伸孔406和出料口延伸孔405。注胶时,树脂从进料口403进入,分别经过进料口延伸孔406和进料口导流槽408将树脂分散开,最终树脂分别经过出料口导流槽407和出料口延伸孔从出料口409排出。为了方便搬运,底板设计对称分布的吊装孔404,为方便拆模,底板设计对称的顶丝孔401。图6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主要由活塞块、胶条压板、边框、底板和限位块五部分组成,且模腔尺寸调控模块由活塞块和限位块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主要由活塞块、胶条压板、边框、底板和限位块五部分组成,且模腔尺寸调控模块由活塞块和限位块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块、边框和底板尺寸配合,活塞块内嵌于边框,底板凸起部分内嵌于边框,活塞块底面、边框内侧面和底板凸起面围成封闭模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与底板间加装密封条,由内六角螺栓锁紧,螺帽内陷于底板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块与边框之间加装截面积大于100mm2的密封条,使活塞块与侧边框之间实现滑动密封,耐压程度可达3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纤维含量3D机织防弹复合材料的RTM模具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块与边框之间的密封条由胶条压板通过螺丝与边框锁紧,胶条压板内圈尺寸与边框内圈尺寸配合,胶条压板外侧与边框预留尺寸与限位块尺寸宽度配合。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平张国利陈光伟张策张丽青陈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