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华专利>正文

一种肢体创伤固定转运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146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创伤固定转运架,包括支撑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顶端固连有矩形架,所述矩形板顶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连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矩形板顶端固连有矩形架,使得矩形板顶部可以放置紧急救治物品,通过第三圆杆和放置板转动连接可以使放置板转动,通过卡接杆和放置板卡接进而对放置板进行固定,使放置板固定稳固不会移动和转动,进而可以使医护人员通过形板顶部放置的紧急救治物品,且通过第三圆杆能够对放置板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利用松紧带对病人的位置进行束缚,便于对病人进行转移,且便于对病人进行救治,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创伤固定转运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肢体创伤固定转运架。
技术介绍
创伤是机械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加于人体的任何外来因素还包括高温、寒冷、电流、放射线、酸、碱、毒气、毒虫、蚊咬等所造成的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破坏,创伤极为常见包括:割伤、刺伤、挫伤、扭伤,由于工业、农业、交通业及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各种事故所造成的创伤日趋增多,创伤不仅发生率高,而且程度差别很大,伤情可以严重而复杂,甚至危及伤员的生命,肢体创伤后一般需要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担架转运至医院处理。现有的肢体创伤固定转运架需要多次的转运、翻转病人,需要先对患者创伤的肢体进行固定,然后把患者抬上担架送往医院,在去往医院路上非常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导致对患者救治不及时,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创伤固定转运架,通过矩形板顶端固连有矩形架,使得矩形板顶部可以放置紧急救治物品,通过第三圆杆和放置板转动连接可以使放置板转动,通过卡接杆和放置板卡接进而对放置板进行固定,使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创伤固定转运架,包括支撑机构(100)和移动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0)包括矩形板(101),所述矩形板(101)顶端固连有矩形架(102),所述矩形板(101)顶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连有支撑杆(104),且位于矩形板(101)一短侧边上的两个支撑杆(104)的顶部之间固连有第二连接杆(108),所述矩形板(101)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连有万向轮(103),四个所述支撑杆(104)中部沿其竖直方向均开设有矩形通孔(105),四个所述支撑杆(104)中部外柱面上均固连有第一连接杆(106),所述矩形板(101)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圆杆(107),且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创伤固定转运架,包括支撑机构(100)和移动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0)包括矩形板(101),所述矩形板(101)顶端固连有矩形架(102),所述矩形板(101)顶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连有支撑杆(104),且位于矩形板(101)一短侧边上的两个支撑杆(104)的顶部之间固连有第二连接杆(108),所述矩形板(101)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连有万向轮(103),四个所述支撑杆(104)中部沿其竖直方向均开设有矩形通孔(105),四个所述支撑杆(104)中部外柱面上均固连有第一连接杆(106),所述矩形板(101)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圆杆(107),且两个第一圆杆(10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两个第一连接杆(106)固连,所述第二连接杆(108)外柱面上固连有U形架(109),四个所述矩形通孔(105)中部沿其竖直中线均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10),所述滑槽(110)为勾形;
所述移动机构(200)包括放置板(201),所述放置板(201)两个长侧壁中部均固连有把手(220),所述放置板(201)两个短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三圆杆(209),所述第三圆杆(209)两端均固连有圆帽(202),所述第三圆杆(209)两端均固连有工形架(203),两个所述圆帽(202)分别位于两个工形架(203)相背离的一侧,所述放置板(201)两个短侧壁关于第三圆杆(209)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放置板(201)一短侧壁通过两个圆孔对称卡接有两个卡接杆(204),且两个卡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