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雨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67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雨转运车,包括床架和雨棚,床架上固定连接有车把,床架下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雨棚包括均呈U型且都开口朝向床架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支撑骨架、以及透明的顶部防雨布,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床架的两端,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开口的宽度与床架的宽度相同,床架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杆的高度,支撑骨架位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顶部防雨布平铺在主支撑杆上且与支撑骨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滑道,滑道与床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下方设有L形的翻转件,翻转件的长边为U型滑槽,U型滑槽的前端开口处设有定位杆,定位杆贯穿U型滑槽的两侧壁且与其螺纹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雨转运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雨转运车。
技术介绍
急危重症患者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或完成更好的诊疗、手术等措施,常常需要离开病房,借助转运床外出。当室外下雨时,需要对转运床上的患者和医疗器械进行遮挡,避免被雨淋湿后造成感染等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雨转运床,能在下雨的环境中为患者和医疗器械进行遮挡,整体结构简单,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便于移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雨转运车,包括床架和雨棚,所述床架上固定连接有车把,床架下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雨棚包括均呈U型且都开口朝向床架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支撑骨架、以及透明的顶部防雨布,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床架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开口的宽度与床架的宽度相同,所述床架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杆的高度,所述支撑骨架位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顶部防雨布平铺在主支撑杆上且与支撑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滑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和雨棚(2),所述床架(1)上固定连接有车把(3),床架(1)下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4),所述雨棚(2)包括均呈U型且都开口朝向床架(1)的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支撑骨架(7)、以及透明的顶部防雨布(8),所述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分别设置在床架(1)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开口的宽度与床架(1)的宽度相同,所述床架(1)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杆(5)的高度,所述支撑骨架(7)位于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所述顶部防雨布(8)平铺在主支撑杆上且与支撑骨架(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和雨棚(2),所述床架(1)上固定连接有车把(3),床架(1)下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4),所述雨棚(2)包括均呈U型且都开口朝向床架(1)的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支撑骨架(7)、以及透明的顶部防雨布(8),所述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分别设置在床架(1)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开口的宽度与床架(1)的宽度相同,所述床架(1)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杆(5)的高度,所述支撑骨架(7)位于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所述顶部防雨布(8)平铺在主支撑杆上且与支撑骨架(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设有滑道(9),所述滑道(9)与床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下方设有L形的翻转件(10),所述第一支撑杆(5)与翻转件(10)的旋转轴(11)固定连接,所述翻转件(10)的旋转轴(11)与滑道(9)的轴向垂直且与床架(1)转动连接,所述翻转件(10)的长边为U型滑槽(12),且U型滑槽(12)的内侧面与滑道(9)的内侧面一致,所述U型滑槽(12)的前端开口处设有定位杆(13),所述定位杆(13)贯穿U型滑槽(12)的两侧壁且与U型滑槽(1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为采用轻质材料制成的主支撑杆,所述支撑骨架(7)为采用轻质材料制成的支撑骨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德生王慧汪蓉郭学珍杨宝义袁晓飞罗金萍马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