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00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它包括电极回路垫主体,电极回路垫主体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布凝胶层、上TPU膜层,导电布层、下TPU膜层,凝胶层内设置有传感芯片,传感芯片通过数据线电连接监控仪器上。本方案中的技术产品通过传感芯片贴近患者皮肤,实时监控到术中患者体温的变化,尤其是实施手术部位的温度变化,可有效防止电刀手术中温度过高灼伤患者的隐患,同时,该方案产品与现有电极回路板相比,厚度没有增加,不影响导体间的电场的变化,不影响电刀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使用高频手术电刀对病人进行手术操作时,由外部绝缘体膜层包裹内部导电布(导体)组成的电容型回路垫与患者(导体)形成电容通电后,患者与内部电板两极形成电势差,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存在一个电场,由于能量注入,导体间的电场发生变化,电流通过场的形式在电容间通过。现有技术缺点是,不能实时监控患者体温变化,不能有效防止术中温度过高灼伤患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有效防止术中温度过高灼伤患者问题并能实施监控患者体温变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包括电极回路垫主体,电极回路垫主体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布凝胶层、上TPU膜层,导电布层、下TPU膜层,凝胶层内设置有传感芯片,传感芯片通过数据线电连接监控仪器上。优选的,凝胶层厚度均为0.3mm。优选的,传感芯片厚度为0.1-0.2mm。优选的,监控仪器通过电池供电。优选的,传感芯片与传感芯片之间通过导线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方案中的技术产品通过传感芯片贴近患者皮肤,实时监控到术中患者体温的变化,尤其是实施手术部位的温度变化,可有效防止电刀手术中温度过高灼伤患者的隐患和患者体温变化,同时,该方案产品与现有电极回路板相比,厚度没有增加,不影响导体间的电场的变化,不影响电刀手术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极回路垫主体,2-凝胶层,3-上TPU膜层,4-导电布层,5-下TPU膜层,6-传感芯片,7-导线,8-数据线,9监控仪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电极回路垫主体1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布凝胶层2、上TPU膜层3,导电布层4、下TPU膜层5,凝胶层2内设置有传感芯片6,传感芯片6和数据芯片6之间通过导线7连接,传感芯片6通过数据线8电连接监控仪器9上。凝胶层2厚度均为0.3mm。传感芯片6厚度为0.1-0.2mm。监控仪器9通过电池供电。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包括电极回路垫主体,电极回路垫主体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布凝胶层、上TPU膜层,导电布层、下TPU膜层,其特征是:所述的凝胶层内设置有传感芯片,传感芯片通过数据线电连接监控仪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包括电极回路垫主体,电极回路垫主体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布凝胶层、上TPU膜层,导电布层、下TPU膜层,其特征是:所述的凝胶层内设置有传感芯片,传感芯片通过数据线电连接监控仪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其特征是:所述的传感芯片至少为一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体温的电极回路垫,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节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英湃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