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97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包括刀柄、连接杆和操作刀头,刀柄内设有孔道,孔道的横截面呈矩形,孔道的两端分别贯通刀柄的前后端面,孔道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具有弹簧,弹簧的前端抵触在环形槽的前端面上,连接杆与孔道相配合,连接杆的前端位于孔道内,连接杆的后端位于刀柄的后方,连接杆的一侧设有限位块,弹簧的后端抵压在限位块上,限位块的后端抵触在环形槽的后端,连接杆的前端设有第一卡钩,操作刀头的后部与孔道相配合,操作刀头的后端位于孔道内,操作刀头的后端设有第二卡钩,第二卡钩与第一卡钩相互卡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刀柄能够重复利用,能够节省医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
技术介绍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骨刀在骨科手术时作来进行截断椎体骨骼,脊柱外科多项畸形,均需要进行截骨手术。现有的骨刀包括刀柄和操作刀头,在使用过程一段时间后,操作刀头上的刀刃会出现缺口,刀刃凹凸不平,骨刀不再锋利,此时医务人员会将整把骨刀作废,更换新的骨刀进行使用,会导致医疗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刀柄、连接杆和操作刀头,所述刀柄内设有孔道,所述孔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孔道平行于刀柄的轴心线,所述孔道的两端分别贯通刀柄的前后端面,所述孔道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具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抵触在环形槽的前端面上,所述连接杆与孔道相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位于孔道内,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位于刀柄的后方,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弹簧的后端抵压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限位块的后端抵触在环形槽的后端,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设有第一卡钩,所述操作刀头的后部与孔道相配合,所述操作刀头的后端位于孔道内,所述操作刀头的后端设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与第一卡钩相互卡合。进一步,所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后端固定在连接杆的前端,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前端固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凸块形成一个L形结构;所述第二卡钩包括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前端固定在操作刀头的后端,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后端固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凸块形成一个L形结构,当第一卡钩和第二卡口卡合后,第二凸块位于第一凸块和连接杆之间,第一凸块的后侧面抵触第二凸块的前侧面。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后侧朝远离其中心线的方向设有凸缘。进一步,所述刀柄的表面设有软胶层。进一步,所述软胶层的表面上设有防滑条纹。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经长时间使用,操作刀头的刀刃出现缺口后,将连接杆的后端抵触在一个固定面上,向后压动刀柄,刀柄向后移动,弹簧被压缩,直到连接杆的前端从孔道的前端穿出,此时便能将第二卡钩从第一卡钩上取出,进而能将操作刀头从连接杆上取下;然后即可拿出新的操作刀头,将新的操作刀头上的第二卡钩卡在连接杆上的第一卡钩内,然后慢慢减少对刀柄的压力,在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刀柄慢慢向前移动,直到连接杆上的限位块重新抵触在环形槽的后端,此时连接杆的前端、新的操作刀头的后端、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均能位于孔道内,此时便完成了操作刀头的更换。在操作刀头的刀刃出现缺口后,不用将整把骨刀作废扔掉,只需要扔掉操作刀头,刀柄能够重复利用,能够节省医疗成本。在更换操作刀头时不用使用螺丝刀等拆装工具,在更换操作刀头时较为方便。由于孔道的横截面呈矩形,操作刀头不能在刀柄上转动,使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2、第一卡钩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后端固定在连接杆的前端,第一连接块的前端固设有第一凸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凸块形成一个L形结构;第二卡钩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前端固定在操作刀头的后端,第二连接块的后端固设有第二凸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凸块形成一个L形结构,当第一卡钩和第二卡口卡合后,第二凸块位于第一凸块和连接杆之间,第一凸块的后侧面抵触第二凸块的前侧面。以此结构,在将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相互卡合时较为方便。3、连接杆的后侧朝远离其中心线的方向设有凸缘。在需要向后压动刀柄时,能将凸缘支撑在一个固定面上,凸缘增大了连接杆后端与固定面的接触面积,能使连接杆在固定面上支撑得更加稳定。4、刀柄的表面设有软胶层。在使用骨刀时,医务人员的手能握在软胶层上,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使用起来更加舒适。5、软胶层的表面上设有防滑条纹。防滑条纹具有防滑作用,使医务人员的手握住刀柄时不容易打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的右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刀柄;2、连接杆;3、操作刀头;4、孔道;5、环形槽;6、弹簧;7、限位块;8、第一卡钩;9、第二卡钩;10、第一连接块;11、第一凸块;12、第二连接块;13、第二凸块;14、凸缘;15、软胶层;16、防滑条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刀柄1、连接杆2和操作刀头3,刀柄1内设有孔道4,孔道4的横截面呈矩形,孔道4平行于刀柄1的轴心线,孔道4的两端分别贯通刀柄1的前后端面,孔道4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内具有弹簧6,弹簧6的前端抵触在环形槽5的前端面上,连接杆2与孔道4相配合,连接杆2的前端位于孔道4内,连接杆2的后端位于刀柄1的后方,连接杆2的后端面至刀柄1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比连接杆2的前端面至刀柄1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大,连接杆2的一侧设有限位块7,弹簧6的后端抵压在限位块7上,限位块7的后端抵触在环形槽5的后端,连接杆2的前端设有第一卡钩8,操作刀头3的后部与孔道4相配合,操作刀头3的后端位于孔道4内,操作刀头3的后端设有第二卡钩9,第二卡钩9与第一卡钩8相互卡合。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3的骨刀经长时间使用,操作刀头3的刀刃出现缺口后,将连接杆2的后端抵触在一个固定面上,向后压动刀柄1,刀柄1向后移动,弹簧6被压缩,直到连接杆2的前端从孔道4的前端穿出,此时便能将第二卡钩9从第一卡钩8上取出,进而能将操作刀头3从连接杆2上取下;然后即可拿出新的操作刀头3,将新的操作刀头3上的第二卡钩9卡在连接杆2上的第一卡钩8内,然后慢慢减少对刀柄1的压力,在弹簧6的复位作用下,刀柄1慢慢向前移动,直到连接杆2上的限位块7重新抵触在环形槽5的后端,此时连接杆2的前端、新的操作刀头3后端、第一卡钩8和第二卡钩9均能位于孔道4内,此时便完成了操作刀头3的更换。在操作刀头3的刀刃出现缺口后,不用将整把骨刀作废扔掉,只需要扔掉操作刀头3,刀柄1能够重复利用,能够节省医疗成本。在更换操作刀头3时不用使用螺丝刀等拆装工具,在更换操作刀头3时较为方便。由于孔道4的横截面呈矩形,操作刀头3不能在刀柄1上转动,使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第一卡钩8包括第一连接块10,第一连接块10的后端固定在连接杆2的前端,第一连接块10的前端固设有第一凸块11,第一连接块10和第一凸块11形成一个L形结构;第二卡钩9包括第二连接块12,第二连接块12的前端固定在操作刀头3的后端,第二连接块12的后端固设有第二凸块13,第二连接块12和第二凸块13形成一个L形结构,当第一卡钩8和第二卡口卡合后,第二凸块13位于第一凸块11和连接杆2之间,第一凸块11的后侧面抵触第二凸块13的前侧面。以此结构,在将第一卡钩8和第二卡钩9相互卡合时较为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连接杆和操作刀头,所述刀柄内设有孔道,所述孔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孔道平行于刀柄的轴心线,所述孔道的两端分别贯通刀柄的前后端面,所述孔道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具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抵触在环形槽的前端面上,所述连接杆与孔道相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位于孔道内,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位于刀柄的后方,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弹簧的后端抵压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限位块的后端抵触在环形槽的后端,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设有第一卡钩,所述操作刀头的后部与孔道相配合,所述操作刀头的后端位于孔道内,所述操作刀头的后端设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与第一卡钩相互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连接杆和操作刀头,所述刀柄内设有孔道,所述孔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孔道平行于刀柄的轴心线,所述孔道的两端分别贯通刀柄的前后端面,所述孔道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具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抵触在环形槽的前端面上,所述连接杆与孔道相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位于孔道内,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位于刀柄的后方,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弹簧的后端抵压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限位块的后端抵触在环形槽的后端,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设有第一卡钩,所述操作刀头的后部与孔道相配合,所述操作刀头的后端位于孔道内,所述操作刀头的后端设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与第一卡钩相互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操作刀头的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连接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