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婴儿吊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70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的婴儿吊袋,包括一吊带本体,所述吊带本体内设有用于放婴儿的舒适腔,所述舒适腔内设定有头部腔;一肩带单元,所述肩带单元包括两端相接在吊带本体底端的第一肩带以及连接在吊带本体前后两侧的第二肩带,所述第二肩带沿所述头部腔腔底的中轴线方向连接至吊带本体的后端;一固定单元,设定在舒适腔内表面上,用于限定婴儿的腿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婴儿横向放入舒适腔中,头部放入头部腔内,同时固定单元限定婴儿的腿部位置,再利用肩带单元可以将吊带本体背在身体前侧,实现在身体前侧横抱携带婴儿的目的,方便及时观察婴儿情况,并能够使婴儿在袋中舒适,提高了婴儿吊袋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改良的婴儿吊袋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婴儿吊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适合外出旅游时携带婴儿的背袋有很多,虽大多以竖抱和背姿携带婴儿,但因结构各式各样,其功能效果也不尽相同,致使婴儿在袋中的舒适感和大人背负的方便性各不相同。对于初生3个月内的婴儿不应该以直立抱法(竖抱),应该尽量以横抱方式抱婴儿,这样可以减少婴儿头颈与骨骼的突发伤害,而且不能以背带的方式抱婴儿,不能及时观察婴儿的情况。所以,婴儿家长们需要一款可以在身体前侧横抱携带婴儿,而且结构稳定的婴儿吊袋,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在身体前侧横抱携带婴儿,及时观察婴儿情况,并能够使婴儿在袋中舒适、大人背负方便、安全性高的婴儿吊袋。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结构改良的婴儿吊袋,包括一吊带本体,所述吊带本体内设有用于放婴儿的舒适腔,所述舒适腔内设定有头部腔;一肩带单元,所述肩带单元包括沿吊带本体底端向两侧延伸有第一肩带以及沿吊带本体前后两侧延伸有的第二肩带,所述第二肩带沿所述头部腔腔底的中轴线方向连接至吊带本体的后端;一固定单元,设定在舒适腔内表面上,用于限定婴儿的腿部位置。作为改进,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带以及与第一固定带垂直方向连接的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两端分设在舒适腔腔底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尾端定位在舒适腔腔底。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带包括第一段带、第二段带以及用于调节第一段带与第二段带松紧的锁插扣,所述锁插扣与第一段带自由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段带插入锁插扣内定位,所述第二固定带套接在第一段带上。再改进,所述舒适腔腔底还设有用于限定第二固定带位置的限定扣,所述限定扣连接在所述舒适腔腔底。再改进,所述吊带本体内衬包括但不限定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婴儿横向放入舒适腔中,头部放入头部腔内,同时固定单元限定婴儿的腿部位置,再利用肩带单元可以将吊带本体背在身体前侧,实现在身体前侧横抱携带婴儿的目的,方便及时观察婴儿情况,并能够使婴儿在袋中舒适,提高了婴儿吊袋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也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吊带本体;2、肩带单元;3、固定单元;10、舒适腔;11、头部腔;12、限定扣;20、第一肩带;21、第二肩带;30、第一固定带;31、第二固定带;300、第一段带;301、第二段带;302、锁插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良的婴儿吊袋,包括一吊带本体1,所述吊带本体1内设有用于放婴儿的舒适腔10,所述舒适腔10内设定有头部腔11;一肩带单元2,所述肩带单元2包括沿吊带本体1底端向两侧延伸有第一肩带20以及沿吊带本体1前后两侧延伸有的第二肩带21,所述第二肩带21沿所述头部腔11腔底的中轴线方向连接至吊带本体1的后端;一固定单元3,设定在舒适腔10内表面上,用于限定婴儿的腿部位置;所述舒适腔10内设定的头部腔11,在将婴儿放入舒适腔10的同时,使得婴儿头部处于头部腔11的位置,再通过所述第一肩带20与第二肩带21交叉设定,可以在将第一肩带20与第二肩带21交叉背在人身上的同时,利用第二肩带21向上的拉力,使得头部腔11的位置高于舒适腔10的位置,从而更加符合婴儿头部的枕靠位置,提升婴儿的舒适度;在将婴儿放入舒适腔10内的同时,将婴儿的腿部穿过固定单元3对婴儿腿部的活动范围进行一定限制,从而避免婴儿腿部有较大动作时会发生侧翻等不安全情况的发生;本设计通过将婴儿横向放入舒适腔10中,头部放入头部腔11内,同时固定单元3限定婴儿的腿部位置,再利用肩带单元2可以将吊带本体1背在身体前侧,实现在身体前侧横抱携带婴儿的目的,方便及时观察婴儿情况,并能够使婴儿在袋中舒适,提高了婴儿吊袋的使用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3包括第一固定带30以及与第一固定带30垂直方向连接的第二固定带31,所述第一固定带30的两端分设在舒适腔10腔底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带31的尾端定位在舒适腔10腔底;所述第一固定带30的两端定位在舒适腔10腔底,而且在第一固定带30与舒适腔10腔底之间形成有限定腔,所述第二固定带31将限定腔分为两个制约腔,所述限定腔限定在儿童的腰部,可以根据所需束缚儿童的腰部动作,在儿童将腿部分别穿过制约腔后,可以有效限定婴儿的腿部动作,增强婴儿吊袋使用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带30包括第一段带300、第二段带301以及用于调节第一段带300与第二段带301松紧的锁插扣302,所述锁插扣302与第一段带300自由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段带301插入锁插扣302内定位,所述第二固定带31套接在第一段带300上;所述第一段带300与第二段带301分设在舒适腔10腔底的两侧位置,同时第一段带300插入第二段带301上的锁插扣302内,可以随时调节第一段带300的伸出长短,从而有效适应并限定婴儿的腰部位置,所述锁插扣302为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故未做具体结构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舒适腔10腔底还设有用于限定第二固定带31位置的限定扣12,所述限定扣12连接在所述舒适腔10腔底,所述限定扣12采用缝制在舒适腔10腔底上,同时设定的位置与第二固定带31与舒适腔10腔底的连接处留有5到15厘米的距离,从而能够有效限定第二固定带31的活动位置,从而进一步增强固定单元3对婴儿腿部限定的适应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吊带本体1内衬包括但不限定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吊带本体1的内衬采用柔性材料,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提升婴儿在舒适腔10内的舒适性。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打开锁插扣302,调整第一段带300相对第二段带301之间的相对长度,根据婴儿腰部的粗细,选择形成的限定腔的空间大小,再通过将婴儿横向放入舒适腔10中,头部刚好进入头部腔11内,将婴儿腿部同时深入制约腔内限定婴儿的腿部位置,再利用肩带单元2可以将吊带本体1背在身体前侧,实现在身体前侧横抱携带婴儿的目的,结构稳定性高,方便及时观察婴儿情况,并能够使婴儿在袋中舒适,提高了婴儿吊袋的使用安全性。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改良的婴儿吊袋,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吊带本体,所述吊带本体内设有用于放婴儿的舒适腔,所述舒适腔内设定有头部腔;/n一肩带单元,所述肩带单元包括沿吊带本体底端向两侧延伸有第一肩带以及沿吊带本体前后两侧延伸有的第二肩带,所述第二肩带沿所述头部腔腔底的中轴线方向连接至吊带本体的后端;/n一固定单元,设定在舒适腔内表面上,用于限定婴儿的腿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良的婴儿吊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吊带本体,所述吊带本体内设有用于放婴儿的舒适腔,所述舒适腔内设定有头部腔;
一肩带单元,所述肩带单元包括沿吊带本体底端向两侧延伸有第一肩带以及沿吊带本体前后两侧延伸有的第二肩带,所述第二肩带沿所述头部腔腔底的中轴线方向连接至吊带本体的后端;
一固定单元,设定在舒适腔内表面上,用于限定婴儿的腿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婴儿吊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带以及与第一固定带垂直方向连接的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两端分设在舒适腔腔底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朋三多童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